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人生》
本書收錄了其至今為目的104篇短文,圍繞著讀書學習,工作方法和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的談論了自己的感悟和見解,讀後會對涉世不深的年青人有所教益,對經驗豐富的中老年人產生共鳴。
基本信息
- 名稱:《點擊人生》
- 作者:翁禮華 著
- 類別:圖書 > 勵志與成功 > 個人形象
- 價格:46.00
- 語種:中文
- ISBN:9787505867246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頁數:307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08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作者簡介
翁禮華,1945年生,1962年入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西溪校區)化學系,1967年畢業,當過技術員、工程師、廠長、研究所長,1979年被評為“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批省勞模。80年代從政後歷任奉化、鄞縣縣長,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浙江省財政廳廳長兼省地方稅務局局長及省國資辦主任。2003年翁禮華從財政廳卸任後,改任浙江省政府經濟建設諮詢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中國財稅博物館館長,浙江大學特聘教授、財經文史研究中心主任。20年的從政生涯,紅紅火火,睿智通達的他,認為做官只是一個過程,是發揮自身價值的一個平台。從1993年開始,他不僅把浙江財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堅持全省財政改革“以人為本”、“四兩撥千斤”、“省管縣”、“地稅與財稅合署辦公”、“讓公共財政覆蓋農村”、實行“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轉移支付制度,而且獨闢蹊徑,以經濟視角面對歷史,寫出了大氣磅礴的系列財稅文化散文,成為令人矚目的專家型、學者型官員。歷任財政部部長和國稅總局局長對他讚賞有加,劉仲藜說他的書“融歷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項懷誠稱讚他“對財稅史典籍涉獵甚廣,研究有素,說起來旁徵博引,頭頭是道”,金人慶說“現在能寫財經雜文數他第一,……不搞財經的人願意看,搞財經的更願意讀”。著名作家黃亞洲說他是一眼“深井”,作品深刻,視角獨特,在短短的幾年裡寫出幾百萬字,令專業作家望塵莫及。省作協多次為他的作品舉辦專題研討會,2000年中國作協吸納他為會員,翁禮華被稱為“中國財稅散文第一人”。中國財稅歷史源遠流長,浩瀚龐雜,當他把財稅思想演繹成一部部著作後,他覺得還不夠厚重,於是,在其倡議並努力下,位於杭州吳山的中國財稅博物館誕生了。站在博物館學術樓的陽台上,面對湖山、斜陽,他常常感懷:人生如白駒過隙,唯有文化是永恆的。
目錄
第一章 品味人生1.拆解人生終極目標/0012.“人”字與人性(共性篇)/0033.“人”字與人性(差異篇)/0084.人生“一二三四五”/0125.人生有無之變/0146.人生遠近之變/0157.追求過程/0188.“是”人,還是“做”人/0209.解讀女性/02310.解讀老年/02511.潛能無限/02712.有思想的動物/03013.最危險的動物/03314.佛國春曉/03515.羈縻/04216.古鎮人生/04817.尋歸人生韻味/05218.轉折的艱難/05519.隨時隨地準備死千方百計爭取活/05620.在享受中變傻/05821.相互依存比競爭更重要/05922.人生進步的動力/06223.快樂不能一步到位/06324.愛是快樂的源泉/065第二章 探究幸福1.幸福三思/0672.人生的美好/0693.智慧型開啟福門/0724.成功是一種感受/0745.最美是想像/0756.平淡是真/0767.出世之心/0788.讓心理更年輕/0799.欲望的尺度/08110.受罪與享福/08411.性格決定命運/08512.命運與心態/08713.實難圓滿/09014.自我超越/09315.胸懷的力量/09516.信仰的力量/09817.平衡比運動更重要/09918.人種·皮膚·憂鬱/10119.來自食物的差異/10420.“七不”延年/106第三章 洞明世事1.人與言/1112.心虛與虛心/1133.有用與無用/1144.謀事與成事/1165.鋪墊與完美/1186.可能與可行/1197.身子與椅子/1218.青蟹與草繩/1229.人走與茶涼/12310.飲茶隨想/12511.放棄也是效益/12712.次最佳化與最大化/12913.甘於寂寞/13114.“學壞一陣子”/13515.調節有度/13616.有得必有失/13817.別讓自己迷失在細節中/14118.學會簡單/14219.最後的禮物/14420.智慧比聰明更重要/145第四章 穎悟歷史1.從歷史中開悟/1472.五世而斬/1503.德昭千古/1524.得益誠信/1565.用人之道/1586.瓦當庇椽/1597.才華與際遇/1618.要有機會/1639.揚長避短/16610.退半步海闊天空/16611.厚葬之禍/16712.小人物做大事/16913.如意與不求人/17114.財神爺/17215.錢的來歷/17416.修理什麼/17617.《岳陽樓記》與公款吃喝/17818.與民休息任發展/17919.寬猛相濟/18320.保存古物便是財富/187第五章 駕馭知識1.讀書明理/1892.學習的思索/1973.反思思維/2004.啟迪心智/2025.兩種教育/2036.使人聰明的學問/2047.覺悟與制度/2108.可怕的集體無理性/2119.超越知識的力量/21210.管人管事管協調/21311.有德有才有表率/21712.兩種經濟學/22413.理財十要/22714.經營十識/23115.管理九別/23416.人才三用/23517.“棧道”功夫/23618.迂迴而成/23719.效益選擇體制/23920.綜合就是創造,滲透就是突破/242附錄一 立身莫被浮名累涉世應乾本色事/245附錄二 翁禮華:中國財政文化的大寫者/266附錄三 新人本主義實踐、第三種經濟學、大寫一個“政”字/273附錄四 行走的心靈/295
前言
作者作為我相知多年的熟人,是一個學理科,乾工科,再從政,由縣長到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轉任浙江省財政廳廳長兼省地稅局局長的20世紀60年代大學畢業生。由於作者平時愛好讀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實踐和注意積累,10多年來逐漸成為財稅專家,作為中國作協會員,他還融會貫通地把枯燥的財稅知識用文學的筆觸寫出來,使之既有知識性和實用性,又有趣味性和可讀性。作品不僅那些不搞財稅工作的人願意看,搞財稅工作的人更願意讀,而且讀而有用,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筆耕不輟的作者平時竭力擺脫應酬,見縫插針擠出時間寫作,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國歷代賦稅和當前稅制改革》、《財政·賦稅·官吏·俸祿——中國歷史漫談》、《五十知天命——財稅改革隨筆》、《以經濟視角面對歷史》(上、下冊)、《禮華財經歷史散文》、《長河東去》、《古今中外話財政》、《千里河西》、《通靈之鴿》、《西出陽關》等11部,近400萬字,在業餘作家中著作如此之豐實為罕見。最近,作者應經濟科學出版社邀約,撰寫了《點擊人生》一書,全書有短文50餘篇,10餘萬字,圍繞著讀書學習、工作方法和為人處事等諸多方面談論了自己的感悟和見解。由於文字洗鍊,見解精闢,又多屬一生之中的經驗之談,我以為涉世不深的年輕人讀後會有所教益,經驗豐富的中老年人讀後則會產生共鳴,迷茫者讀後更會豁然開朗,因此,我為之作序,鄭重地把它推薦給讀者。劉仲藜二00三年八月
精彩書摘
在英國曾發生過這樣的故事,一位英籍東方血統的大學生在一家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所長見此人業務水平不錯,便動員他報名參加當年的全國註冊會計師職稱考試,此人只怕公開去報名萬一考不進被人恥笑,便推說今年做準備爭取明年去考。而實際上他卻十削肖地去報了名,結果發榜時竟然一舉高中,這時激動萬分的他興奮地到所長處報喜,所長不但不表示祝賀,反而告訴他不能接受他來所就業的要求,因為他太做作了,作為全國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接受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聽完這個故事的中國會計界訪英代表團團員都對這位大學生深表同情,因為在中國這樣謙遜又不事張揚的人屬於善於做人的人,唯有大力表揚才對,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其實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來自於東西方不同文化的差異。文化是人類歷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人類創造了文化,也就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創造了一個文化的世界。西方文化源於希臘文明,由於古代希臘人生活在地中海之濱的多山地區,居民大多以捕漁和狩獵為生,個人的技能和奮鬥精神在征服自然的謀生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使人們產生了極強的個體意識。他們普遍認為先有個體,後有群體,群體是由一個個單獨的個體組成,沒有這些單獨的個體就沒有群體。因此,只有每個人個體都自由發展了,群體才會發展;只有每個個體的利益都滿足了,群體利益才會有可靠的保障,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各人都把自己的門前雪掃乾淨了,也就不會有他人的瓦上霜勞駕你去操心了。既然西方文化把人首先看成是人格獨立的個體,那么群體就不是天然存在,而是人為地組織,即通過契約將諸多的個人組織起來才成為群體的。這種契約既有商業契約、婚姻契約,也有上升到全民契約的法律。在契約面前任何個人都有權利,也都承擔相應的義務,諸如夫妻關係、鄰里關係、租賃關係、上下級關係,甚至基督教里人與神的關係也是這種享有平等權利的契約關係,其中人與神的關係就叫做《新約》與《舊約》,是所有信教者必讀之書。在中國,由於文明源於黃河流域的農耕文化,從上游到下游的水利灌溉,既需要處理上下之間的自流灌溉關係,也要處理同一平面之間水量的分配關係,為此在商周時代政府就把農民組織起來耕種井田。其辦法是8戶成一井,並開溝引水,當中一塊土地為公田由8戶人家聯合耕種,收穫後歸公家作為稅收上交;周邊每塊同樣面積的土地為私田,分別由各家各戶自行耕種。每塊地的面積在商代為70畝,周代為100畝,這種平均主義的集體耕作方式及其上下游水量分配的權威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團隊精神的群體意識和崇拜權力的僕從習慣。因此中國文化認為,先有群體,後有個體,群體是天然形成,個體是群體的一員,一個人不能脫離群體而單獨生存。人,力大不如牛,行速不如馬,而牛馬為我所用;牙銳不如豹,爪利不如虎,而虎豹無奈我何。究其所以就在於人能“群”。眾口鑠金,眾志成城,一根筷子一折就斷,一把筷子卻擰不彎,所以只有群體存在,個體才能生存;只有群體發展了,個體才有出路。而群體又以遵守秩序、和順共處的家庭為單位,於是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社會家庭化的儒家學說,即國只是家的外延和放大,治國如治家,從而使“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尊尊親親”成了根深蒂固的道德規範。這種缺乏“自我”的人格組成中包含著很大的他人成分,強調“做”一個人而忽略“是”一個人。“做”一個人與“是”一個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觀念。在“個體意識”發達的基礎上產生的西方文化強調“是”一個人的人格獨立性,他們認為“是”人就要首先面對自己,使自己以本來的面目在世人面前展現,在世俗關係里保持人格的完整性與獨立性;而“做”人猶如演戲,是為了別人才去表演,“做”一個人的角色,意味著社會公眾對自己的看法比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強調“做”人是人格不獨立、不完整的表現,講究“面子”與“人品”,追求價值的取向注重的是外在的東西而不是內在的東西。所謂“面子”是擺給別人看的;所謂“人品”那也是給別人品的。如此“做”人,就要學會“察言觀色”,下級對上級不僅要看“眼色臉色”行事,還要學會揣摩意圖;對“有頭有臉”的人就需要給足“面子”,即使他錯了也不能使他丟面子;平時“做”人很在乎人家怎么說,懼怕自己的行動會“貽人口實”、“留為話柄”、“引人非議”,甚至怕在別人眼中“有點出格”、“太不像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