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紋豆娘魚

七紋豆娘魚

七紋豆娘魚(學名:Abudefduf septemfasciatus),又稱七帶雀鯛,七帶豆娘魚,俗名厚殼仔、立身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魚類。七紋豆娘魚屬暖水性魚類,生活在岩礁和珊礁海區,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海區,我國只見於南海。

基本信息

分布

本魚分布於紅海、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1],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印度、斯里蘭卡安達曼海、台灣、日本、澳洲、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索羅門群島、帛琉、馬紹爾群島、斐濟、萬納杜、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
七紋豆娘魚七紋豆娘魚

深度

水深0~30米

特徵

本魚體側橫帶於生活時明顯,死亡時易於消失。背鰭前鱗片可達眼眶末端。體側有七條深色橫帶,橫帶間隔小於橫頻寬度。背鰭有硬棘13~14枚、軟條12~13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3~14枚。體長可達25厘米。

生態

本魚棲息於沿岸較淺的岩礁區、潟湖區、或礁湖,屬雜食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和藻類為食。

經濟利用

為食用性魚類,油炸使骨酥則美味。亦可飼養於水族箱中。

特點

七紋豆娘魚七紋豆娘魚
背鰭XⅢ-13;臀鰭Ⅱ-12;胸鰭18;腹鰭Ⅰ-5。側線鱗21+7。鰓耙6+14。體長為體高1.8倍;為頭長3倍。頭長為吻長3.5倍;為眼徑4倍。齒上下頜各具1行。背鰭起點前方鱗伸達眼間隔中部或1/3處。側線至背鰭最後鰭棘基底之間有鱗片3行。體呈黃褐色,體側具7條黑褐色橫帶。帶的寬度略大於帶間隔。背鰭棘邊緣具1條寬的黑色帶紋。尾鰭基部正中有1黑點。體長123mm。系海洋暖水性魚類,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的外緣水域。分布於中國南海、東海;國外見於日本南部、太平洋中部至印度洋、紅海。

保護狀況

無危(IUCN3.1)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亞目:隆頭魚亞目Labroidei
科:雀鯛科Pomacentridae
屬:豆娘魚屬Abudefduf
種:七帶豆娘魚A.septemfasciatus
二名法
Abudefdufseptemfasciatus
(CuvieretValenciennes,1830)[1]
異名
Glyphisodonseptemfasciatus,Cuvier,1830
Abudefdufmultifasciatus,Seale,1906

釣魚相關

英文:seven-bandeddamselfish

魚種類別雀鯛科

習性:七紋豆娘魚屬暖水性魚類.生活在岩礁和珊礁海區.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海區.我國只見於南海.

體重:一般體長為12-15CM,重為100-300G

釣場:岩礁底質海區,珊瑚礁底質海區,岩礁海岸,海草叢中.

釣法:船釣底釣法,磯浮釣法,手竿拖動釣法,探洞釣法

餌料:蝦肉,小魷魚片,魚肉丁,貝類肉

釣期:1-12,旺季5-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