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清談》

《魏晉清談》

《魏晉清談》是一本關於“清談”的書籍,由唐翼明編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清談是有一套嚴密的規矩的,言詞非常之講究,不是一般的聊天,是很精美的言詞,講究辭藻的美麗,還要講究聲調的美麗。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魏晉清談魏晉清談

書名:《魏晉清談》
作者:唐翼明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2-11-01
定價:15.00元
ISBN:9787020039364

書籍介紹

《魏晉清談》是第一本關於“清談”的學術著作,它的出版讓唐翼明教授成為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文化的知名學者。“清談是一種高級的學術社交活動,不是瞎聊天。”唐翼明教授認為人們對魏晉的誤解非常嚴重,他的工作就是要讓人們重新認識魏晉。他認為魏晉時代可以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唐翼明談“清談”

 

重估魏晉時代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分裂的亂世,但是卻創造了繁榮的文化,而且是中國文明史上兩個重要的轉型期——一個是戰國時代,一個就是魏晉時代。極為有趣的就是這兩個時代剛好跟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兩個關鍵性的轉型期相當。
人類社會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後200年這800年間,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時期。這個變化的特點是當時世界上主要的幾大文明,同時產生了很多偉大的思想家,比方說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國有孔孟、老莊、墨子等等。要知道這800年在歷史上只是一瞬間,但幾乎同時產生這么多非常偉大的思想家,本身就是一個很奇怪現象,這個現象至今沒有人加以解釋。
有了這樣一次思想哲學的大解放,人類社會就從原始社會轉型到文明社會,因為開始有了人的價值觀、倫理觀等概念。這個時代被西方稱為軸心時代,此時正好是我們中國的戰國時代。而魏晉時代恰恰就像西方的文藝復興那樣,張揚理性的旗幟、張揚人文旗幟,是人的自我意識開始全面覺醒的時代。說的更具體一點,就是認識到人就是人生活的目的,人不是手段和工具。
對魏晉時代我們估價不足,今天有必要重新進行估價。

生活優越自我意識增強

魏晉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思想原因有二:第一是兩漢大一統的政權崩潰。漢朝的“獨尊儒術”實際上就是大一統的意識形態。到了漢末魏晉的時候,隨著兩漢政權的崩潰,統一的意識形態弱化。
第二是產生士族階級。此前,想生活好一點、要想出名一點的唯一出路,就是向皇家討飯吃,像皇權靠攏,向統一的中央政權靠攏。但是士族產生以後,這種狀態改變了。士族家庭只有一兩個人在外面做官,支撐著門面就好了,其他的人過著很優越的生活。因此魏晉那個時代才有人有條件意識到自我之可貴、生命之可貴、智慧之可貴、美之可貴、文學藝術之可貴。

獨立人格很難得

《世說新語》是最原始、最為全面的研究魏晉時期的第一手資料,記載了626個魏晉士族精英分子的故事。所以我們今天要了解魏晉的社會、魏晉的文化、魏晉的思想,尤其是魏晉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不可不讀這本書,這本書也是中國文學的一本源頭性的經典。
現在我說說《世說新語》裡面講到一個文人團體,叫竹林七賢。領袖人物是嵇康。因為他是中國第一本完整的養生理論書的作者。家世、外貌、文才,書法,音樂,樣樣不凡,這么一個人,他只活到39歲,被司馬氏殺了。他臨死之前,神態自若,讓他哥哥把琴帶來,彈了一曲廣陵散。所以我們今天有個詞叫“廣陵散絕”。
此人氣度不可想像,司馬昭要殺他,當時有幾千個太學生跪在宮門口為他求情。我們今天大概找不到一個文化人有這么高的聲望。但為什麼被殺,只因他聲望太高。
嵇康有位朋友山濤,也是竹林七賢之一,有一次向司馬氏推薦嵇康當官。嵇康給山濤寫了一封信。現在我們讀這封信,覺得很滑稽—嵇康不做官的理由很怪異,他說他常常十天半個月不洗澡,身上長滿了虱子,不適合做官。為什麼講這些可笑的理由,其實一句話,那就是他不願意做司馬氏的官,所以故意以嘻笑怒罵的態度的寫這封信,這一封信不是寫給山濤的,根本是寫給司馬氏,這就是一種對獨立人格的追求。“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這就是嵇康的性格。知識分子要堅持獨立人格,說說容易,做起來很難,嵇康做到了。
竹林七賢另一位領軍人物是阮籍,他非常討厭司馬氏所標榜的儒家名教。他不受禮教約束,他蔑視世俗成規:我就要活得帥氣,按我的意思活,我是天地、自然的一分子,不守你定下的規矩,你說不行的,我偏要對著幹。這是對精神自由的一種追求。
禮教規定叔嫂見面不能說話,男女授受不親。嫂子跟小叔子之間,不打招呼不問候。尤其不能問,嫂子昨天晚上睡的怎么樣?可阮籍這個人就不管。嫂子要回娘家,他站在大門口,跟嫂子談半天,故意做給周圍的人看。你說男女授受不親,隔壁有一個賣酒的小丫頭長的很漂亮,他就長期去那裡買酒。後來這個少女死掉,他跟人家無親無故,卻跑到少女墳墓上痛哭一常這就是阮籍!有人曾經問過阮籍這個事情,他說過一句話名言:“禮豈為我們這些人設?”
 

清談不是空談

很多人對魏晉時代有誤解,認為魏晉的知識分子喜歡清談。今天有人以為清談就是喝酒、喝茶亂聊天。其實清談是一種高級的學術社交,是當時士族階級最有教養、最有才華的頂尖知識分子中進行的一種學術活動。最恰當的比方,也就是法國17、18世紀的文藝沙龍。
清談是有一套嚴密的規矩的,言詞非常之講究,不是一般的聊天,是很精美的言詞,講究辭藻的美麗,還要講究聲調的美麗。而且人在清談的時候還要講究風度之美,還要有道具,通常是三種形式:一種是由一個人主講,這個人通常是大師級人物。第二種方式也是最多方式,是兩個人論辯。旁邊有欣賞聆聽的觀眾,兩個人辯論的時候,一方先提出自己的觀點,另一方反駁,精彩的辯駁會持續幾十回合。第三種是幾個人共同討論。我在美國十年,看到西方的學術活動也不外乎這三種方式,而我們一千年前就有了。
魏晉時代的這些思想,我覺得是一種很前衛的思想,也可以說是很超前的意識。可惜那一代思想沒有得到發揚,唐宋明清以後,反而萎縮。如果當時這個東西就能夠發展下去,那跟西方文藝復興時代沒有兩樣,西方人提倡的東西,魏晉人已經有了。魏晉人是典型的理性主義,魏晉的清談、魏晉的玄學是典型的思辨,而且魏晉的科學很發達,文藝、文學都很發達,是典型的理性主義。文藝復興倡導人文主義,以人為本,魏晉建立的思想就是這樣的。這些魏晉的思想沒有發展下去,但我們今天應該繼承下來。

有關玄學的研究著作

玄學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