王昌齡[唐代著名邊塞詩人]

王昌齡[唐代著名邊塞詩人]

王昌齡(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昌齡詩作 王昌齡詩作

王昌齡,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0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游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京兆兩說。《新唐書》本傳與《唐詩紀事》說他為江寧人,但並無直接材料,大概是因為王昌齡被時人稱作“王江寧”而致誤。王昌齡曾任江寧丞,李肇《國史補》與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均稱他為王江寧,與宋考功、韋蘇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韋、王諸人都是以官職稱,所以玉江寧也是以官職稱,而不是以籍里稱。

人物生平

王昌齡 王昌齡

王昌齡早年的生活內容,大概是一邊在家“躬耕”、讀書,一邊多方奔走,以求仕進,這從其《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可見一斑,詩中有云:“本家藍田下,非為漁弋故。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雲龍未相感,乾謁亦已屢。” 

開元八年(720)前後,王昌齡曾往來嵩山,探藥學道。開元十年(722),王昌齡離嵩山北上太行入山西太原。此行當與唐玄宗的太原之行有關。昌齡《駕幸河東》當作於次年(732),詩云:“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開唐天業盛,入沛聖恩濃。下輦回三象,題碑任六龍。睿明懸日月,千歲此時逢。” 開元十一年(723)春天,王昌齡尚在太原,在那裡過了寒食節,寫下《寒食即事》這首詩:“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泣多流水漲,歌發舞雲鏇。西見之推廟,空為人所憐。”

約當開元十一年(723)前後,王昌齡曾短期盤桓於潞州和并州。後數年間,又漫遊西北河、隴邊塞,到過蕭關(《塞下曲四首》之一云:“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臨洮(《塞下曲四首》之二《望臨洮》云:“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玉門關(《從軍行七首》之四云:“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之七:“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一帶,足跡很可能遠涉蔥嶺以西的碎葉(《從軍行七首》之六云:“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因為此後王昌齡即釋褐入仕,任校書郎及丞尉一類卑官,未必復能如此遠行,所以,其西北之行及大部分邊塞之作應該是作於此時。不過,也有人認為,王昌齡西遊碎葉可能性極少,出中亞碎葉更是不可能的事,其詩中“碎葉”一詞本屬想像之詞,不能坐實。(胡大浚《王昌齡西出碎葉辨》,《西北師院學報》1987年第4期) 

開元十三年(725),王昌齡來到離長安不遠的扶風,有《代扶風主人答》,詩云:“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浮埃起四遠,遊子彌不歡。依然宿扶風,沽酒聊自寬。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便泣數行淚,因歌行路難。十五役邊地,三回討樓蘭。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鄉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禽獸悲不去,路傍誰忍看。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少年與運會,何事發悲端。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王昌齡西北之行的目的,大約和同時代不少有抱負的文人一樣,也是旨在進入軍幕,投筆從戎,以謀仕進之路。但他的這一次舉動從時機上來說是不巧的。因為,開元十年(722)突厥向唐朝廷求和,東胡也為唐軍所敗,首領被擒;與此同時,吐番的軍事攻勢也受挫。此後五年內唐帝國的東北。北方和西北邊境進入平靜狀態(參《新唐書》卷五《玄宗紀》)。這可以說明為何扶風主人說“三邊皆無事”,以及他為什麼要勸王昌齡去從事於翰墨。 

開元十五年(727),而立之年的王昌齡進士及第,補秘書省校書郎(《舊唐書》昌齡本傳)。這是正九品上的低級官員,但卻有清雅的名聲。與他同年登第的還有後來也以詩才著稱的、他的好友常建。 

開元十六年(728),孟浩然由襄陽入京,曾與王昌齡交遊。過了兩年,孟浩然離長安,在出潼關時,還寫了一首懷念王昌齡的詩《出關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 

開元二十一年(733)四月,王昌齡在長安預酺宴,有《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土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汾陰備冬禮,長樂應和風。賜慶垂天澤,流歡舊渚宮。樓台生海上,簫鼓出天中。霧曉筵初接,宵長曲未終。雨隨青幕合,月照舞羅空。玉陛分朝列,文章發聖聰。愚臣忝書賦,歌詠頌絲桐。”

開元二十二年(734),王昌齡又應博學宏詞科試,登第,改授河南道汜水縣尉(今河南鞏縣東北,黃河沿岸)。對於王昌齡兩次登第的時間和任職先後的問題,學界曾有不同看法。譚優學《王昌齡行年考》(《文學遺產增刊》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63年;後收入其《唐詩人行年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7)認為,王昌齡於開元十五年進士登第,授汜水尉。十九年又中博學宏辭科,遷秘書省校書郎。傅璇琮《王昌齡事跡考略》(收入《唐代詩人叢考》,中華書局,1980.1)及其以後與李珍華合著的《王昌齡事跡新探》(收入李珍華《王昌齡研究》,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5)都認為,王昌齡開元十五年進士登第,授校書郎。二十二年又中博學宏辭科,遷汜水尉。嗣後,貶嶺南,出江寧丞,貶龍標,最終被害。他們的分歧在於:一、王昌齡中博學宏辭科的時間,到底是開元十九年還是二十二年?二、王昌齡到底是先任汜水尉,後遷校書郎,還是先任校書郎,後遷汜水尉?黃益元《王昌齡生平事跡辨正》(《文學遺產》1992年第2期)也以傅說為是,並補證譚說之誤。 

約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前後,發生了盛傳詩壇的“旗亭畫壁”之佳話(時間據譚優學《王昌齡行年考》)。唐薛用弱《集異記》載,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渙之齊名。時風塵未偶而游處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詩人共詣旗亭飲酒。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讌,三詩人因避席隈映,擁爐火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尋續而至,奢華艷曳,都冶頗極。鏇則奏樂,皆當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辭之多者,則為優矣。”俄而一伶拊節而唱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昌齡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尋又一伶謳之曰:“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適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尋又一伶謳曰:“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昌齡則又引手畫壁曰:“二絕句。”渙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謂諸人曰:“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里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脫是吾詩,子等當須拜床下,奉吾為師。”因歡笑而俟之。須臾,次至雙鬟發聲,則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渙之乃曰:“田舍奴,我豈妄哉?”因大諧笑。諸伶不喻其故,皆起詣曰:“不知諸郎君何此歡噱?”昌齡等因話其事,諸伶兢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從之,飲醉競日。 
此事久布藝林。後人乃以之演為傳奇雜劇——明鄭之文有《旗亭記傳奇》;清盧見曾有《旗亭記傳奇》;張掌霖有《旗亭讌雜劇》(見《重訂由海總目》《曲考》)。但也有人認為,此事誣妄不可信。例如,明胡應麟《莊岳委談·筆叢》卷四十一便力言其誣妄,近人汪辟疆亦以為“此事雖盛傳於唐時,恐不足信”(見其《唐人小說·集異記·王渙之》案語)。以筆者觀之,此雖小說家之言,然要非憑空杜撰。至於將王之渙作“王渙之”;指“寒雨連江”一絕作於開元年間,則顯系誤記。 

約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四十一歲的王昌齡在汜水尉任上任職還不到五年,便因事獲罪,被貶謫嶺南(此據譚優學《王昌齡行年考》,傅璇琮《王昌齡事跡考略》認為是開元二十七年)。關於這次貶謫的時間,史籍中沒有留下記載,這裡依據的是今人的推斷;至於原因,據《舊唐書》本傳講,是因“不護細行,屢見貶斥”;而在王昌齡詩的斷句中,則有“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見譴至伊水》)。二者合觀,約略可以窺見一些情狀。 

稟性耿介之文人,因不肯苟媚取容而得罪,在唐代可謂不乏其例,也就是在王昌齡被貶的前一年,即開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十四日,守正不阿的宰相張九齡便因所舉監察御史周子諒獲罪,坐貶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至於後來文士因為堅持獨立的人格而遭迫害的例證,更比比皆是,僅《唐才子傳》所錄即有:(一)劉長卿“清才冠世,頗凌浮俗,性剛,多忤權門,故兩逢遷斥,人悉冤之”。(二)顧況“性詼諧,不修檢操,作《海鷗詠》嘲誚權貴,大為所嫉,被憲劾貶饒州司戶,作詩曰:‘萬里飛來為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一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性耿介,不乾權要。遷謫江右”(四)韓愈“才高難容,累下遷”:“上疏論宮市,德宗怒,貶陽山令”;諫迎佛骨,“帝大怒,欲殺,裴度、崔群力救,乃貶潮州刺史。”(五)柳宗元“天才絕倫,文章卓偉,一時輩行,鹹推仰之”,貶永州司馬;徙柳州、連州刺史。(六)劉禹錫“恃才而放”,斥朗州司馬。“召還,欲任南省郎,而作《玄都觀看花君子》詩,語譏忿,當路不喜,又謫守播州。”“易連州,又徙夔州”。(七)白居易“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時盜殺宰相,京師洶洶,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權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墮井死,而賦《新井篇》言既浮華,行不可用,貶江州司馬。”(八)元稹“數上書言利害,當路惡之,出為河南尉。”

但是,同上述八位詩人不同的是,王昌齡是身處大唐開天盛世,一生中竟兩次被貶,此其一;其二,貶謫歲月在王昌齡的生命歷程中實在是太久了,在他六十年的全部生涯中,六分之一的時間;在他三十年的為宦生涯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貶謫中度過的!在身心飽受煎熬的貶謫歲月里,文士們的心靈世界往往會更加敏感、豐富,從某種意義上說,貶謫文學是中國士人人格的一面鏡子。它形象地再現了封建專制之下士大夫人格的獨立、尊嚴以及堅韌弘毅的品質,顯示了在龐大封建專制政體之下,人性良知怎樣受壓抑,怎樣遭扭曲,又如何被消解。

王昌齡究竟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踏上這第一次被貶謫之路,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他的兩首詩《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和《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說明他可能從洛陽首途向西南方向上路。因為前詩有云:“遷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識,策馬伊川來。”後詩有云:“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遙見入楚雲,又此空館月。紛然馳夢想,不謂遠離別。京邑多歡娛,衡湘暫沿越。”也許是因為他的罪情並不是過分嚴重,他可以在“衡湘暫沿越”,可以帶著母親在路上訪朋探友。(參李珍華《王昌齡研究》5頁) 

一年後的開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齡遇赦由嶺表北返長安。秋,在巴陵(今湖南嶽陽)遇李白,賦《巴陵送李十二》詩作別:“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開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齡至襄陽,訪孟浩然,“時浩然疾疹發背,且癒。相得歡甚,浪情宴謔,食鮮疾動,終於冶城南園,年五十二。”(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開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據聞一多《唐詩雜論·岑嘉州系年考證》,譚優學《王昌齡行年考》認為是天寶元年初春)。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云:“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里。群公滿天闕,獨去過淮水。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昌齡則答以《留別岑參兄弟》,詩云:“江城建業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長安故人宅,秣馬經前秋。”

經東都洛陽時,李頎、綦毋潛等追餞至白馬寺惜別。王昌齡有《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李頎又有《送王昌齡》:“漕水東去遠,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數千里,中無蒲稗生。夕陽滿舟楫,但愛微波清。舉酒林月上,解衣沙鳥鳴。夜來蓮花界,夢裡金陵城。嘆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

天寶元年(742)六月,岑參有《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詩云:“建業控京口,金陵款滄溟。君家臨秦淮,傍對石頭城。六月槐花飛,忽思蓴菜羹。跨馬出國門,丹陽返柴荊。王兄尚謫宦,屢見秋雲生。”

天寶三載(744)四月,王昌齡曾因事暫至長安,與辛漸、李白、王維過從。其《別辛漸》云:“別館蕭條風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識關西,道卻望春江雲尚殘。”李白有《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二首》,其一云:“秦地見碧草,楚謠對清蹲。予欲羅浮隱,猶懷明主恩。躊躇紫宮戀,孤負滄洲言。”王昌齡又有《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

從開元二十八年(740)冬至天寶七載(748),王昌齡官江寧丞前後共八載。詩作有《送朱越》、《諸官游招隱寺》等。對於這個官職,王昌齡並不滿意。他在《送韋十二兵曹》詩里曾這樣寫道:“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平明趨郡府,不得展故人。” 

從軍邊塞,以效國用,是盛唐詩人共同的願望和抱負,王昌齡並不例外。他盼望朝廷“安能召書生,願得論要害”,“若用匹夫策,坐令軍圍潰”;他衷心希冀自己不會在江寧任上久留,“不應百尺松,空老鐘山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但事與願違,天寶七載(748),五十一歲的王昌齡因為“不矜細行,謗議沸騰”(《河嶽英靈集》卷中),又一次遭到貶謫,貶謫的地點是在龍標,官職是龍標尉。訊息傳出,許多人都為他憤慨不平。昌齡赴謫地到達湖南時,常建寫下了《鄂渚招王昌齡、張僨》: 
刈蘆曠野中,沙土飛黃雲。天晦無精光,茫茫悲遠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飛,音書固難聞。
謫居未為嘆,讒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龍,宜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雲。貧士任枯槁,捕魚清江濆。
有時荷鋤犁,曠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隱,溪澗花氤氳。
山鹿自有場,賢達亦顧群。二賢歸去來,世上徒紛紛。

李白也在第二年:天寶八載(749)暮春寄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對王昌齡的深切關慰。此詩後來成為千古傳誦不衰的名篇: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龍標,即敘州譚陽郡郭下縣(今湖南西部黔陽縣西南),向為遷謫竄逐惡地,《元和郡縣誌》引《荊州記》云:“溪山阻絕,非人跡所能履。”對王昌齡而言,真可謂是“嚴譴”了。“五溪”指武溪、沅溪、辰溪、熊溪、朗溪(見《元和郡縣誌》),即今天的湘西沅陵、辰谿縣境內。而龍標更在沅水上游,赴龍標必過“五溪”,地更僻遠。故李白詩痛愁如此。 

王昌齡赴謫地龍標所走的路線相當曲折。“昨從金陵邑,遠謫沅溪濱”(《沅志》),說明他是從今天的南京附近出發的。從下面兩首詩,我們還可以見出他這次的路線是先向南,後來又折西經過安徽的南部。第一首詩的地點是宛城(今安徽宣城):“桑林映陂水,雨過宛城西。留醉楚山別,陰雲暮塞霋霋。”(《文鏡秘府論》)第二首詩的地點是南陵(今屬安徽),《至南陵答皇甫岳》云:“與君同病復漂淪,昨夜宣城別故人。明主恩深非歲久,長江還共五溪濱。” 
從南陵又到了九江、岳陽。《九江口作》云:“漭漭江勢闊,雨開潯陽秋。驛門是高岸,望盡黃蘆洲。水與五溪合,心期萬里游。明時無棄才,謫去隨孤舟。鷙鳥立寒木,丈夫佩吳鉤。何當報君恩,卻系單于頭。”《岳陽別李十七越賓》云:“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彈琴收餘響,來送千里客。平明孤帆心,歲晚濟代策。時在身未充,瀟湘不盈畫。湖小洲渚聯,澹淡煙景碧。魚鱉自有性,龜龍無能易。譴黜同所安,風土任所適。閉門觀玄化,攜手遺損益。” 

王昌齡此後的行程可能是沿江而上,由洞庭湖至武陵(今湖南常德)。從武陵他可能沿沅水上溯,經沅陵、盧溪、辰溪、漵浦,最後抵達龍標。假使他於天寶七載(748)秋離開南京,則可能於天寶八載(749)春抵武陵,同年夏抵龍標。 

王昌齡在龍標時寫下好幾首詩,但寫作的具體時間不明。值得一提的是,在龍標,王昌齡不僅是一個傑出的詩人,而且是一個正直廉潔、頗有政績的地方官。《黔陽縣誌》記載:他洞悉民情,“愛民如子”,為官清廉,生活簡樸,“為政以寬”,因此,人民讚頌他道:“龍標入城而鱗起,沅潕夾流而鏡清。”《湖南通志》卷九十三《名宦》二引《明統志》說他:“往返惟琴書一肩,令蒼頭拾敗葉自爨。溪蠻慕其名,時有長跪乞詩者。”傳說他在龍標任內,當地人民就為他修建了芙蓉樓。千百年來,這座古樓屢遭兵燹,但在乾隆嘉慶道光幾朝以及新中國建立以後,都曾重建修營,而龍標也因此成為楚南勝地。龍標位於沅水、潕水的匯流處,風景秀麗,素有“龍標山水甲於五溪”之稱,境內有十二景:龍標聳翠,沅潕流清,盤龍曉事,金斗斜陽,柳溪煙雨,赤寶晴霞,獅灘喚網,牛坡樵唱,虎山夜月,龍井晨光,晨舌秋濤,鴻鶴春浪。王昌齡當年貶謫流放的地方,已成為湖南西陲經濟繁榮的重鎮。金鰲山雄視千古,沅潕水長流不盡,芙蓉樓作為人民紀念王昌齡的豐碑,屹立在當地。 

但是,當時誰都沒有料到,被貶龍標尉這一事件,還不是詩人一生悲劇的最後一幕。天寶末年,安史亂起,兩京淪陷,乘輿播遷,肅宗即位靈武后,大赦天下,昌齡或者是以另授新職而赴任江東,或者是無由北歸遂避亂江淮。 

約在至德元載(756)七、八月後,昌齡去龍標,過辰溪,經武陵,扁舟沿江東去。有《留別司馬太守》、《留別武陵袁丞》為證。前詩云:“辰陽太守念王孫,遠謫沅溪何可論。黃鶴青雲當一舉,明珠吐著報君恩。”後詩云:“皇恩暫遷謫,待罪逢知己。從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遺古岸,金澗流春水。誰識馬將軍,忠貞抱生死。” 

在至德元載(756)與至德二載(757)十月之間,王昌齡道出亳州(今安徽省亳縣),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被其殺害。

詩作

王昌齡《西宮春怨》詩意圖,選自月岡芳年《月百姿》 王昌齡《西宮春怨》詩意圖,選自月岡芳年《月百姿》

王昌齡詩今存180多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出塞》《從軍行》為代表作的邊塞詩,另一類是描寫婦女生活的詩,代表作有《採蓮曲》《越女》等。

今存《王昌齡集》2卷,輯入《唐人小集》、《唐詩二十六家》《王昌齡詩集》 3卷。《全唐詩》編錄其詩為 4卷。又《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王昌齡《詩格》2卷、《詩中密旨》1卷。現在所見到的《詩格》與《詩中密旨》收於明人所編的《格致叢書》。但前人也有懷疑不是王昌齡作的(《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五司空圖《詩品》提要、卷一九七《吟窗雜錄》提要)。考唐時日本僧人遍照金剛所作《文鏡秘府論》已述及王昌齡評詩之語。在遍照金剛所作的《獻書表》中也說到《王昌齡詩格》 1卷(《唐文續拾》卷十六),可見王昌齡確曾作過《詩格》。至於現存的《詩格》和《詩中密旨》是否即王昌齡原著,則尚待考證。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作品風格

王昌齡作品 王昌齡作品

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說:“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

詩作賞析

王昌齡詩作 王昌齡詩作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城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曲(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塞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閨怨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 月帶千里貌。
羈譴繒綸, 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節知所效。

芙蓉樓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軼事典故

投筆從戎

王昌齡 王昌齡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

一片冰心

王昌齡經過堅持不懈的追求,廣泛精心的研讀,終於在開元十五年,應進士試時一舉登第,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王昌齡終究心有不甘,他於開元二十二年再應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並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後官職仍舊未見升遷,僅被授予祀水尉。科場頗為得意,仕途卻明顯失意,王昌齡受到打擊。在做了祀水尉五年後,即開元二十八年,他被遠貶荒僻的嶺南,任江寧丞。失意之後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從長安赴江寧任所,他故意遲遲不去報到,在洛陽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銷愁。到江寧後,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帶遊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明顯以消極怠工作為反抗的手段,過於意氣用事也實在容易授人以柄。

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作於王昌齡赴任江寧丞之日,這時他正遭謗議,送別至友遠行,當時淒切心情可想而知。臨別所囑,惟以玉壺冰心自明心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里的南國煙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語也是情語。王昌齡以忠節貞信作為人生困境中的一種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時也表明,他對時代的公正並未失去信心。

飲酒論詩

一日,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旗亭這個地方飲酒論詩。當時,有幾名歌女也被叫來歌詩助興。王昌齡首先提議:“我們幾人在詩壇上也算小有名氣了,但沒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聽歌女都唱誰的詩,誰的詩被唱得多,誰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王昌齡的兩首絕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王、高二人都喜形於色。王之渙說:“這兩個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說著指著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說:“且聽這位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響,宛轉的歌喉悠然而起:“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渙的得意之作《涼州詞》。歌女又唱了兩首絕句,都是王之渙的作品,三人相視大笑。

失孟交李

王昌齡在襄陽與孟浩然一見,孟浩然因舊疾復發而死。王昌齡因此在離開的路上很悲傷,沒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見李白,當時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們倆一見如故,在江邊的小船上,邊泛舟邊吟酒,暢談文壇圈裡的交往故事。臨別,王昌齡寫了一首詩《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李白對王昌齡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後來聽說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冤死途中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59歲的王昌齡輾轉回老家途中,經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閭丘曉為什麼要殺害王昌齡?史書記載甚少,留下千古之謎。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公元757年,張鎬奉命平定“安史之亂”。這年秋天,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帶)之圍,令亳州刺史閭丘曉率兵救援。為人傲慢、剛愎自用的閭丘曉,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張鎬,更怕仗打敗了“禍及於己”,於是故意拖延時間,按兵不動,致使貽誤戰機,宋州陷落。張鎬以貽誤軍機罪,處死閭丘曉。在行刑時,閭丘曉露出一幅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贍養。張鎬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話就把閭丘曉擋了回去:“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人物爭議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而《新唐書 文苑傳》稱其為江寧人,或為誤會。殷璠《河嶽英靈集》又稱"太原王昌齡"。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游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璠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從弟
王銷
從弟王越

個人作品

王昌齡一生創作將近200首詩作,留下來的有181首。在他為數不多的詩作中,送別詩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絕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絕句的六分之一。有《王昌齡集》留世,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王昌齡詩歌體裁列表
體裁
五古七古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排總計
數量68首
6首14首74首13首2首4首181首
王昌齡詩歌代表作品
出塞從軍行其一從軍行其二塞下曲
芙蓉樓送辛漸閨怨春宮曲長信秋詞五首
答武陵姚太守送郭司倉秋興送任五之桂林
送柴侍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長歌行聽流人水調子
採蓮曲西宮春怨青樓曲二首送魏二
浣紗女雜興齋心獨游
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聖僧塔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諸官游招隱寺宴南亭

史籍記載

宋代宋祁《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文藝下
五代劉昫《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

後世影響

中唐

王昌齡的詩風和詩境最先影響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齡之後,又把意境的研究推進了一步,他關於意境方面的論述是多方面的,研究也相當的深入,他繼承了王昌齡以“境”論詩的方式,提出了諸如“緣境不盡曰情”、 “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題。

晚唐

其次便是晚唐時期的司空圖,他在王昌齡提出的意境概念的啟發下對意境作出了全面總結,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觀點。

宋代

宋代意境理論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嚴羽,他針對一部分宋詩以理勝而不講求意境的傾向,在緬懷盛唐詩歌並在王昌齡及唐代所有對詩歌意境的審美經驗的啟發下,提出“興趣”說。此說見諸於其論著《滄浪詩話》。
清代
清末的王國維是意境範疇發展史的最後一位總結者,亦是其終結者,集大成者。其著作《人間詞話》在探求歷代詞人創作得失的基礎上,借鑑王昌齡等歷代文人對“意境”範疇的探討並結合作者自己藝術鑑賞和藝術創作的切身經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論的中心與精髓。

後世紀念

江蘇鎮江芙蓉樓

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其原建於古鎮江城內三山(日精山、月華山、壽丘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猶存。為了開發風景名勝資源,發展旅遊事業,於1992年將這座歷史名樓遺址重建。總體建築由芙蓉樓、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組成。

湖南洪江芙蓉樓

芙蓉樓坐落在沅、舞水匯流之處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鎮,為古典園林建築,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臨江,依林踞阜。築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芙蓉樓一色青瓦屋面,屋頂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風味濃郁。
1956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樓"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芙蓉樓"進行復修、維修,並擴建了芙蓉樓西園修建了根雕陳列室,陳列有一直徑1.98米,高1.54米,總重約800公斤千年樟樹超大型樹根雕,刻有30多個民間傳說與典故,100多個傳說人物和150多個精怪禽獸,實為稀罕物品。

人物評價

王昌齡 王昌齡
《河嶽英靈集》:元嘉以還,四百年內,曹、劉、陸、謝、風骨頓盡。頃有太原王昌齡,魯國儲光羲頗從厥跡,且兩賢氣同體別,而王稍聲峻。
唐詩品》:少伯天才流麗,音唱疏越。七言小詩兒與太白比肩,當時樂府採錄無出具右。王言古作與儲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蕩不持,卒取閭丘之禍,輕華之致,不並圭璋,豈亦定見耶!
朱警《王昌齡詩集跋》:少伯詩為中興名家,與儲光羲相埒,而少伯稍聲峻,多遠調。至如“飛雨祠工來,靄然關中暮”、“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興象融化,有遺音矣。
藝苑卮言》:七言絕句,王江寧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
《詩藪》:摩詰五言絕,窮幽極玄;少伯七言絕,超凡入聖,俱神品也。
唐詩別裁集》: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謂之唐人《騷》語可。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聖手”。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於入樂的七言絕句。內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他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像力。其詩歌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由於王昌齡的詩歌最專於七絕,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清沈德潛說:“五言絕右丞(王維)、供奉(李白);七言絕龍標(王昌齡)、供奉。妙絕古今,別有天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