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是由扎克·海爾姆導演,娜塔麗·波特曼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於2005年上映。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導演:
扎克·海爾姆Zach Helm

編劇:
扎克·海爾姆Zach Helm .....(written by)

主演:
娜塔麗·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Molly Mahoney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Mr. Edward Magorium

影片類型:
奇幻 / 喜劇 / 劇情 / 家庭
片長:
台灣:93分鐘
國家/地區:
美國

劇情介紹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相信小時候的你,除了一直夢想著能有一幢屬於自己的糖果屋外,剩餘的期盼應該都用在了玩具店裡……這裡就有一家神奇的玩具商店,裡面那些近似於瘋狂的夢幻玩具,你可能只有在夢中才擁有過它們。

玩具商店的店主是靠製作玩具起家的匠人馬格瑞姆先生,他宣稱自己已經有243歲了,而這家商店也快有200年的歷史了。最牛的是,馬格瑞姆先生甚至暗示,正是在他的啟發下,愛迪生才發明了電燈……雖然他話里的可信程度有待懷疑,但馬格瑞姆先生確實掌管了一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店鋪,也許是沾染了店主的靈氣,玩具店也擁有了智慧型與生命,不但能夠思考,還可以自己整理與擺放玩具。

除了馬格瑞姆先生,店裡的其他成員就比較正常了,22歲的莫莉·馬奧尼是玩具店的經理,她曾經是一個天才鋼琴演奏家,最拿手的曲目就是“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卻在創作自己的協奏曲時碰到了瓶頸,所以她讓自己置身於玩具店的管理中,絕口不再提鋼琴。另外還有一個9歲的小朋友埃里克·愛珀鮑姆,小埃里克太內向了,一直交不到什麼朋友,惟一的愛好就是駐足在玩具店,或收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帽子,所以馬格瑞姆先生自然而然地將埃里克收為店裡的“童工”。

玩具店中的快樂與祥和很快就消失不見了,因為馬格瑞姆先生髮現他終於穿壞了自己的最後一雙鞋,他將這個看成了一個預警--壽命即將走到盡頭的凶兆,於是馬格瑞姆先生決定著手處理後事和玩具店的歸屬問題。

自從馬格瑞姆先生宣布自己即將離開後,莫莉就一直顯得悶悶不樂的,因為她不相信自己能夠管理玩具店。這時,馬格瑞姆先生找來了會計師亨利·韋斯頓為店做評估,然後進行結算和財產清單……一向嚴謹的亨利接受這份工作之後才發現,他面對的竟然是100多年未曾動過的文書與收據。更大的危機隨後而至,玩具店因為馬格瑞姆先生的離開,變得越來越陰沉、潮濕,本來明亮的玩具店現在看起來就像是陰森恐怖的鬼屋,莫莉發現,再照著這樣發展下去,玩具店只能關門大吉了。

那么……馬格瑞姆先生真的離開了嗎?埃里克會失去這個惟一讓他感覺像家一樣溫暖的地方嗎?莫莉能完成一直困擾著她的協奏曲嗎?崇尚現實主義的亨利又要如何面對這些突然而至的魔法呢?他們每一個人,都會在玩具店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影片評價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這裡所講述的故事,既不會讓人感到興奮,也缺乏原創性,不過,你是不會拒絕這樣一部充滿了童真的影片的。

——《紐約郵報》

馬格瑞姆先生是一個非比尋常的角色,可惜的是,他卻出現在一個如此平庸的故事中。

—— 《新聞日報》

影片的魅力有限,可能只會迎合一小部分觀眾的喜好。

——《猶他新聞》

如果你想要追求絕對的快樂和享受,建議你不妨去看看這部影片。

——《廁所雜誌》

影片算得上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教訓,對於一位導演來說,奇思怪想不可或缺,但如果你非要將這些怪念頭強加給觀眾,只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西北使者》

幕後製作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馬格瑞姆的玩具店》
【似曾相識】

影片的故事立意也許會讓你回憶起那個由幻想大師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所創造的異想世界--《查理和朱古力工廠》,一部於2005年被蒂姆·波頓和約翰尼·德普共同搬上大銀幕的純粹家庭科幻劇,你甚至會在觀影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恍惚感,貌似朱古力工廠的擁有者威利·旺達突然搖身一變,把頭髮染成了白色,化身為一家歷史悠久的玩具商店的老闆……當然,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馬格瑞姆的玩具店》絕非是對《查理和朱古力工廠》簡單而拙劣的模仿,也並沒有向波頓諂媚的意思,因為比較起來,那部由羅爾德·達爾創作、波頓執導的電影改編版本實在是太優秀了,完全沒辦法相提並論。兩部影片之所以會不可避免地被拿出來比較,原因則出在《馬格瑞姆的玩具店》的編劇兼導演扎克·海爾姆的身上,因為他在寫劇本的時候明顯地借鑑了達爾獨創的尖刻語調,只是在表現形式上要更加溫和、柔軟一些,就好像充滿了奇幻色彩的玩具店本身,在盡一切可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說到這裡,也許很多人的腦袋裡都畫了一個問號:扎克·海爾姆到底是何許人也?一直以來,海爾姆都被文學界看成了前途難以估量的天才年輕作家,然而通觀他的兩部電影作品,之前做編劇的《筆下求生》和現在又編又導的《馬格瑞姆的玩具店》,我們卻只能遺憾地發現裡面模仿的痕跡實在是太過明顯了,絲毫看不出任何文字上的天賦。就拿傑森·貝特曼扮演的會計師亨利·韋斯頓舉例說明,眼角眉梢都是威爾·法瑞爾在《筆下求生》中的影子,更別提《馬格瑞姆的玩具店》與《查理和朱古力工廠》之間若有似無的相似之處、以及評論界曾將《筆下求生》批評成降了一個檔次的“查理·考夫曼製造”。

當然,不能因為這些“致命的巧合”就將扎克·海爾姆一味地否定到底,至少,他將故事中的玩具店設定成了一個生命體這一點,還是非常有獨創性和挑戰性的。可惜的是,海爾姆未能好好地掌握、開發這一“優勢”,只是在裡面擺放了一大堆死氣沉沉的物什,然後讓它們繞著屋子飛,想透過這種簡單到有點白痴的方式來表現玩具店的神奇之處,頗有糊弄小孩的嫌疑,給人的整體感覺是缺少活力和表現力。

【一切為了孩子】

《馬格瑞姆的玩具店》讓人覺得如此“小兒科”,可能也和扎克·海爾姆在創作這個故事時定位的觀眾群體有關係。這是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從頭到尾,海爾姆似乎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拿捏著尺度,致力於讓玩具店中的每一件物品擁有趣味性的同時,又不會嚇壞小孩子,引起爭議。如此做法難免會限制海爾姆想要一探魔法世界的黑色邊緣的野心,雖然影片中包含了一些暴力元素、粗俗的廁所喜劇、以及簡短的毒品指代物,卻仍然可以歸檔為包容性最大的G的級別中,這與導演大打擦邊球脫不了干係。可是這種做法也讓《馬格瑞姆的玩具店》給人一種“兒童讀物”的感覺,雖然裡面出現了一些挑戰父母親的承受底限的出格玩具,卻處處顯示出了海爾姆的決心:一切向孩子看齊。

怪也只能怪扎克·海爾姆在製作影片時太過拘謹了,至少他不應該一開始就把目光單一地對準在半大的孩子身上,應該放開手腳,讓整個故事更加黑暗、更加恐怖、更加古怪一些,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影片到處充斥著那些過於符合邏輯的魔幻想像,讓一個本來看起來很真實的世界變得瘋狂幼稚,沒有挑戰智商的內容,當然沒辦法勾起成年人的觀看欲望。

確實,《馬格瑞姆的玩具店》就是這樣一部不會浪費你丁點腦細胞的作品,沒什麼值得思考的地方,也沒有需要解釋的秘密。由於整部影片都是由N多的奇幻之術拼湊起來的,所以導致星光灼灼的演員表根本就沒有發揮什麼實質的作用,當你看到達斯汀·霍夫曼口齒不清的胡言亂語時,真的只有搖頭嘆息的份,雖然能看得出他在盡力向約翰尼·德普版本的朱古力工廠主人的方向靠攏,可是始終不得要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霍夫曼在電影工業中無人能及的表演地位,也許是他太急於證明自己了,卻適得其反--霍夫曼飾演的馬格瑞姆先生,幾乎就是他將《杜絲先生》《雨人》中的兩個角色揉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雖然你可能會對馬格瑞姆先生的離世略感不適,但還沒到難以接受的程度,而且他離開的方式,不但超出了預期,還升華了整部影片的主題。另外,你從娜塔麗·波特曼身上也找不到絲毫的安慰,她在影片中惟一做的似乎就是將鬆弛與懶散從頭貫徹到尾,根本就不具備一位電影巨星應該有的魅力。有了比較,傑森·貝特曼的會計師角色似乎就成了這裡最可愛的人了。

與表演的平淡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由CGI技術合成出來的奇幻玩具的華麗,可以說那種質感和真實的沒有什麼區別。玩具店裡的所有物件,看起來都是如此精細,既沒有那種時髦感,也不顯得浮華--想必影片在美工布景方面的工作還是完成得非常成功的。除此之外,玩具店的擺設卻充滿了曖昧不明的模糊,讓你難以捉摸其用意何在,雖然有著豐富的色彩做底襯,卻很難給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也許攝影師羅曼·歐辛(Roman Osin)應該對此付很大的責任。到了原聲樂,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的作品也是聲過無痕,讓人有點失望……如此看來,《馬格瑞姆的玩具店》披著成人的外衣,其實是拍給孩子看的,他們肯定愛死了影片中那些擁有瘋狂的想像力和魔幻色彩的古怪玩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