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學歷:碩士
職稱:教授級高工
職務:所長
專業:水工建築
研究方向:滲流及控制、防洪減災
社會兼職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理事;
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滲流力學專業組委員;
《中國防汛抗旱》雜誌主編
人物經歷
1981.9~1985.7 鄭州工學院水利系水工建築專業 學士學位;
1985.9~1988.5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岩土工程專業 碩士學位;
1988.5~2001.4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歷任滲流控制研究室主任,2000起擔任副所長,1995年評聘為高級工程師;
2001.4~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研究所,任副所長、所長
工作業績
主要從事堤壩滲流分析與滲流控制、安全評價、除險加固、防洪搶險以及防洪決策支持信息平台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參加工作以來,負責和參加的項目約70項,總契約額6000多萬元,其中國家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部級項目1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公開發表論文近60篇。作為主要編寫人,參加了《堤防除險加固實用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88)和《堤防搶險實用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水利科技減災系列叢書的編寫工作,參與了《水利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技術和套用》(科學普及出版社,2000)的編寫。取得的主要創新成果包括:
堤壩滲流分析與滲流控制方面:
⑴ 在國內率先研發了三維非達西滲流有限元數學模型和程式,解決了大孔隙介質中的非達西滲流計算問題;
⑵ 針對溝後水庫潰壩問題,通過現場勘查、滲流分析和潰壩模型試驗,最先提出壩體頂部面板與壩體脫開的觀點,弄清了滲透破壞導致潰壩的機理。獲水利部97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表在《套用基礎與工程學報》上的論文“溝後水庫砂礫石面板壩潰壩原因和機理” 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2000年度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⑶ 通過滲流數值模擬,研究了碾壓混凝土壩的合理滲控形式和效果,發表在《水利學報》上的論文“碾壓混凝土壩滲流有限元分析”獲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1995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
⑷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00m級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套用基礎研究”的一項內容,針對水布埡234m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通過高壓滲流圓筒和仿真物模試驗、理論和數值分析,對基於自愈機理的接縫止水的結構型式、材料、長期滲透穩定性、滲控效果及施工工藝等進行了研究,論證了用於超高面板壩的可行性。獲水利部2004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二等獎;
⑸針對堤壩管涌搶險和除險加固設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水利部科技創新項目和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支持下,採用現場調查、理論分析、數值和物模試驗相結合的方法,針對單層、雙層和多層堤壩,在管涌機理、管涌數值模擬、管涌搶險的合理範圍、蓋重的合理寬度、懸掛式防滲牆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以及管涌控制的原則和標準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豐富了對堤基管涌機理的認識,補充和發展了傳統滲流控制理論,為堤防設計規範中滲流控制設計部分的改進提供了技術依據。獲水科院2007年度科技套用成果一等獎。
崩岸治理方面:對傳統拋石護岸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設定土工合成材料反濾保護層的建議(董哲人、姜樹海、丁留謙等,堤防除險加固實用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通過長江上的江西棉船洲、安徽東梁山和珠海磨刀門入江水道三個崩岸治理試驗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建設,研究提出了軟體排拋石壓重護岸的整套技術和工藝,解決了水深流急、水下岸坡地形起伏較大以及有拋石情況下軟體排的水下快速鋪設和排間搭接難題,試驗工程均取得了理想的防護效果。在鋪排施工工藝、排體結構和材料、軟體排錨固結構等方面獲得3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被正在修編的水利部《堤防工程施工規範》SL260-200X所採納。獲水科院2005年度科技套用成果特等獎。
防洪決策支持平台建設方面:負責組織完成了七大流域三維電子江河系統,成功實現了三維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海量數據管理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網路通訊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技術等現代高新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已在國家防辦、七大流域機構防辦的防汛工作中得到套用,為防汛會商和決策提供了很好的輔助支持。完成的“寧夏三維電子江河系統”項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07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流生態修方面:參與組織完成的水利部“河流生態修復理論研究與工程示範”水利科技創新和推廣項目獲2008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一等獎。建立了河流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整體性概念模型,在對水利工程的河流生態脅迫效應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脅迫效應機理,構建了生態友好的水利工程技術體系框架。同時在河流生態修復規劃設計技術、生態水力學計算模型技術、生態修復結構材料技術、兼顧生態的水庫調度方法、水庫生態治污技術等方面實現了技術開發和集成。
專著與論文
專著
⑴ 堤防除險加固實用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年11月。
⑵ 堤防搶險實用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年4月。
論文
1. 已知水頭邊界條件下雙層地基上蓋重的滲流計算方法,水利水電技術,2007.2。
2. 不透水邊界條件下雙層地基上蓋重的滲流計算方法,水利水電技術,2007.2。
3. 雙層地基上蓋重設計準則的研究,水利水電技術,2007.2。
4. 單層和雙層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試驗研究,水利水電技術,2007.2。
5. 三層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試驗研究,水利水電技術,2007.2。
6. 雙層堤基中懸掛式防滲牆滲控效果的試驗研究,水利水電技術,2007.2。
7. 關於蓋重寬度和管涌搶險範圍的討論,水利水電技術,2007.2。
8. 雙層堤基管涌動態發展的有限元模擬,水利水電技術,2007.2。
9. 排體護岸工程的鋪排施工,水利水電技術,2007.2。
10.Breach Mechanism of Gouhou CFGD,International Seminar Stability and Breaching of Embankment Dams, Oslo,Norway,21-22 October 2004.
11. Structure Risk Analysis with Slope Stability and Seepage of Dike at High Flood Leve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XXX IAHR Congress. THESSALONIKI, GREECE, 2003.
12. Research on Probabilistic Design Method of Flood Defenc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XXX IAHR Congress. THESSALONIKI, GREECE, 2003。
13. 基於可靠性理論的堤防安全評估系統的開發,水利水電技術,2003.11。
14. 堤防的結構風險分析理論及其套用,水利學報,2003.8。
15. 堤防安全評估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人民長江,2003. (6)。
16. 防洪堤的可靠性設計方法探討,水利學報,2003.4。
17. 堤防工程中幾個關鍵研究課題,水利發展研究,2002.12。
18. 關於防禦山地災害工作的思考,中國減災,2002.3。
19. 超高面板壩淤填自愈型止水結構可行性的初步研究,水利學報,2001.1。
20. 堤防除險加固技術進展,中國水利,2000.2。
21. 堤防地基防滲技術, 防滲技術,1999.9。
22. 溝後面板砂礫石壩潰壩機理模型試驗研究,水利學報,1998.11。
23. 溝後面板砂礫石壩潰壩機理和經驗教訓,水利水電技術,1998.11
24. 我國江河大堤的特點及防險搶險問題,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1998.10。
25. 溝後水庫砂礫石面板壩潰壩原因和機理,套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1998.4。
26. 帷幕和排水在重力壩壩基滲流控制中的作用及合理設計,水利水電技術,1994.5。
27. 碾壓混凝土壩滲流有限元分析,水利學報,1993.10。
28. 三維非達西滲流的有限元分析,水利學報,1990.10。
研究建設
水工建築物與其它建築物的最大不同點是承受水力荷載,與之相應的滲流及控制問題是水工建築物設計和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水工建築物病險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工建築物滲流及控制研究涉及土力學、水力學和泥沙運動力學等多個學科,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與水利工程實踐緊密相連的學科。在滲流分析方面,研究開發了三維非達西滲流有限元分析程式。在滲透變形與控制方面,對堤壩管涌機理、管涌過程中滲流場變化的規律和特點、懸掛式防滲牆控制管涌發展的機理等有新的發現和認識,在此基礎上對管涌搶險的合理範圍、蓋重的合理寬度、懸掛式防滲牆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以及管涌控制的原則和標準等提出了建議。針對超高面板堆石壩,研究論證了基於自愈機理的接縫止水結構用於面板壩滲流控制的可行性。針對崩岸治理問題,研究開發了軟體排拋石壓重護岸成套技術和工藝。
在研究團隊建設方面,注重理論研究、數值分析和物模試驗等不同特長人才的配置、培養和協同攻關,注重建設和諧、寬鬆和富有協作精神的學術研究氛圍。
在學科發展方面,堅持以國家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密切跟蹤學科的國際發展趨向,注重科學問題的提煉,堅持現場調查、理論研究、數值分析和物模試驗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同時注重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的結合。
科研成果
科學研究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紮實的理論功底是科研工作的基礎,應注重經典著作或優秀專著的學習和精讀。提出科學問題是科研工作者的一種最重要的能力,觀察和思考是提出科學問題的基本途徑,應注重觀察和思維能力及習慣的培養。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抓住問題的實質,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科研的切入點,需要廣泛收集、把握資料,摸清問題現狀,注意對新原理、新技術的套用和多學科的交叉。在研究手段上,要注重現場調查統計、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和物模試驗的綜合套用。知識結構互補、分工合作、善於溝通並富有協作精神的團隊是取得重大科研創新成果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