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騰越殤魂》,以62歲的騰衝縣長張問德在抗戰期間的重要活動為主線,再現了這位淪陷區最有骨氣縣長的風采與風範,展示了全民抗戰的悲壯與慘烈。影片同時也從側面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精神奴役、物質引誘,鞭撻了漢奸走狗賣國求榮的卑垢靈魂。《騰越殤魂》中的靈魂人物張問德由成功演出了獨角戲《我愛抬槓》、舞台劇《託兒》等的演員秦焰出演,導演為來自雲南的青年導演李偉。
劇情概述
1942年4月,中國入緬遠征軍全線潰敗,日軍占領緬甸。5月3日,日軍撞開了中國西南大門,占領邊境重鎮畹町,以閃電之勢,相繼占領芒市、龍陵。5月7日至9日,騰龍邊區行政監督龍繩武(省主席龍雲之子)、騰衝縣縣長邱天培、六十六軍二十八師師長劉伯龍等望風而逃。5月10日,日軍未費一槍一彈進入騰衝縣。騰衝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商旅沿著古西南絲綢之路跨越崇山峻岭,從這裡走向東南亞、南亞,走向世界。
在這塊歷史悠久、山川秀麗的土地上,獨特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數千年來的商貿、文化交流,不僅使騰衝成為西南第一通商口岸翡翠聚散中心,成為雲南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成為雲南第一僑鄉,也使騰衝以“文獻名幫”著稱於世,成為一座蠻聲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
但從1942年5月10日至1944年10月間,騰衝淪陷於日寇的鐵蹄之下。62歲的張問德臨危受命,出任騰衝縣長,拉起游擊隊、組織民眾、密切配合遠征軍,從游擊到反攻,發動全民抗戰,終於迎來了騰衝抗戰的最後勝利。對於這份名為“關心”,實則誘降的來函,張問德義正辭嚴,寫下了這篇廣為傳誦的《答田島書》:(實際上真正的《答田島書》,他已經寄給田島(日寇駐騰衝行政班本部長) 。
這份大義凜然的書信寄出後,為全國各大報紙刊載報導,引起很大轟動,張問德因此名震一時。國民政府軍政部長陳誠後來代表蔣介石召見張問德,稱他為“全國淪陷區500個縣縣長的人傑楷模,不愧為富有正氣的讀書人”。蔣介石則親筆題贈“有氣節之讀書人也”匾額。
張問德的答田島書,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大國風範,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他的感人事跡,至今仍在民間傳頌。
本劇根據張問德的抗戰重要活動為主線,再現了這位民族英雄的形象,展示了全民抗戰的悲壯與慘烈。同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精神奴役、物質引誘、燒殺搶掠的罪惡行徑,鞭韃了漢奸走狗賣國求榮的卑垢靈魂。張問德的英雄形象,無疑對今天的廣大人民民眾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光輝榜樣。
主演簡介
秦焰中國鐵路文工團話劇團二級演員,主要話劇作品:奧塞羅;日出;紅岩;尋夢;父親的車站;整理過去;紅色的天空;他和他的兩個老婆;我愛抬槓;託兒;波音·波音主要獎項:曾獲第二屆中國話劇振興獎、榮獲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
影片看點
西南邊境戰場過去一直屬於被國內抗日題材影視劇所忽視的角落,然而它那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獨特的邊緣性地位卻令其成為滋生另類戰爭故事的天然土壤。當抗戰片選材屢屢重複到了無新意的時候,影片《騰越殤魂》和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把目光投向了中緬邊境這塊鮮有人了解的神秘戰場。雖然是同類題材,但電影《騰越殤魂》與電視劇《團長》的視角完全不同,《騰越殤魂》更注重解密史實,影片帶有紀錄片的還原風格。而且影片更加注重個人英雄的塑造。
幕後花絮
《騰越殤魂》旨在真實地講述抗日縣長張問德的感人故事。在這部影片中,戰爭場面雖然必不可少,但這僅僅是影片的背景,絕對不是影片的內容。“這部影片更多的是突出人物本身,包括戰爭場面在內的場景都是為人物服務,因此不會刻意追求宏大的戰爭場面”,李偉表示,影片著重從正面刻畫張問德,從側面表現戰爭。談到當下同類題材的影片,李偉表示,他從未考慮過要和同類影片進行比較,他所要做的就是懷著感動,注入自己的情感去拍好這部電影,向人們講述張問德的故事,客觀地呈現那段歷史。此外,他特彆強調,這部影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男人戲。
在李偉對這部影片的劇本進行改編時,得到了張問德之子張星軺的支持,而且在拍攝的過程中,張星軺將會全程為這部電影把脈。張星軺還把根據父親張問德的手稿整理而成的《偏安騰北抗戰錄》提供給李偉,作為改編劇本的素材。為了更好地完成影片劇本的改編,李偉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張問德這個人物和那段歷史當中,他以張問德的口吻創作了幾封家書,連張問德的兒子張星軺都為之感動,直言很真實、很精煉。儘管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是李偉表示,年代會有差距,情感卻不會有差距,對於那個年代以及像張問德那樣的英雄人物,他始終心存敬愛之情。
影片的靈魂人物張問德已確定由實力演員秦焰出演。秦焰曾經成功演出了獨角戲《我愛抬槓》、陳佩斯舞台劇《託兒》等,並且在《一生為奴》等多部影視劇中有過出色的表現。李偉稱,之所以選秦焰出演張問德,是因為在此前的合作中,他發現秦焰是一個有耐心而又敬業的演員,而且具備和張問德相似的氣質,“都是性情剛烈的文人形象”。
歷史背景
1942年,中國大地正深陷於抗日戰爭的苦難之中,各地軍民的反抗鬥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中國雲南由於它特殊的地緣關係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重要戰場,它離海不遠,可以借道出國、借船出海。向東,可以通過越南進入北部灣,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緬甸、泰國、印度,藉助孟加拉灣到印度洋。
於是,滇緬公路、滇越鐵路,60年前從紅土高原延伸出了這樣一條條抗戰生命線,它們構築了高原新的脊樑。中國軍民如何前仆後繼地浴血奮戰、消滅日寇,保衛抗戰生命線的真實歷史故事,便成為了《騰越殤魂》的故事背景和立意所在。
主角介紹
張問德(公元1881年一1957年),字崇仁,雲南騰衝城人。1942年夏,日軍鐵蹄近騰,城中軍政官吏聞風喪膽,棄城而逃,遂使邊地名城不戰而陷敵手。時張問德已年過花甲,臨危受命出任“縣已不縣”的騰衝縣長,不顧一切地投入保家衛國的艱苦征程,在界頭、曲石一帶組建起了戰時縣政府和騰西北抗日前方根據地,“抗日縣長”之名不脛而走。
1943年8月31日,日軍侵騰行政班本部長田島致函張問德,企圖軟化誘降。張問德怒火中燒,寫下了當世名檄—《答田島書》,痛斥日寇戰爭罪行並表達騰衝人民抗戰決心。此文怒血沸於中而婉辭流於外,至今仍被視為當代之“正氣篇”盛傳不衰。張問德的《答田島書》,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大國風度,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他被陳誠譽為“全國淪陷區五百多個縣縣長之人傑楷模”,被蔣介石譽為“富有正氣的讀書人”。他的名字,被收入《大陸名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