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第三中學

七台河市第三中學

七台河市第三中學,創建於1976年,占地22420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學生1291人,教師99人。學校始終堅持“尊重、理解、寬容、信任”的育人理念,在優秀的領導班子的引領下,積極發展體育教育特色。在汶川地震發生時,全校師生均伸出援手,共同抵抗災難。

基本信息

簡介

七台河市第三中學七台河市第三中學

市三中始建於1976年2006年8月與新興中學進行整合。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占地22420平方米。現有教師99人,其中省級骨幹教師2人,國家級優秀班主任1人,學生1291人,24個教學班。

學校堅持以“尊重、理解、寬容、信任”為育人理念,以“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為課堂教學理念,以“德智雙進”為培養目標.

學校活動

市三中隆重召開秋季運動大會

2008年9月12日,市三中隆重召開秋季體育運動大會,為初秋的三中校園增添了勃勃的生氣和濃濃的歡樂!

清晨,7時整,鏗鏘的鼓樂聲拉開了檢閱大幕。學子們喜氣洋洋,筆直的青春在朝陽下站成一隊隊血氣方剛;園丁們神采奕奕,疲憊的皺紋在晨風中笑開一朵朵菊花燦爛。全校八百多名師生如軍族般列隊,接受由市教育局領導、校領導組成的主席團的檢閱。他們精彩而淳樸的表現給主席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嘉賓、家長及圍觀民眾的一致好評,博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接下來長達六個多小時的競賽,各項比賽流程順利,每個細節都有潮水在閃光。賽手們互不示弱,在學校為其搭建的體育平台上盡情展示自己的風采。各班捷報頻傳,歡聲雷動,整個賽場始終洋溢著緊張而又歡樂的氣息。三中校園生機無限,魅力無限。這是三中自2006年與新興中學整合以來的首屆校運大會。近幾年來,三中的教育教學一度陷入教改低谷,自校長白繼貞上任以來,他帶領全體教職員工探索學校的發展之路。我們本著“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觀念,立足校本,發揮生源優勢,厲兵秣馬,堅決走上了“校有特色、師有專長、生有特長”的發展之路。首先讓學校體育運動邁上了“校有特色”的新台階:在今年市、局各項體育賽事中頻頻揚名——學生排球賽女子第二名,男子第五名,這些驕人成績充分體現了三中良好的教育風貌和領導班子和諧奮進的力量。

第三中學為災區捐款八千多元

驚悉“5.12”汶川大地震的訊息後,第三中學全體師生萬分掛念災區的同胞們。2008年5月16日,第三中學舉行了“血濃於水,情系汶川”大型賑災捐款儀式。

儀式上,全體師生為遇難同胞默哀一分鐘,校領導向全校師生髮出了“支援災區,奉獻愛心”的號召。師生們踴躍捐款。最令人感動的是,有的教師身體十分不好,需大筆資金醫病,但他們仍然捐出了寶貴的100元錢支援災區人民。學校工友原本沒有組織他們捐款,但他們也自發到捐款箱前捐了100元、50元不等的愛心款。截止目前,第三中學師生已累計捐款8184元。

學生天地

一件難忘的事

班欣

有件事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叫我難以忘卻。

記得那是個星期六,我還躲在床上,隱約聽見媽媽問我吃什麼,我告訴媽媽:“吃疙瘩湯吧,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吃了。”媽媽高興地答應了,沒有想到剛剛睡了一會兒,就聽見媽媽大喊一聲,原來是媽媽把愛吃的疙瘩湯做成了麵糊湯了。

我不情願地吃了幾口,毫無滋味,實在是難以下咽,我就不想吃,這時爸爸在一旁說:“吃吧!乖孩子,我們就當作是一次憶苦思甜,紅軍長征時爬雪山,過草地,極其艱苦,就連麵糊都吃不上,只有吃樹皮,草根,甚至連腰帶都煮了吃。你就知足吧!”我聽了爸爸的話,覺得很好奇,就追問爸爸中國紅軍抗戰的事情,聽爸爸講的津津有味,我竟也在不知不覺中吃完一碗麵糊,真是不可思議啊!

這件事情雖然過去很久了,但我仍然難以忘卻。每當吃飯時,特別是看到不愛惜糧食的現象,我就會想爸爸的話,它時常提醒著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學會珍惜,憶苦思難

走進農家小院

劉馨陽

每當說起農家小院,爸爸總是一臉的嚮往。那種幸福的表情真讓人羨慕。時間久了,我也想去農家小院玩玩,爸爸爽快地答應了我。

“十·一”期間,我和爸爸驅車到了爸爸農村朋友的家。走進農家小院,我一下子被它的美麗迷住了。

鄉下人家院裡都種有果樹。邁進院子,就看到幾株茂盛的果樹上結出了誘人的果子,個個張開小嘴,似乎歡迎我的到來,樂得臉通紅。它的旁邊有一片綠菜地——整齊的壠台,嫩綠的蔬菜,一片誘人的翠綠。遠遠望去,這塊菜地就像一塊無垠的翡翠;嵌在五彩斑讕的農家小院。

和城裡的樓房比,鄉下人家的房屋前總是絢麗多彩。紅撲撲的辣椒一串串;黃澄澄的玉米一嘟嚕;綠油油的豆角絲一片片。甭說是吃了,就是看也讓人看不夠。

最喜人的就是家禽了。雞、鴨、鵝嘰嘰喳喳,狗則汪汪汪。肥胖的小豬頭不抬,只顧在糟子裡吃食,還不停地哼哼……

臨別的時刻,爸爸的朋友塞給我香香的玉米,甜甜的果子……

我捨不得這農家小院,更捨不得純樸的農家朋友。

學校領導

校長白繼貞 校長白繼貞

校長白繼貞

——我的理想是:把三中建設成一所名校,為此我願奉獻畢生精力!

副校長寧德君副校長寧德君

寧德君:196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寶清縣,1979年考入七台河礦務局師範學校中文班,1981年7月分配到七台河礦務局新興礦中學任教。任語文老師班主任工作,1984年函授進修學習,1987年7月畢業於佳木斯教育學院中文系,1987年9月入黨, 1990年9月任教導處主任。1996年3月至今任副校長工作, 1999年9月被評為中教高級教師。1989年被評為七煤公司先進工作者,1990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多次評被為礦務局、市教育局優秀共產黨員

後勤主任盧群後勤主任盧群

盧群:男,38歲,1969年3月3日出生於勃利縣,1990年畢業於佳師專地理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七台河市新興中學,2006年與市三中資源整合後工作在市三中。2005年進修取得哈師大本科學歷。2002年取得中學高級教師資格,參加工作後當了八年班主任,1996年從事保乾工作,2005年8月任新興中學後勤主任至今。

李艷林:男,生於 1963 年 4 月, 1980 年就讀於七台河礦務局師範學校英語班, 1984 年就讀於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英語專業, 1987 年畢業。現學歷大專,中共黨員,中教高級。 1983 年參加工作,就職於七台河礦務局新興礦中學。 2006 年 8 月就職於七台河市第三中學。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英語教學,曾擔任班主任,學校團支部書記,教務主任,現任教導處副主任。曾獲新興礦優秀黨員,七台河礦務局優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七煤公司先進工作者。實施新課改以來,積極投身於教育改革之中,帶領全體英語教師在全校進行了《開展五個一活動,提高學生英語素質》的研究與實驗,收到明顯效果。

姜坤:1965年1月23日出生,1991年畢業於哈師專。1985年參加工作,曾任辦公室秘書,政工科長,1999年起任新興中學黨支部副書記。現任七台河市第三中學黨支部副書記。2004年獲礦區教育集團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05獲七煤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邢傳瑞:1960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漢族。學曆本科,職稱中教高級。1981年7月參加工作。1979年8月至1981年7月在七台河礦務局師範讀書。1985年6月畢業於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函授專科。1988年6月畢業於東北師大函授本科。1987年9月至今任新興中學教導處主任。

參加 工作以來,多次被評為礦務局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先進工作者等。2003年2005年獲局優秀黨員稱號。2006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