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系統工程》

《音響系統工程》

《音響系統工程》是一部為廣大從事聲頻工程工作的讀者提供準確、全面、簡明的專業知識的工具書。書中涵蓋了經過認真修訂過的資料、大量的圖表和有用的附錄等內容,這些廣泛且實用的文字內容是任何從事聲頻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知識庫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音響系統工程》包含的主要內容有:掌握聲頻系統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分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貝的使用方法,電學與聲學系統的銜接,揚聲器的指向性與聲覆蓋,音響系統套用的聲學環境,大型空間的聲學,小型空間的聲學,基於聲學增益而進行的設計,傳聲器,揚聲器與揚聲器陣列,信號延時與信號同步,信號處理,音響系統的均衡,音響系統的集成。

編輯推薦

該書的第三版全面更新了原有的內容,這部新版本專著中涵蓋了所有的音響系統設計知識,它從最簡單的全模擬化的公共廣播尋呼系統,一直論述到最大規模的全數位化多功能系統。該書的兩位作者是聲頻工程領域的權威人物,正因為他們在本領域有如此高的威望,所以二位撰寫的這部專著不僅僅包括了解並掌握當今音響系統所必需的所有知識,同時對行業未來發展中出現的新的技術和系統也作了詳細闡述。

作者簡介

戴維斯(DonDavis),自10年前退休之後,便與他的良師益友EugenePatronis,Jr.博士長期合作。這部《音響系統工程》專著的第三版就是二人合作的結晶。DonDavis和他的妻子Carolyn撰寫了本書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並將其用作他們所在學校的教材。在1972年,他們因創立了“協同作用聲頻概念”(SynergeticAudioConcepts)而為人了解,之後他們在世界各地的學校進行研究和講學。DonDavis與RichardC.Heyser及加利福尼亞技術學院的專利部門密切合作。推出了聲頻領域商業化的設備和測量儀器。這些內容都融入到本書中。

帕特尼斯(EugenePatronis.Jr.),從教於喬治亞技術學院物理系50餘年。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在期間他還從事了實驗核物理、聲學和電學等領域的專業研究和諮詢工作。他是聲頻相關專業多項專利的發明者。

目錄

第1章聲頻工程中套用的數學基礎知識1
1.1精度、準確度和解析度3
1.2簡單的數字表示法3
1.3增益和衰減的數學表示4
1.4參量的表示法(因子-標籤系統)4
1.5基本的物理參量7
1.6數學運算8
1.7複數運算12
1.8十進制進位13
1.9線性刻度與對數刻度的轉換14
1.10求分數倍頻程間隔的Renard級數15
1.11弧度與球面度16
1.12百分比與比值的計算18
1.13有用的數學表格20
1.14角度22
1.15初等幾何23
1.16自然對數的底e的由來23
1.17複數平面24
1.18歐氏定理(EulersTheorem)25
1.19實例25
1.20矢量26
1.21變化率28
第2章分貝的套用31
2.1分貝33
2.2奈培(Neper,Np)33
2.3分貝及其在音響系統中的基本套用34
2.4電功率的測量36
2.5功率與聲頻信號電平的表示36
2.6常用的實例37
2.7聲學中的分貝——LP,LW和LI38
2.8聲強級(LI),聲功率級(LW)和聲壓級(LP)39
2.9反平方定律39
2.10方向性因子40
2.11歐姆定律(OhmsLaw)40
2.12分貝的套用41
2.13原有的基準參考值42
2.14噪聲測量中的等效聲級(LEQ)42
2.15分貝的疊加43
2.16電壓的疊加46
2.17對數表的使用46
2.18任意底數的對數計算47
2.19半音音程47
2.20系統的增益變化48
2.21VU和VI器件48
2.22頻率軸上十進制數的計算51
2.23不同聲壓級時耳鼓的偏差51
2.24方52
2.25調和音階52
2.26測量失真53
2.27諧波失真的聲學平均54
2.28演播室的重放系統54
2.29分貝與百分比55
2.30總結56
第3章電學系統與聲學系統57
3.1交流電路59
3.2阻抗61
3.3電功率63
3.4LCR電路的特性65
3.5濾波器66
3.6阻抗橋71
3.7恆阻網路73
3.8動圈揚聲器的阻抗特性74
3.9網路定律76
3.10技術人員的觀點79
3.11阻抗的定義80
3.12系統的聲學輸入和輸出的處理83
3.13系統的總體電增益86
3.14到聲環境的電輸出功率接口87
3.15增益結構回顧88
3.16結論93
第4章揚聲器的指向性與覆蓋特性95
4.1基本定義97
4.2Q值的更嚴格定義102
4.3理想情況下的C∠與Q間的關係103
4.4理想揚聲器的幾何結構104
4.5總結109
第5章聲學環境111
5.1聲學環境113
5.2反平方定律114
5.3大氣的聲吸收114
5.4聲速115
5.5聲速與溫度的關係116
5.6不同海拔高度對空氣中聲速的影響116
5.7代表性的波長116
5.8都卜勒效應117
5.9反射與折射117
5.10空間發熱體對顫動回聲的影響119
5.11聲吸收119
5.12聲場的分類120
5.13室內聲環境122
5.14結論128
第6章聲頻與聲學測量131
6.1基本參量133
6.2音響系統的聲學測量133
6.3ETC圖表137
6.4場地勘查與噪聲標準曲線144
6.5實時分析儀的誤用146
6.6聽音人回響的評價147
6.7窄帶濾波器分析儀147
6.8總結151
第7章大型廳堂的聲學特性153
7.1何謂大型廳堂?155
7.2級的定義:聲功率級(LW),聲強級(LI)和聲壓級(LP)159
7.3封閉聲學空間的聲級161
7.4混響聲級和混響時間的差異165
7.5信噪比,SNR的評估166
7.6分析反射聲及其傳輸通路166
7.7臨界距離169
7.8結論172
第8章小型廳堂的聲學特性175
8.1非統計型空間177
8.2小型空間的聲學參量178
8.3小型空間的混響時間178
8.4小型空間的聲學共振179
8.5振動模式179
8.6何謂本徵模式179
8.7小型空間的幾何描述181
8.8初始延時間隔(ISD)181
8.9聲反射183
8.10無反射的自由聲場184
8.11聲擴散187
8.12總結188
第9章針對聲學增益進行的設計191
9.1最大物理距離(MPD,MaximumPhysicalDistance)193
9.2確定可接受的信噪比(SNR,Signal-to-NoiseRatio)194
9.3確定等效聲學距離(EAD,EquivalentAcousticDistance)194
9.4所需聲學增益(NAG,NeededAcousticGain)194
9.5開啟傳聲器數量(NOM,NumberofOpenMicrophones)195
9.6反饋穩定餘量(FSM,FeedbackStabilityMargin)195
9.7潛在聲學增益(PAG,PotentialAcousticGain)的計算197
9.8獲得ΔDx的方法199
9.9聲學增益的測量199
9.10獲取潛在的聲學增益200
9.11音響系統設計中的限制參量200
9.12需要多大的電功率?201
9.13得到所需的電功率(REP)201
9.14總結203
第10章語言可懂度的設計205
10.1簡介207
10.2語言中的輔音清晰度損失208
10.3Maxfields公式210
10.4語言的功率與清晰度210
10.5信噪比(SNR)211
10.6語言可懂度的計算211
10.7非聲學清晰度的問題215
10.8QMIN與D2(MAX)的關係215
10.9高密度的吸頂揚聲器分布216
10.10%ALCONS變數217
10.11歷史——1986年進行的可懂度測量演示218
10.12總結219
第11章傳聲器221
11.1作為系統輸入的傳聲器223
11.2傳聲器的靈敏度223
11.3熱噪聲225
11.4傳聲器的選擇231
11.5頻率回響特性及其指向性233
11.6界面傳聲器239
11.7無線傳聲器243
11.8傳聲器的物理接口,線纜和幻象供電246
11.9測量傳聲器248
11.10傳聲器的校準儀249
第12章揚聲器箱與揚聲器陣列253
12.1揚聲器的分類255
12.2輻射功率268
12.3軸向聲壓級272
12.4效率272
12.5揚聲器的電阻抗273
12.6揚聲器的指向性因數274
12.7揚聲器的靈敏度275
12.8直接輻射的實例計算275
12.9號筒和壓縮喉口式驅動單元278
12.10號筒的實用考慮285
12.11號筒壓縮驅動單元287
12.12分頻網路289
12.13揚聲器陣列303
12.14貝塞爾陣列309
12.15線陣列313
12.16帶通氣孔的低音揚聲器箱325
第13章信號延時與信號同步335
13.1信號延時337
13.2同步與陣列的校準342
13.3尋找非一致器件的聲學源點343
13.4總結345
第14章信號處理349
14.1頻譜351
14.2模數轉換372
14.3系統理論377
14.4數字系統和Z變換396
14.5動態處理405
第15章音響系統的均衡409
15.1系統標準411
15.2有關均衡的早期研究411
15.3聲反饋的瞬態特性412
15.4實時分析儀簡介415
15.5帶阻,帶通和頻帶提升濾波器419
15.6均衡中的TEF分析424
15.7如何實施均衡425
15.8均衡器可以均衡什麼?427
15.9音響系統均衡的實時重建回響法429
15.10重放的均衡430
15.11監聽音樂和語言時實時分析的誤用431
15.12隔膜式吸聲體431
15.13不要對聽力損失進行均衡432
15.14近距離模式432
15.15檢查傳聲器的極性433
15.16揚聲器的極性433
15.17總結433
第16章音響系統的集成435
16.1聲學分析437
16.2針對給定空間的其他解決方案437
16.3設備的互連440
16.4模擬互連的電路類型441
16.5信號傳輸電纜——模擬聲頻、數字聲頻和視頻448
16.6AES3456
16.7計算機控制和數字聲頻的傳輸461

通信和電子方面的書籍

介紹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國內外電子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動態。
《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
《電子設備熱設計及分析技術》
《實用電子元器件與電路基礎》
《空調器電路與電腦板維修從入門到精通》
《揚聲器系統》
《iPhone 3開發基礎教程》
《實用射頻測試和測量》
《業餘無線電手冊》
《iPhone遊戲編程實例》
《音響系統工程》
《電晶體電路設計》
《IPHONE 4應用程式開發入門與實戰》
《Cadence Allegro SPB 16.3常用功能與套用實例精講》
《聽音訓練手冊——音頻製品與聽評》
《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教程:基於TI器件設計方法》
《感測器》
《光纖通信用:光電子器件和組件》
《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全程導學及習題全解》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系列教程——基本技能訓練與單元電路》
《數位電視攝像技術》
《WCDMA設計與最佳化手冊》
《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最佳化》
《iPhone用戶界面設計典型實例》
《iPhone開發入門與實戰》
《基於XILINX FPGA的OFDM通信系統基帶設計》
《LTE-UMTS長期演進理論與實踐》
《頻譜管理與監測》
《深入淺出iPhone開發》
《信號完整性分析——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
《變頻器電路維修與故障實例分析》
《變頻器實用電路圖集與原理圖說》
《Verilog HDL數字設計與綜合》
《機器視覺算法與套用》
《數字電路設計——圖解實用電子技術叢書》
《VHDL數字電路設計教程——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
《EMC電磁兼容設計與測試案例分析》
《呼叫服務師》
《半導體製造技術》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系列教程——高頻電子線路設計》
《音頻檢測技術與儀器》
《OP放大器套用技巧100例》
《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電子濾波器設計》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技能訓練》
《基於運算放大器和模擬繼承電路的電路設計》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製作實訓》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套用寶典》
《信號與系統考研指導》
《電磁兼容的印製電路板設計》
《電力電子系統建模及控制——研究生教學用書》
《測量電子電路設計——濾波器篇》
《運算放大器權威指南》
《運算放大器套用電路設計》
《測量電子電路設計——模擬篇》
《通信原理習題集——通信原理課程建設教材系列》
《高低頻電路設計與製作——圖解實用電子技術叢書》
《iPhone應用程式開發指南》
《GSM原理及其網路最佳化》
《Android 2高級編程》
《高速電路設計實踐》
《AppStore掘金——iphone SDK應用程式開發》
《玩轉我的iphone4》
《CMOS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
《射頻電路設計:理論與套用》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常用電路模組製作》
《TD-LTE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
《30天精通iPhone手機編程》
《Android系統原理及開發要點詳解》
《數字電子技術基本教程》
《大話移動通信網路規劃》
《感悟設計電子設計的經驗與哲理》
《Android開發入門教程》
《信號與系統》
《基於模型的設計及其嵌入式實現》
《大話移動通信》
《電子設計從零開始》
《通信原理》
《數字圖像處理》
《精通開關電源設計》
《天線》
《數位訊號處理》
《大話無線通信》
《iPhone開發秘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