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遠市清城區鳳城街道的古城村,“一元錢看病”仍在繼續,至今已堅持了三十多個年頭了,村民們享受著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制度。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地農村普遍建立起合作醫療制,解決了農村缺醫少藥的問題。80年代隨著農村經濟體制轉變,許多地方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停辦,而地處粵北地區的清遠市清城區鳳城街道的古城村合作醫療卻一直堅持至今。
據古城村委會主任吳樹天介紹,古城農村合作醫療從1969年開辦至今一直就沒有停過,當時每人每年只交5分錢就可在合作醫療站免費看病。80年代初集體經濟壯大後就沒有再收村民的錢了。目前村民到村委會開辦的衛生站看病,只需交1元錢掛號費,其他費用全免,如需到衛生站以外的大醫院住院,可憑醫療證明和藥費單到村委會報銷50%的醫藥費和手術費。
在位於清遠市區繁華地段的麥圍大街古城村衛生站,筆者見到了區家培醫生,村民親切地稱他為區大夫。他說,自己在醫療站幹了30年,當初村民看病只需交5分錢掛號費,後升至一角錢,現在是1元錢,其他費用全免。以前村民看病都在他這裡,現在有的人去大醫院看病,一般頭痛、感冒的小病,村民還是找區大夫看。小小的醫療站每天前來看病的病人有40至50人。“一元錢看病”在古城村為什麼能堅持三十多年之久?該村黨支部朱書記告訴我們,一直以來,我們都把合作醫療保障制度作為密切民眾關係、為民辦實事的具體行動,特別是在今天醫藥費高企的情況下,合作醫療是減輕農民醫療費用負擔的有效途徑。朱書記還說,並非每個村民都支持農村合作醫療,去年有部分村民提出不同意見,後經過村民投票表決,有七成以上的村民大力支持,我們村委就決心把合作醫療辦下去,而且要辦好它。
在古城村,筆者見到了村民劉照益。劉照益是個軍屬,5個月前因患肺結核病被送到廣州某醫院治療,近日病癒出院。治病花去醫藥費等共13萬多元,其中12萬元是村委會代其墊支的。他回村後,村委會還為其報銷了27000多元藥費,作為軍屬,村委會又送上了3000元慰問金。他逢人便說:“是合作醫療救了我的命,農村合作醫療真是好”。
古城村委會現有8個村民小組,有650多農戶2780多人。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開展多種經營,集體收入逐年增加,去年集體收入達800萬元。古城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由村委會與下屬8個村民小組集資合辦,村民小組每年為每個村民投入100元左右。合作醫療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定期監督審查。從2000年開始,村委會每年補貼合作醫療資金約25萬元,直接劃撥到醫療站。
光注
馬彩琴是銀川市金鳳區豐登鎮西新村的農民,過去,她和村裡的多數人一樣,得了病既不願吃藥也不上醫院,“大病拖,小病扛”。但是現在,她卻經常主動到村裡的衛生室量血壓、測血糖,稍有不舒服就找醫生問診拿藥。
馬彩琴看病態度的轉變,來自“一元錢看病”的優惠政策。今年1月,寧夏正式啟動“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創新了許多醫保方式,“一元錢看病”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免費提供10類40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及按照成本價提供30種一般疾病診療和74種基本醫療藥品等。
在試點村衛生室看到,各衛生室都配置了統一招標採購的價廉質優的基本藥物,前來看病問診的村民絡繹不絕。
西新村衛生室醫生馬躍和說,拿一塊錢來就把病看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我們這裡有許多項目都是不收錢的,量血壓、換藥、打針,還有做血糖儀測驗,都不要錢了。
作為衛生部“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醫改試點之一,寧夏試點後的基層衛生機構將更多承擔公益醫療,不再盈利。為此,政府對沒有了收入來源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機構實行全額保障,保證其業務用房、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等需要。而這筆經費將由民政部門按照基本醫療服務的項目,核定標準,從貧困人口醫療救助資金中支付。
寧夏衛生廳副廳長李春虹介紹,首先我們在保證村醫的工資、鄉村衛生院人員的工資、還有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工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的工資都是全額保障的。
寧夏的試點經驗很好
對寧夏醫改試點工作,部分代表和委員也發表了意見。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說,寧夏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農村基層,進行“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探索,完善農村醫療服務的體系,加強農村(醫療)人才的培養,這方面都有一些很好的經驗。全國人大代表尤全喜認為,寧夏模式真正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社區。但是,大幅削減或取消個人醫療支出後,巨大的資金需求不容迴避,尤其當試點政策被推廣向全國的時候,經濟實力參差不齊的各地政府如何應對,也是試點工作推行者們思考的問題。
李春虹建議,需要政府拿多少錢,解決老百姓多少疾病,解決多少藥品,這些應該是通過立法來保證的。
評論
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病人掏錢比例增大,病人自費看病增多,作為以自費病人為服務對象的民營醫院病人並不缺少,推出一元錢看病就是針對病人找專家看病難,自行降低看病“門檻”。據介紹,根據國家規定,在醫院找一個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
家看病,每個病人的診療費從7元、10元、15元不等,民營醫院也執行此標準。華山醫院有15名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其中有4人是主任醫師,有1人是國務院津貼獲得者,每天每人看一個病人,僅診療費就少收110元。少收了錢,病人仍然不多,令醫生感到不解。一位退休前在某三級大醫院的主任醫師說,他在大醫院時病人要掛他的號很難,有的病人要掛數天才能掛到,現在一天竟看不了幾個病人。
“一元錢看病”遭冷遇,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對民營醫院還不了解。有些患者認為民營醫院以掙錢為目的,看病時難免遭宰。有關人士認為,民營醫院不要急功近利,指望一個舉措就能帶來大批病人不現實。作為新起的民營醫院最主要的是要苦練內功,在技術、醫療質量、價格、服務上都要規範,經得起與公立醫院競爭。民營醫院只要扎紮實實為患者服務,遲早會被患者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