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後七子
“後七子”是一個比較嚴密的文學宗派,其形成情況大致如下:約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進士出身任職於京師的李攀龍、王世貞相結交討論文學,決定重揭李夢陽...
流派概述 流派風格 流派地位 共同主張 得失與影響 -
前七子後七子
明中葉以後,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學,發生了鮮明的擬古主義與反擬古主義的鬥爭,出現了許多文學小集團或文學流派,著名的有前七子、後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前七子 後七子 歷史背景 -
前七子
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首見於...
復古理論 “詩變”觀 主要代表 其他代表 -
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
該書把明代文學復古運動作為三次高潮來敘述,即前七子、後七子和明末陳子龍的三次復古運動,將其放到明代文學思潮以至整箇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廣闊背景中進行考察,認...
內容簡介 目錄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
明七子
明七子,我國歷史時期人物,是明朝時期文學流派。
概要 經歷 -
明後七子
太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 明代文學家。 梁有譽,明代文學家。
大概介紹 具體說明 -
陳子龍[明末文學家]
陳子龍(1608-1647年),初名陳介,字人中,改字臥子,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學者,工部侍郎陳所聞之子。 崇禎十年,中...
名士風流 志士雄心 投水殉節 陳子龍墓 明史列傳 -
陳子龍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南直隸松江華亭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
名士風流 志士雄心 投水殉節 陳子龍墓 明史列傳 -
擬古運動
擬古運動是明朝時“後七子”企圖以“復古”改變當時的文風的一場文學運動,口號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
陳介[明末陳子龍的別名]
陳子龍(1608-1647年),初名陳介,字人中,改字臥子,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學者,工部侍郎陳所聞之子。 崇禎十年,中...
名士風流 志士雄心 投水殉節 陳子龍墓 明史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