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當老闆》

《20幾歲當老闆》

《20幾歲當老闆》是編者為廣大年輕讀者精心奉上的創業行動指南,也為讀者能夠走好人生之路而準備的方向指南。《20幾歲當老闆》收集了大量經典的、可操作性強的創業故事,從多角度闡述了80後創業的快樂經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如果年輕的你想在今後有所作為,不妨駐足翻閱《20幾歲當老闆》,書中自然會給你指明今後的人生方向。

目錄

第一章20幾歲,做好實現夢想的準備第二章20幾歲,靠自己就成功第三章20幾歲,成為有人脈的人第四章從窮忙到富閒的翻身術第五章如何積累你的創業資金第六章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行業第七章20幾歲,要有當老闆的心態第八章20幾歲,當老闆必備的幾種素質第九章20幾歲,掌握必要的理財觀念和健康常識

前言

1965年。一位二十多歲的韓國學生到英國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些領域的學術權威人士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作為心理學系的學生,這位韓國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得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您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您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繫。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地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其實,成功並不像你想像得那么難。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對於20幾歲的年輕人,只要你能跨出那一步,你就取得了成功的機會。相信自己,跨一步就成功。“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找到你的“天才點”。而且加以發揮,就一定能成功。那么,年輕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天才點”呢?其實很簡單,樹立起你的人生目標。美國著名的史丹福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針對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30年的跟蹤研究結果,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的人,30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30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的不可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其中占60%的模糊目標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剩下27%的是那些30年來都沒有目標的人群,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世界。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的人是不幸的,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和羅盤的船,無法掌控和改變自己的命運。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如今20幾歲的年輕人,正處於人生困惑期,困惑多半來源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因為剛畢業,從單純無憂的學校步入複雜的社會,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順利,總是讓人無助又無奈。在20歲以前,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際遇都是基本相似的:在父母的安排下,懵懵懂懂地進人國小、中學學習,然後順利考到大學或其他職業學校。然而,當大學畢業不得不步入社會時,我們才會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因為離開了學校和父母,很多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去決定、爭取。或許在你的同事、客戶、朋友中,有的人有房有車,過得舒服又體面;有的人工作多年,卻一直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過得艱難又狼狽;有的人邊玩也能邊掙錢;有的人卻為了生存艱難地掙扎著……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差距,並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由每個人的選擇決定的,關鍵在於:1.你是否想過自己期望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2.在你的心裡是否有一種你所追求的理想生活;3.你是否想過要為達到這種理想生活而努力奮鬥。有目標,加上能力,再有那么一點闖勁,誰都能過得舒服又體面!王強大學畢業時,經人介紹,到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做行政。工作內容很簡單,不外乎是端茶送水、接電話之類的接待工作。當然,那時的工資水平也比較低。剛開始王強對自己的工作還算滿意。打開電腦就可以網上衝浪,老闆在的時候,裝模作樣地列印點資料,或是收拾一下辦公桌;老闆不在的時候,則是另一番天地。過一天,算一天,從來沒有想過今後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儘管王強那時也羨慕過那些“級別”比他高的人,但他知道,他還沒資格跟他們比,因為他不過是個普通大學生,而且沒背景、沒經驗、沒能力,關鍵是還沒這個野心。日子就這樣平淡如水地過去了兩年。某天,同學聚會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深深地傷害了王強,準確地說,應該是深深地喚醒了他。這個同學叫鍾岩,大學時跟王強是室友,原本各科成績都不如王強,王強記得自己還替他補考過一次英語呢。沒想到在王強蹉跎歲月的時候,鍾岩已經是同學之中的富翁了。畢業不到兩年的鐘岩,已經在上海買了房(交了首付,每月還房貸),成了有房一族。而在當時,王強從來沒有想過買房是個什麼概念。在王強看來,買房,應該是工作多年,有一定積累的“成年人”幹的事,而王強還不過是個20幾歲的“毛孩子”。鍾岩給大伙兒講他的“狗屎運”是怎樣踩到的:“你們知道嗎?開始他們是讓我做‘行政’,不過是接電話,做記錄,發通知……就是個閒差!”鍾岩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雖然工資也不低,但我覺得太沒意思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去做銷售呢!即使沒賣出房子,沒有提成,好歹也能增長經驗,給自己多找點‘發達’的機會,總比每天窩在辦公室混日子強!現在看來,幸虧當時沒做‘行政’,太沒前途了!”鍾岩為自己當時的抉擇感到自豪,可王強感覺鍾岩在說他。當時的王強不正是腦袋不想事,清閒一天算一天嗎?王強突然覺得慚愧,同時也感覺到內心的不平衡。儘管在學校的時候,王強的成績遠比鍾岩優秀,可現在卻遠遠地落後於他了。那時,王強才真正明白,原來,人生的起步階段並不在校園,而在於走進社會之後。那次同學聚會後,王強辭了職,準備開始自己創業,並且開始認真而嚴肅地思考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雖然創業階段非常艱苦,但王強覺得自己有信心去面對。甘於平庸的人很少去思考自己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如何才能獲得理想中的生活,他們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們把自己的平庸和懶惰歸於宿命。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從骨子裡就深信自己不會拿著微薄的收入過著平凡的一生。他們從不安於現狀,有著強烈的拼搏意識,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這也就為他們先於別人成功爭取了更多的準備時間。現在很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與王強當初的想法一樣,收人微薄,雖然羨慕別人的高薪,卻對自己的能力和理想不以為意。“他們真是了不起!”“我哪能跟你比?”值得提醒年輕人的是,沒有人天生就能過好日子。羨慕別人而放棄自己,往往是許多失敗人生的開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