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金融安全現實與求解-中國經濟安全論壇報告》

《2010-中國金融安全現實與求解-中國經濟安全論壇報告》

金融安全是經濟安全最重要的屏障。隨著後危機時代的到來,為了探求構建我國金融安全體系的策略,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中國經濟安全論壇(2010)”的主題定為“經濟發展轉型期的中國金融安全”。《中國金融安全現實與求解》是該學術論壇的理論成果,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負責組織編寫。我欣然為《中國金融安全現實與求解》作序,希望《中國金融安全現實與求解》的出版能夠呼籲更多的學者關注中國的經濟安全,為中國的經濟安全獻計獻策。

基本信息

目錄

經濟發展轉型期的中國金融安全
大國經濟的可持續性與大國金融模式——美日經驗與中國模式之選擇
關注和防範大國經濟、金融互動帶來的風險
維護中國金融安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金融轉型的內在邏輯與現實需求
貨幣政策與中國金融安全
人民幣匯率戰略與中國金融安全——兼評施壓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謬誤
認識國際金融安全本質,實現資本賬戶無風險開放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體制機制風險遠大於債務風險
後危機時期中國潛在通貨膨脹壓力與金融安全
公眾預期與政策引導的時間一致性問題——基於2007~2010年間利率政策效應的實證研究
資產價格、匯率與最優貨幣政策——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建立人民幣區——發展外貿和規避人民幣升值壓力的一種選擇
後金融危機對我國外匯儲備戰略的影響研究
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主要特徵、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國的國際收支失衡:基於收入分配的新視角
把維護金融安全建立在正確認識危機的基礎上
中國金融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
從金融安全網角度看此次國際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管理框架的構建
虛擬貨幣的理論框架及引發的金融安全思考
區域金融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測度與實證研究
國有上市銀行效率的實證分析
投資者、債權人法律保護與國家金融安全
美國的經濟霸權主義與中國金融安全
美元霸權和信用評級的國際壟斷是支撐美國霸權的兩大超級戰略性武器
“央行獨立”理論與實踐透析
美元霸權是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本原因
國外金融安全戰略:借鑑與啟示
基於M-F長期債務模型的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分析
壓力測試與金融穩定性評估:基於歐美銀行業的實踐
金融危機背景下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金融安全戰略:借鑑與啟示
資本流入急停的風險與防範:全球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經濟安全論壇(2010):經濟發展轉型期的中國金融安全”學術研討會綜述

精彩書摘

通過系統深入地分析可以發現,金融功能經歷了簡單的融通資金到創造信用再到轉移風險、孵化財富的升級過程。金融功能的升級推動了金融結構的深刻變革①。必須明確的是,在市場主導型現代金融體系中,資本市場是居核心或基礎的地位,是現代金融體系的心臟。從歷史演進角度看,資本市場經歷了一個從金融體系“外圍”到金融體系“核心”的演進過程,從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到國民經濟的“發動機”的演進過程。
推動資本市場從“外圍”到“核心”的演進,其原動力不在於資本市場所具有的增量融資功能,而在於其所具有的存量資產的交易和配置功能。因為,就增量融資功能來說,銀行體系的作用要遠遠大於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在增量融資上沒有任何優勢而言。但是,就存量資產的交易和配置而言,資本市場則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經濟活動中資源配置的重心和難點顯然不在增量資源配置,而在於存量資源配置。這就是為什麼說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的根本原因。
資本市場不僅具有最佳化存量資源配置的功能,而且還具有使風險流動的功能。銀行體系中風險存在的形式是“累積”或“沉澱”,資本市場風險存在的形式則是“流動”,通過流動機制配置風險、分散風險,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資本市場所特有的風險流動性特徵客觀上會提高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的彈性。而傳統商業銀行具有的“累積風險”、“沉澱風險”的特徵,使銀行體系貌似穩定、實則脆弱。日本的教訓表明,不具備風險分散功能的金融體系,無法化解實體經濟的風險,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延長經濟的衰退期。所以,發達而健全的資本市場帶給社會的不是風險,而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機制。
資本市場不僅為社會帶來了一種風險分散機制,而且更為金融體系創造了一種財富成長模式,或者準確地說,為金融資產(w)與經濟成長(g)之間建立了一個市場化的函式關係,即w=f(g),從而使人們可以自主而公平的享受經濟成長的財富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