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懂心理學

一定要懂心理學

《一定要懂心理學》探討了心理學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和對人的行為的影響作用,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及其在各個領域的套用,幫助廣大讀者提高對心理學的認識和重視,學習、掌握心理學這門重要的實用科學。我們可以用心理學的理論和原理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解決疑難問題,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交際情境,提高效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管理者身體力行,然而難以獲得下屬的信賴支持,效率低下;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然而一些學生始終成績平平,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某員工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卻面臨著職場危機;投資者認為選擇了獲利的股票,結果損失慘重;有的商品標價越高越好賣。其實,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背後都包含著一些心理學規律,一些人生的疑難問題,都需要運用心理學去解決。

內容簡介

《一定要懂心理學》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人性的提高,這就是心理學。
——德國心理學家歌克
心理學的唯一工作是了解普遍的人類心.智狀況。
——德國心理學家 馮特
心理學的任務在於發現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聯繫,從而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前蘇聯教育家 蘇霍姆林斯基

圖書目錄

緒論 無處不在的心理學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心理學有什麼用
第1章 成功要懂心理學
正確地認識自己
心理圖像能創造奇蹟
興趣在哪裡,成功就在哪裡
給自己注入“積極基因”
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失敗
潛意識中蘊藏著無窮的寶藏
不要自我設限
信念締造奇蹟
成功來自自信
成功從喜歡自己開始
第2章 教育要懂心理學
有奶不是娘
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
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天才
人的注意是有限的
配套效應的妙用
學會讚美你的孩子
獎勵要講究策略
拯救孩子的習得性無助
“三明治”式的批評教育
奇怪的“第10名”現象
中止講解有助學生記憶
給孩子留點“布白”
第3章 學習要懂心理學
神奇的7±2法則
系列位置效應
解密過目不忘
艾濱浩斯遺忘曲線
學習中的“高原現象”
突破思維定式
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
回憶的最佳環境是記憶時的地點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第4章 人際交往要懂心理學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距離產生美
人不可貌相
戰勝交往中的“約拿情結”
將心比心出奇效
適當的“自我暴露”有助於加深親密程度
人與人之間的蹺蹺板
心情好時更能助人為樂
笫5章 職場生存要懂心理學
初涉職場的心理準備和角色轉換
初人職場走好第1步
大學生與上班恐懼症
辦公室心理換位的套用
當心辦公室心理污染
謹防成功後的抑鬱症
當心“假期綜合徵”
提防“精英綜合徵”
越過“職場休克期”
跳槽與“應激反應綜合徵”
打造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
擺脫來自職場的壓力
笫6章 談判要懂心理學
了解你的對手
如何洞察對手的心理
眼神的巧妙運用
察言觀色,看穿對手
體態語折射人的心理
識別對方的謊言
小動作會泄露秘密
交換名片中的心理學
警惕談判中的心理戰
談判中讓步的藝術
巧解談判中的僵局
如何面對婚外戀
離婚的原因及帶來的心理衝擊
離婚後的心理調適
再婚的心理準備
再婚的不良心理及調適
第12章 性愛要懂心理學
新婚之夜的男女性心理
男性的性恐懼心理
女性令丈夫煩惱的4種性心理
阻礙性高潮的心理因素
性冷淡的心理成因
破壞性生活的心理誤區
百變性愛擊敗“科妮基現象”
再婚後的性心理調適
第13章 飲食、美容要懂心理學
飲食喜好與人的心理
飲食結構與犯罪心理
飲食習慣與人的性格
兒童飲食不當容易引發心理疾病
飲食與情緒
合理的飲食可緩解心理壓力
性格缺陷者的飲食處方
職業與飲食心理
心理與美容
心理美容與形體美容
心理美容與健康
心理美容的意義
學會心理美容
第14章健康要懂心理學
健康要懂心理學
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心理因素影響人體健康
壓力對心身健康的影響
學會給自己減壓
情緒與健康密切相關
合理宣洩有助於健康
想哭就哭出來吧
走出抑鬱的陰雲
警惕情緒中的“蝴蝶效應”
拋開消極心態
心理健康的維護
心理健康自測
第15章 特片行為、小良嗜好的心理透視
孩子吃手指的背後
吸菸成癮的心理解讀
飲酒者的心痕
瘋狂購物也是病
吸毒者的心理剖析
解析網路成癮
開燈睡眠的心理成因
抑制不住的恐慌
“乘車恐懼症”的心理治療
“摩擦癖”與心理的連線
畸形心理下的“戀物癖”
心理飢餓引發“暴食症”
“強迫症”引發反覆的強迫性行為
神秘的“社交恐懼症”
第16章 經典心學效應解讀
暗示效應
從眾效應
禁果效應
馬太效應
名人效應
權威效應
暈輪效應
安慰劑效應
刻板效應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投射效應
噪音效應
巴納姆效應
旁觀者效應
破窗效應
心理擺效應
亡斧疑鄰效應
視網膜效應
邊際效用與遞減效應
貝爾效應與戴維現象

文摘

插圖:
人們常說“有奶便是娘”,意思是說小孩子因為母親在他餓時給他食物、在冷時給予溫暖、在不舒服時給予幫助,因而對母親產生了依戀。這個解釋似乎很合乎邏輯,但是,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在1958~1961年所做的實驗得出的結論真使人大吃一驚。
在這一實驗中,哈洛把剛剛出生的嬰猴從母猴所在的籠中取出,放到另一個裝有2個人造代理母親的籠子裡。人造母親用金屬絲編成,1個純金屬絲的人造母親胸前安有一個奶瓶;另1個的表面包裹著柔軟的布,但沒安奶瓶。按理說嬰猴應該經常爬在安有奶瓶的金屬絲媽媽的身上,然而結果卻相反,嬰猴只是在肚子餓、吃奶的時候爬到金屬絲媽媽身上,而其餘大部分時間都爬在布媽媽身上。如果在布媽媽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嬰猴就幾乎不接觸金屬絲母親了。如果在嬰猴下地玩耍的時候,突然放人一個自動玩具,嬰猴看到玩具後會嚇得馬上逃到布媽媽身上。但是不久它就開始觀察這個恐怖刺激,然後下地試探接觸,最後就會克服恐懼而玩弄起這個玩具來。但是,對於在只有1個金屬絲母親的籠子裡生長的嬰猴重複這樣的實驗,則不會出現上述的情況。嬰猴看到自動玩具後極端恐懼地躲在一邊,一直不敢去碰那個自動玩具。該實驗表明,嬰猴對母猴的依戀主要不是有奶吃,而是有柔軟、溫暖的接觸。推而廣之,小孩子依戀母親也不能完全用“有奶便是娘”來解釋,這裡同樣有一個小孩子需要柔軟而溫暖的皮膚接觸的問題,兒童只有在母親溫暖的懷抱里才能健康地成長。
在另一個實驗中,哈洛將剛出生的嬰猴分為4組,即1組由母猴餵養,1組由金屬絲母親餵養,1組由布母親餵養,1組單獨放在一隻籠子裡人工餵養。而且每一組又進一步分為2種情況,1種是每天幾次讓它們與其他小猴子接觸玩耍,另1種是不讓它們與其他小猴子接觸。這些小猴子長大以後,在行為和情緒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差異:由母猴餵養並與其他小猴子接觸的猴子行為最正常,而且母性也最強,但不與其他小猴子接觸的猴子比較膽小;單獨人工餵養且不與其他小猴子接觸的猴子行為反常、孤僻、不合群、膽小、沒有母性,但與其他小猴子接觸的猴子的行為則基本上是正常的,不過表現得十分好鬥,沒有母性,甚至虐待自己的子女;另外2組猴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介於上述2組之間。
由此可見,父母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給予嬰兒的不僅是食物,也包括對他們的愛撫、讚許和愛。
哈洛有關布媽媽的研究無疑給我們那些忙碌的父母們上了重要的一課。有人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愛天經地義,就如同本能,無需學習。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做好父母本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它要求父母要有責任心、有能力、有耐心,最重要的一點——要有愛心,這才是孩子生命元素的NO.1 。
一位爸爸下班回家很晚了,很累並有點煩。他發現5歲的兒子正靠在門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什麼問題?”父親回答。
“爸爸,你1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這與你無關,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父親生氣地說著。
“我只是想知道,請告訴我,你1小時賺多少錢?”小孩哀求著。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1小時賺20美元。”
“喔!”小孩低著頭這樣回答,接著說,“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嗎?”
父親發怒了:“如果你問這問題只是要借錢去買毫無意義的東西,就給我回到你的房間並上床好好想想為什麼你會那么自私。我每天長時間辛苦工作著,沒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遊戲。”
小孩安靜地回到自己的房間,並關上門。這位父親坐下來後還對小孩的問題很生氣:他怎么敢只為了錢而問這種問題?
約1小時後,父親平靜下來了。他開始想,自己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他是想用那10美元買小孩真正想要的——他不常常要錢用。
父親走到小孩的房門並打開門,“你睡了嗎,孩子?”他問道。
“爸爸,還沒睡,我還醒著。”小孩回答著。
“我想過了,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兇了。”父親說,“我將今天的悶氣都爆發出來了。這是你要的10美元。”
小孩笑著坐了起來,“爸爸,謝謝你!”小孩叫著。接著他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了的鈔票。
他慢慢地算著錢,接著看著他的爸爸。
“為什麼你已經有錢了還問我要?”父親生氣地問。
“因為之前不夠,但現在足夠了。”小孩回答,“爸爸,我現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買1個小時的時間嗎?請你明天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就像故事中的父親一樣,現在的父母們總是很忙,在事業和孩子之間選擇了事業,於是把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扔在家中。“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別煩我了,沒看我正忙著嗎?”“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乖,寶貝,媽媽上班回來,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這些對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些場景是不是常常在我們的家庭中上演呢?可憐的孩子最終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電視機——這個有畫面、有聲音的電子保姆。
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整天在公司沒日沒夜地工作,目的就是希望能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環境,這樣就能送孩子上更好的學校,給孩子買更多的資料、更先進的電腦。父母們含辛茹苦,似乎有充足的理由證明自己做得有多么稱職。可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領情,覺得父母根本不關心他們、不在意他們,感受不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呢?為人父母者,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給了孩子什麼?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無條件的理解,還是一個自動洗衣機、一個自動售貨機、一個自動提款機?就像小猴子不喜歡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屬媽媽”一樣,孩子也不喜歡只能提供食物、金錢的“機械父母”,他需要的是關心他、愛護他、理解他的父母。
這不僅對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或者其他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很多情況下其實也或多或少在學生的心中扮演著類似於父母的角色。那么,老師們,你們是否也是只關心學生的學業,而對學生在其他情感上的各種需要置之不理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按照需要層次的不同,將人的需要分為5個等級: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目前對學生的普遍調查發現,他們最缺乏愛和自尊的需要的滿足。有的孩子為了得到老師的關注,甚至不惜故意違反紀律,以使老師能夠注意到他。而有些孩子報告說他最喜歡某某老師,因為他每次回答完問題,老師都會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這讓他覺得自己非常幸福。你一定難以想像,輕輕地拍拍學生的肩膀不過是舉手之勞,給學生帶來的心理觸動竟會這么大!
所以,不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師者,請你們都不要再吝嗇自己對孩子的關愛,也許僅僅是舉手投足間的關愛、呵護,就能影響並改變孩子的命運。

序言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隨著心理學的逐步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心理學的套用範圍越來越廣,對人類生活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無論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為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都需要心理學知識。心理學所涉及的方面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目前心理學已經在許多領域形成了分支學科,主要有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勞動心理學、管理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商業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司法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
生活中,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疑惑:從小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邊長大的孩子為什麼長大後跟父母的關係並不親密?給陌生人打電話.你先看一下電話號碼,然後再撥電話,等打完電話後,你卻想不起剛才撥過的那個號碼了,這是怎么回事?你的孩子學習很好,平時考試都名列前茅,可是一遇上中考、高考這類的大考,他就發揮失常了,這是為什麼?在2001年春節晚會上,《賣拐》贏得了陣陣掌聲,但是,讓你一直疑惑不解的是,趙本山的幾句話怎么就能把原本好端端的范偉給“忽悠”瘸了,莫非他有什麼特異功能?《聖經》中,儘管上帝再三叮嚀亞當、夏娃不要吃智慧樹上的果子,可是夏娃仍經不住蛇的誘惑偷吃了禁果,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男女在一起幹活的時候,你會覺得有很大的動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為什麼在情人的眼裡再醜的人也如西施一般?為什麼有些商品標價越高反而越好賣?為什麼很多人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瀕臨死亡卻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