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鱸

七星鱸

七星鱸是一個物種, 學名: Lateolabraxjaponic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真鱸科的其中一種。棲息在淡海水交會處。初春在鹹淡水交界處產卵。性情兇猛。以魚和蝦為食物。

產地

分布於黃海、東海、日本至南中國海的沿岸及河口域。中國沿海亦有產,但現以養殖種較多。

產期

盛產期︰9-2月

七星鱸 七星鱸

產期︰3-4月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而側扁,背部稍隆起。口端位,下頜稍突出於上頜。上頜骨後端平截並延伸達眼後緣下方。上、下頜、鋤骨與齶骨均長有絨毛狀齒帶。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隅角處有1根強棘,腹緣有棘突3根,主鰓蓋骨有2根棘。被細小櫛鱗,不易脫落。背鰭硬棘與鰭條間有深缺刻,具硬棘13根,軟條13根;臀鰭硬棘3根,軟條8根;尾鰭叉形。體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色。體側上部散在黑點。背鰭黃褐色,散在黑點;臀鰭黃褐色而具暗色斑紋;尾鰭澹色至灰黑色。

養殖設施

魚池

魚池為水泥池,建於塑膠大棚內,每個魚池面積在200~30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角成圓角,池的內壁和池底用水泥砂漿抹平,池底呈漏斗狀,傾斜度在10%。魚池進排水獨立,排水口安裝濾水插管。新池建成後,進行浸泡除鹼,先用清水浸泡2天,然後洗刷池壁,更換新水再浸泡,浸泡時間為10~15天。

蓄水池

蓄水池能完全排乾,水容量為總養成水體的1/3以上。

增氧設備

每100米魚池配備功率為0.75千瓦增氧機1台。

廢水處理池

廢水處理池水按大棚養殖水體15%配備,廢水排放符合SC/T9101-2007的規定。

魚种放養

經馴養後,挑選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逆水性強、體表完整、無畸形、無病無傷的苗种放養,規格900克/尾,密度10尾/米²,放養前用濃度3%的食鹽水溶液浸浴10~15分鐘。

飼養管理

飼料主要為浮性膨化配合飼料,粗蛋白質含量42%以上。投餌實行“四定”。

定質:配合飼料安全限量應符合NY5072-2002的規定。

定量:水溫10~15°C,日投飼量為七星鱸魚體重的0.5%~1%;水溫15~20°C,日投飼量為七星鱸體重的1%~2%;水溫20~30°C,日投飼量為七星鱸體重的4%~5%;水溫30°C以上,日投飼量為七星鱸體重的2%~3%,以1小時內吃完為宜。

定時:正常生產期間,每天投餵2次,上午5-6時、下午6-7時。

定位:飼料投放在距池邊1米固定的飼料台內。

水質管理

每天檢測水質一次,主要水質指標控制在: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pH為6.8~8.5,氨氮≤0.10毫克/升,亞硝酸鹽≤0.05毫克/升。隨季節和水溫變化加注新水調節水質,每次換水15~30厘米。每天吸污一次,24小時開動增氧機。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觀察水質變化、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及時調整餵量,清除池內雜物,保持養殖池內清潔衛生。

病害防治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做好魚池和工具的消毒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