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

《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日]中江兆民。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本書是近代日本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中江兆民(1847-1901)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一年有半》敘述作者的政治社會觀點;《續一年有半》則系統地闡述了作者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書中對宗教、有神論、唯心主義和實證主義都作了批判,表現出唯物主義者的戰鬥的無神論的姿態。
本書是日本近代哲學史上的重要哲學著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傳入日本以前日本獨特的唯物主義著作。中譯本書後附有作者的著譯目錄和參考文獻,可供深入研究時查考。

作者介紹

中江兆民 Chomin Nakae
1847~1901
曰本近代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 倡導自由民權的政治活動家和理論家。有“東洋盧梭”之稱的他在其思想歷程中,傳統與現代之間並未發生徹底斷裂,他並不把儒家思想與西方近代思想視為截然互逆、絕不相容的對立物。他不斷熱情吮吸西方=新風,但又未曾放棄所摯愛的漢學,尤其對《孟子》情有獨鍾。他在翻譯與權勢西方近代思想家的著作和宣傳自由民權思想時,融入儒家的思想與觀念,形成了有別於西方的東方型=義。一些儒學的概念、思想、思維方式成為通向東方型=義的橋樑、或轉化為東方型=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意在考察儒家思想與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權思想有何關係,以及由此關聯如何形成了他的=義思想的“東方”特色。
生平
中江兆民,原名篤介1847 年11 月1 曰生於上佐藩一個下級武士家庭。 幼年在藩校文武館學習漢文。青年時代開始學習西方語言和人文科學。1871 —74 年,他作為司法省的留學生在法國留F 學,專心研究哲學、史學和文學, 深受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的影響。回曰本後,開設法文學塾,講授政治、 法律、歷史、哲學等課程,前後受教育者有兩千多人。1880 年他參加了自由 黨,積極從事政治活動,並主編《東洋自由新聞》,經常在《東洋自由新聞》 和《政理叢談》等報刊上發表評論,宣傳自由民權思想,特別是他用漢文譯 述的盧梭《民約譯解》(即《社會契約論》)一書的出版,在知識界影響很 大,使他獲得了“東洋盧梭”的稱號,成為曰本公認的自由民權運動激進派 的理論家。後來,由於自由民權運動多次遭到鎮壓,中江兆=要從事寫 作活動。在這個時期,他的著作有:《理學鉤玄》(意為:哲學概論,1886 年)、《革命前法蘭西二世紀事》(1886 年)、《三醉人經綸問答》(1886 年)和《平民的覺醒》(1886 年)等。譯作有:《非開化論》(即盧梭著《論 科學與藝術》曰譯本,1883 年)、《維氏美學》(1883—84 年)和《理學沿革史》(意為哲學史,1886 年)等。
1887 年明治=為了鎮壓自由民權運動,公布了“=條例”,中江兆 民等五百多名民權派人物被逐出首都東京。他前往大阪,創辦了《東雲新聞》, 後來又主編《曰刊政論》和《自由新聞》,繼續鼓吹自由、民權思想,並為 受歧視的部落民爭取=權利而積極活動。1888 年他在大阪水平社(爭取部 落民解放的組織)的支持下當選為議員。不久,由於在預算問題上,議會中 自由黨土佐派的賣身投靠=,使他十分失望,憤而退出議會。1893 年以後, 他決心創辦實業,自己籌措政治活動資金,以擺脫=的控制,結果以債台 高築而告終。這個時期他的著作有:《國會論》(1887 年)、《選舉人的覺 醒》(1889 年)、《憂世慨言》(1889 年)和《放言集》(1891 年);譯 作有叔本華的《倫理學大綱》(1893 年)等。
晚年,他雖然再次登上政治舞台,1897 年組織過“=”,出版了機 關刊物《百零一》,但不久也遭到挫折。在政治上失望之餘,F1900 年他不 顧學生幸德秋水的勸告,抱著試探的心理,參加過帝國主義者的組織“國民 同盟會”。
多年來,他一直想寫一部闡述他的政治觀點和哲字思想的著作。1900 年 底他身患癌症,醫生宣告他余命只有“一年有半”,他卻以驚人的意志和毅 力寫成了最後一部著作,即以《一年有半》為名,其後又寫下他“無神無靈 魂”的哲學思想,作為續編,是為《續一年有半》,由他的學生、曰本最早 的社會主義者幸德秋水整理出版。
1901 年12 月13 曰中江兆民去世,葬儀遵照本人的遺囑不採用任何宗教 儀式,貫徹了作者作為無神論者的遺志。
學術
中江兆民作為一位唯物主義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有一個發展、變化的 過程。青年時代,他主要投身政治活動,宣傳自由民權理論,抨擊明治專制=;哲學上的論述不多。
中江的哲學觀點,最早的見於1882 年在《政理叢談》上發表的“哲學的 宗旨”一文,他在介紹西方哲學時說:“西方哲學學說,..不外乎是唯心 主義和唯物主義兩種。唯心派認為人有肉體和靈魂二者,存在著上帝。唯物 派不承認靈魂,把感情、理智、意志等等全部都歸結為大腦的作用。這兩種 學說互有長短。然而要闡明哲學的概要,與其選此擇彼,毋寧只有選擇其內 容和道理清晰而條理整齊的”。中江兆民承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互有長 短”,這就清楚地說明,當時他還動搖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後來, 隨著自然科學新成就在曰本的傳播、自由民權運動的發展和同官方的形形色 色唯心主義御用哲學的對抗,中江兆民才逐漸轉向唯物主義。
中江兆民的第一部哲學著作《理學鉤玄》(意即《哲學概論》)是1886 年出版的。在這本書中,他比較系統地介紹了西方哲學思想。他在介紹唯心 主義哲學時,經常列舉唯物主義哲學家對它的批判,麗對唯物主義哲學的介 紹則是以肯定的態度來表述的,表現出他F 已經明顯地站在唯物主義的立 場。但是,由於中江兆民深受孔德實證主義的影響,在這本書中,還帶有某 種實證主義的傾向。
《續一年有半》是中江兆民臨終前的最後作品。他的哲學思想這時已經 進一步成熟和定型。這本書才是他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作。書上標出了“無 神無靈魂”的副題,矛頭直指有神論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作者是從無神 論的觀點出發來展開自己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他在本書中公然申明:“我 認為哲學家的義務,不,哲學家的根本資格,就是在哲學上抱著極端冷靜、 極端直率、極端不妥協的態度。所以我堅決主張無佛、無神、無靈魂,即純 粹的物質學說。..而不把宗教教義放在眼裡,不理會前人的學說,在這裡 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主張這種理論”,表達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的戰鬥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