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此所謂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指以腦神為主的全身各部神,集中統一於一。典故
橫渠云:“一故神。譬之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觸之而無不覺,不待心使至此而後覺也。此所謂‘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發於心,達於氣,天地與吾身共只是一團物事。所謂鬼神者,只是自家氣。自家心下思慮才動,這氣即敷於外,自然有所感通。賀孫或問“一故神”。曰:“一是一個道理,卻有兩端,用處不同。譬如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極生陰,陰極生陽,所以神化無窮。”去偽
問“一故神”。曰:“橫渠說得極好,須當子細看。但近思錄所載與本書不同。當時緣伯恭不肯全載,故後來不曾與他添得。‘一故神’,橫渠親注云: ‘兩在故不測。’只是這一物,卻周行乎事物之間。如所謂陰陽、屈伸、往來、上下,以至於行乎什伯千萬之中,無非這一個物事,所以謂‘兩在故不測’。 ‘兩故化’,注云:‘推行乎一。’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兩而後能化。且如一陰一陽,始能化生萬物。雖是兩個,要之亦是推行乎此一爾。此說得極精,須當與他子細看。”道夫
林問:“‘一故神,兩故化’,此理如何?”曰:“兩所以推行乎一也。張子言:‘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於一。’謂此兩在,故一存也。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或幾乎息矣’,亦此意也。如事有先後,才有先,便思量到末後一段,此便是兩。如寒,則暑便在其中;晝,則夜便在其中;便有一寓焉。”?
“一故神,兩故化。”兩者,陰陽、消長、進退。兩者,所以推行於一;一所以為兩。“一不立,則兩不可得而見;兩不可見,則一之道息矣。”橫渠此說極精。非一,則陰陽、消長無自而見;非陰陽、消長,則一亦不可得而見矣。
“‘神化’二字,雖程子說得亦不甚分明,惟是橫渠推出來。淵錄云:“前人都說不到。”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又曰:“‘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言‘兩在’者,或在陰,或在陽,在陰時全體都是陰,在陽時全體都是陽。化是逐一挨將去底,一日復一日,一月復一月,節節挨將去,便成一年,這是化。”直卿云:“‘一故神’,猶‘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兩故化’,猶‘動極而靜,靜極復動’。”方子
橫渠語曰:“一故神。”自注云:“兩在故不測。”又曰:“兩故化。”自注云:“推行於一。”是在陽又在陰,無這一,則兩便不能以推行。兩便即是這個消長,又是化,又是推行之意。又曰:“橫渠此語極精。見李先生說云:‘舊理會此段不得,終夜椅上坐思量,以身去裡面體,方見得平穩。每看道理處皆如此。’某時為學,雖略理會得,有不理會得處,便也恁地過了。及見李先生後,方知得是恁地下工夫。”又曰:“某今見得這物事了,覺得見好則劇相似。舊時未理會得,是下了多少工夫!而今學者卻恁地泛泛然,都沒緊要,不把當事,只是謾學。理會得時也好,理會不得時也不妨,恁地如何得!須是如射箭相似,把著弓,須是射得中,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