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二審終審
二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的法律制度。其內容是:如果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所作出的判決和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
概念意義 司法根據 現狀分析 不足之處 -
抗訴不加刑原則
抗訴不加刑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只有被告一方提出的抗訴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它是第二審程式中一項特殊原則,其目的在於切實保障被告一方的抗訴權。
具體含義 適用範圍 特殊規定 原則限制 具體適用 -
抗訴不加刑
抗訴不加刑是對被告人提出抗訴的刑事案件,抗訴審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罰的訴訟原則,旨在解除被告人的顧慮,保障其依法行使抗訴權,以利於案件的正確處理。為大多...
概況 具體含義 適用範圍 特殊規定 原則限制 -
非法持有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非法持有毒品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990年12月28日《關於禁毒的決定》中規定的犯罪。主要特徵是:(1)...
立法目的 依據 構成要件 法律 認定 -
二審終審制
二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和判決即告終結的法律制度。其內容是:如果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所作出的判決和裁定不服,可以...
概念意義 司法根據 現狀分析 不足之處 相關詞條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期間犯新罪應如何處理的批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期間犯新罪應如何處理的批覆》於2009年3月30日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5次會議通過,2009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解讀 背景 附錄 -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口的武器、彈藥、核...
構成要件 特徵 區別 認定 處罰 -
投放危險物質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投放危險物質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對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會 公眾...
罪行簡介 構成要件 司法解釋 立案條件 基本策略 -
走私假幣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走私假幣罪是走私偽造的貨幣的行為 。 假貨幣包括偽造的任何國家或者地區的貨幣,尤以可自由兌換幣為偽造的對...
構成要件 認定 法律法規 立案標準 處罰 -
投機倒把罪
投機倒把罪,顧名思義即是以買空賣空、囤積居奇、套購轉賣等手段獲取利潤。“投機倒把”一詞產生於計畫經濟色彩濃重的六七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計畫內部分...
概念界說 打擊投機倒把與計畫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 計畫經濟時期投機倒把的“罪名”逐漸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