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燈

七巧燈

七巧燈,是運用道具表演的一種燈類舞蹈。它的表演獨具風,豐富多樣,傳統節目中有八個金童手執雲燈,組成各種圖案,突然,飛來七位騎著仙鶴、鳳凰、麒麟、獨角龍、老虎、獅子、金錢豹等奇禽異獸的仙女們,翩翩起舞,頓時,天上人間,花團錦簇,燈火相映,歌舞昇平。它是臨猗縣太范村獨有的民間舞蹈,以7盞燈巧妙地構成各種象形圖案來表情達意。它的種類豐富,如八仙七巧燈、景縣的七巧燈、欒城七巧燈、新沂七巧燈等。

起源

七巧燈七巧燈
它的起源有兩種傳說:其一說是由天上的巧娘——織女點化而來,與當地農曆七月七日的乞巧節有關;其二說是由民間巧拼木板的遊戲演變而來。據說清同治年間太范村貢生何桂芳到外地探望親友,帶回一種用7塊硬紙片拼湊人形、動物、房舍、家具及果品的智力遊戲,他能擺出300多種圖案。民國元年(1912)元宵節時,他仿照紙片的形狀擴大其面積,製做了7盞彩燈,著7人各執一盞,在他的指揮下擺出各種圖案,稱為七巧燈,後來其子何毓芝改進燈的結構,還根據所擺物件形態編寫了唱詞,並改由7個姑娘表演。她們頭梳長辮,鬢插紅花,輕妝淡抹,上穿紅綢大襟襖,下著紅彩褲,腰系黑圍裙。先在表演區中央用燈拼一正方形,繼而在打擊樂伴奏下,邁著輕盈的碎步,變換隊形,然後至表演區中心擺象形圖案,擺好後鑼鼓停止,表演者用地方秧歌調唱出所擺物件的含意。這樣擺一個圖案唱一段歌詞,依次循環。它的圖形有“茅庵”、“令箭”、“蓮花台”、“草船”、“掃花人”、“鴛鴦”、“烏紗帽”、“酒杯”、“壽桃”、“魁文閣”、“紅纓帽”、“筆架”“銀搶頭”、“雄鷹”等20多種。

習俗

七巧燈七巧燈
在中國廣大地區都有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燈節。這一天,以燃燈、觀燈、玩燈為其特色。燈節來源於原始祭祀。人類早期對火十分崇拜,認為火能帶來吉祥和歡樂,火能驅邪消災。宗教興起後對火和上元節又有各種說法。道教說節屆上元,九天賜福;佛教說燃燈千盞意味著佛光普照。所以,久而久之,元宵節玩燈成了十分盛大的活動。元宵節上的燈舞,璀璨奪目,奇巧多姿。從內容上看有模擬動物形象的龍燈、魚燈、蚌燈、鶴燈、獅子燈、蝦燈等;有模擬花卉的如荷花燈、花籃燈、菊花燈等;有其他形式的船燈、車燈、雲燈、繡球、七巧燈等。從形式上看有持燈而舞(燈上有把,舞者執把而舞),如字燈、雲燈;有提燈而舞(手持細棍,棍前垂吊著燃燈);有舉燈而舞(體形較大,模擬動物形象,多由男子操作),如龍燈、獅燈;有盤燈而舞(將燈系在身上起舞),如荷花燈、車燈;有頂燈而舞(女子頭頂碗盞,內燃紅燭,外罩花環),如甘肅“頂燈”;還有甩球燈而舞(用長約50厘米的繩系住一盞球形燈彩,舞者手執另一端甩動),如福建的“甩球燈”。由於各種燈舞凝集了人民的審美情趣,寄寓著民眾的美好願望,所以,這種民俗經久不衰,燈之舞也得到不斷發展。

八仙七巧燈

七巧燈七巧燈
八仙七巧燈是流傳於寧晉縣的一種民間燈舞。它以燈為主要道具,由“八仙人”和“七巧燈”兩部分組合而成,多在夜間表演,常和其他民間花會聯合演出。八仙七巧燈燈會,一般由29人左右組成。即:持燈者7人,扮“八仙”者16人,樂隊4人(堂鼓1人、大鑼1人,鈸1人,手鑼1人),放煙火者1人,打旗者1人。出會時,由打三角旗的會首引路,持七巧燈的7人組成牌樓隨後,8名“仙人”一手提燈,一手持各自的寶物,隨著鑼鼓的節奏,邊扭邊走。後邊是“獅子”、“龍”、“海螺”等花會組織。表演時,八仙七巧燈大都和“獅子”、“燈龍”合演,自己單獨演出的時候較少。每到一寬闊處,“七巧燈”組成的牌樓圖形占居演出場地的中心,“獅子”舞會的兩頭雄獅蹲在牌樓兩側,煙火起處,“龍燈”花會中的持珠者揮舞而出,寶珠引處,龍頭探出,放煙火者即用火扇燃放煙火,但見火光閃出,龍頭起舞,隨即又縮回牌樓之內,如此三四次後,火龍即騰躍而出,盤鏇起舞,貌似真龍。接著是“八仙”、“海螺”等由牌樓下相繼而出,場面顯得極其生動、熱鬧。當所有花會全部出場之後,兩隻雄獅才開始表演。這些熱鬧、紅火的場面結束後,八仙七巧燈便開始表演。

“八仙人”的“底座”,多是20-30歲左右的男性演員,而扮演八仙的則以10周歲左右的兒童為宜。這是與該舞的特定形式分不開的,因兩層人表演之,則要求馱八仙者年富力強,而被馱者年少體輕。“七巧燈”的舞蹈特點則與之相反,持燈者多用細碎輕快的“台步”、“跑場”來組織圖形,每組成一圖形,七人則繞場一周,讓圍觀民眾都能看到。所組圖形千變萬化,常見的有鳥、魚、荷花、船、橋等以及人的各種勞動姿勢,生動地反映人民生活。當“七巧燈”組成牌樓時,“八仙人”即用“蹲步”由牌樓下邊舞邊出。“八仙”自報姓名後,配以煙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持燈者組成“五行山”時,“八仙”則立於山凹之處,火光閃處,煙火升騰,好像雲霧中的“八仙”俯瞰人間的燈火盛會一般。“八仙人’和“七巧燈”的基本步子、動作和風格雖然迥異,但民間藝人卻巧妙地把它們結合在一起,既形成了鮮明對比,又形成了一個完美、統一、和諧的藝術整體。八仙七巧燈,突出了一個“巧”字;而矯健有力做“八仙人”部分突出了一個雖拙實巧的“拙”字,兩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格。

景縣的七巧燈

七巧燈七巧燈
衡水東部的景縣,元宵節要掛燈籠,放焰火,在村內村外“散燈”,兒童手提花色燈籠在街上嬉戲玩耍。此外,在縣城還有放七巧燈的習俗。七巧燈是一種街頭燈歌藝術,相傳清末由景州人馬臘從福建學會帶入本縣。每逢元宵節演出,這種來自江南的民間藝術為北國的元宵節增添了無限情趣。歷史上由於戰亂等原因,七巧燈燈歌藝術幾盡失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景縣文化部門對這一古老藝術進行挖掘整理,使它重新煥發出絢麗的光彩。七巧燈全套彩燈分六類,48盞。表演時,以七巧板組燈為主題,以虛幻的仙境為背景,雲燈作屏障,栩栩如生的鳥獸燈、荷花燈作點綴,在此基礎上以曲牌伴奏演唱江南崑曲。燈光閃爍、歌聲婉轉、舞姿美輪美奐,七巧燈變幻出上百種色彩斑斕的圖案,讓人目不暇接。

欒城七巧燈

七巧燈七巧燈
“正月十五進了城,姐妹了二人逛花燈,通紅的蔓莆燈,帶纓的蘿蔔燈,弓腰的蝦米燈,亮蓋的蛤蜊燈,溜圓的西瓜燈,張嘴的鯉魚燈,八條腿的螃蟹燈,空中懸的大雲燈,手裡拿的大提燈。”這首河北民歌《大逛燈》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兩個農村姑娘元宵節進城看花燈的情景。其中提到的“七巧燈”的冀中一帶城鎮農村燈會中常見的,以欒城縣和景縣的“七巧燈”最佳。“七巧燈”是運用道具表演的燈類民間舞蹈之一。它的表演獨具風采,傳統節目中有8個金童子執雲燈,組成各種圖案。突然,從空中飛來七位騎著仙鶴、鳳凰、麒麟、獨角龍、老虎、獅子、金錢豹等奇禽異獸的仙女,翩翩起舞,頓時,天上人間,花團錦簇,燈火相映,歌舞昇平,共慶元宵佳節。

元宵節逛燈是中國人民古代傳統的年俗,據考,燈節辦燈會和演燈舞起源於秦朝(公元前221-206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出宮看燈會觀燈舞,與民同樂,以後逐漸形成民俗。因此,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燈不演戲則燈意不酣,然而舞隊鼓吹則燈然不發”之說(《陶庵夢憶》),這說明了元宵節逛燈會和看燈類舞蹈的不可缺少的。欒城縣文化館經過加工整理的《七巧燈》,主要反映農村實現改革開放之後,廣大農民在黨的勤勞致富奔小康精神鼓舞下嶄新的精神風貌。它描繪8個農家少女手持16盞荷花燈,在優美抒情的民歌伴唱中,邁著婀娜多姿的舞步魚貫而出,她們手持荷花燈組成許多美麗的圖案千變萬化;時而在一條“紅鯉魚”周圍翩翩起舞,時而又在一條“打漁小船”附近追逐嬉戲。輕盈柔美的舞姿、又表現出她們豐收後的喜悅情懷。那些活靈活現的“紅鯉魚”、“武昌魚”,是她們獨出心裁的創造。用七塊三角形和菱形的彩燈在天幕上組成的藝術造型、音樂與舞蹈以及彩燈造型紡織在一起,仿佛把人們從冰凍雪封的北國嚴冬帶入了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水上江南。看了他們自編自演的民間藝術《七巧燈》,使人更愛民間藝術了。

然而舞隊鼓吹則燈然不發之說(《陶庵夢憶》),這說明了元宵節逛燈會和看燈類舞蹈的不可缺少的。欒城縣文化館經過加工整理的《七巧燈》,主要反映農村實現改革開放之後,廣大農民在黨的勤勞致富奔小康精神鼓舞下嶄新的精神風貌。它描繪8個農家少女手持16盞荷花燈,在優美抒情的民歌伴唱中,邁著婀娜多姿的舞步魚貫而出,她們手持荷花燈組成許多美麗的圖案千變萬化;時而在一條“紅鯉魚”周圍翩翩起舞,時而又在一條“打漁小船”附近追逐嬉戲。輕盈柔美的舞姿、又表現出她們豐收後的喜悅情懷。那些活靈活現的“紅鯉魚”、“武昌魚”,是她們獨出心裁的創造。用七塊三角形和菱形的彩燈在天幕上組成的藝術造型、音樂與舞蹈以及彩燈造型紡織在一起,仿佛把人們從冰凍雪封的北國嚴冬帶入了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水上江南。看了他們自編自演的民間藝術《七巧燈》,使人更愛民間藝術了。

新沂七巧燈

七巧燈七巧燈
新沂民間有個傳統的老習慣--年關玩鄉會。這是一次民間文藝的匯演。從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的花燈節,每天晚上接連不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七巧燈”。“七巧燈”是用立體幾何式不同形狀的七個燈具,由七名兒童拿著,邊唱邊舞並用它擺成“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和一些有趣的圖形,如一字金、二字方、三座山、四字塔、五華頂、六字形、七星劍、八字平、九字盅、清雲橋、粽子皮、石碑高等圖形,那些形似、神似圖形的意境總能贏得觀眾的青睞和喝彩。這裡包含著人文的理念,集知識性、智慧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確實是一項讓你既能健康體魄,又能愉悅身心的一項有益的文藝活動,在眾多的花燈面前它獨樹一幟,無愧是民間舞蹈中的奇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在江蘇僅新沂有此舞蹈,而在全國估計也是屈指可數的。“七巧燈”已被收入《中華舞蹈志》和《中國民間舞蹈集成》。

“七巧燈”是用當地的秫秸扎制而成,角度大小都有嚴格的要求,否則拼字拼圖就會走形,它有兩個大三角、三個小三角、一個正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外裱紅紙,內置蠟燭,在夜晚點起來熠熠生輝,鮮明醒目。“七巧燈舞”是一項農民自娛自樂的文藝活動,它的歌詞傳播著歷史知識、生活知識和時事動態。如:《廿四節令歌》中的詞“唱花名”,每月一種花:

七巧燈七巧燈
立春雨水月光華,
陽光普照千萬家。
黎明慶賀太平年,
正月先開迎春花。
哎咳喲,哎咳喲,
正月先開迎春花。
芒種夏至天氣炎,
農夫揮鐮登麥田。
雄黃浸酒端陽飲,
五月石榴開滿園。
哎咳喲,哎咳喲,
五月石榴開滿園。

這裡既寫到了農時、農事,又有花名,農民們聽起來是那樣的舒服和愜意。所唱的"天下太平"不僅反映了農民祈盼安寧富足的生活,一些歌詞還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農民們樸實善良的基本追求,如果遇到豐收年,太平年,那就別提多熱鬧了。歷經戰亂之苦的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人們盼來了光明,盼來了和平,那一年玩"七巧燈"的人興致就更高了。新沂市唐店鎮姚湖村85歲的老人高孝和與同村玩友披星戴月在一天內跑完唐店、棋盤、城崗三個鄉鎮,以自娛自樂的形式傳播著民族民間文化,給農民兄弟送去了藝術享受。這不僅反映了人們祈盼和平、免於戰禍,在共產黨領導下走富強之路的信念,從另一個側面還反映了“七巧燈”這個非物質文化的瑰寶是如何深受人們的歡迎,每到一處熱情接待看個不夠,何以如此呢。因為它反映了農民自己的心聲和願望。

傳承意義

七巧燈七巧燈
景縣文化館農民歌舞隊演出的七巧燈,把廣場表演的燈舞,搬上了舞台,並賦予了新的思想內容:八個美麗的農村少女,手持十六盞荷花燈,在優美抒情的民歌伴唱聲中,邁著婀娜多姿的舞步魚貫而出,一會兒在一條“紅鯉魚”周圍蹁躚起舞,一會兒又在“打漁小船”附近追逐嬉戲。輕盈柔美的舞姿,質樸動情的歌唱,渾然一體,表現了喜慶豐收的幸福心情。那栩栩如生的“紅鯉魚”和“小漁船”,是由七個姑娘用七塊角形和菱形的彩燈組成的活動圖案,在歌舞聲中不斷變化隊形,組成各種美麗的畫面,既繼承了傳統的燈舞藝術,又發展和提高了它的表演藝術水平,體現了人民民眾的聰明智慧和藝術創造才能。

用燈表現生活的美,運用燈舞造型表現人們對光明和幸福的追求,是河北民間燈舞的一個重要特色。近年來,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導下,人們不僅看到了許多優秀的傳統的民間燈舞,而且還看到了許多經過加工創作的新燈舞,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贏得了民眾的讚賞,為絢麗多姿的河北民間舞蹈藝術,增添了新的光彩。《七巧燈舞》也是穿插在鄉會中間演出的。演出時七個跳舞的人分別拿著可以拼成七巧的燈。在鑼鼓伴奏下入場,每繞場一周,鑼鼓停,開始唱詞;唱完,鑼鼓又起,再繞場一周,開始將燈擺成一個字。這樣一次次進行,或擺出一句話,如“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或組成一個圖案,如“石碑高”、“四節塔”。字和燈的巧妙組合,是七巧燈的特色。但是新沂人並因此而滿足,他們跟隨時代的步伐,在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入當代意識,逐漸發展起反映時代風貌和家鄉巨變的現代歌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