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運氣不如長志氣》

《靠運氣不如長志氣》

《靠運氣不如長志氣》從當立志、立大志、重學問,勤思索、敢行動、借外力、迎苦難、調心態、巧做人九個方面具體講述了成就事業的方法與技巧,希望能拋磚引玉,給每一個不甘平庸者以啟迪和輔助。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有志者沉甸甸,底氣十足,叱吒風雲易如反掌;無志者輕飄飄,隨波逐流,不知何去何從
靠運氣僥倖一時長志氣成功一世
有志氣的人知道腦袋不是用來戴帽子的,是用來接受知識、汲取智慧,指揮手腳做事!
志氣是一個支點,有了這個支點,你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只有想不到的,沒有不敢想的,只有不願做的,沒有做不到的。

目錄

第一章:生來有志氣不負數尺軀
生命是寶貴的,值得珍惜和好好利用。與其平庸一生,在工作、事業上一直充當小人物,讓抱怨、不滿、牢騷纏身,不如長長志氣,爭取做個大人物,讓眾人對你刮目相看、心生敬意。
1.不求絕對平等,沒有十足運氣
2.早獨立,早成熟
3.拓展生命的寬度
4.並非沒有能力,而是缺少發現
5.瞧得起自己才能被瞧得起
6.腳長在自己腿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
7.只有沒出息的人,沒有沒出息的工作
8.是金子,就要把它放在太陽下
9.只要堅持,高山終會在腳下
10.勤奮是成功之母
11.靠人不如靠己,抱怨不如進取
第二章:起點可以低志向必須高
受到同為僱工者的嘲笑時,後來成為農民起義領袖的陳勝脫口而出:“嗟乎,燕雀安知鴻鶴之志哉!”看到秦始皇的車駕後,當時身為小吏的劉邦嘆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雖然一個人無法選擇生命的開始,但可以改變生命的結果。只要有志氣,糞土當年萬戶侯的事情就會在你的身上重演。志氣就是一個支點,有了這個支
點,你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1.成功人生需要目標的支撐
2.立大志,成大器
3.紮根於現實的理想才能開花
4.認識自我,不讓理想成空想
5.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6.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7.不要給自己判死刑
8.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第三章:知識改變命運積澱醞釀生機
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說:“知識比任何力量都強大,用知識武裝自己,你將所向無敵。”知識不僅代表著力量,而且是財富和智慧的象徵。當知識不斷充實你的頭腦時,你的命運將由此改變,以往乾涸的心田也將生機勃勃。
1.誰擁有知識,誰就是寶藏的主人
2.金錢有價,知識無價
3.處處留心皆學問,肯學終為人上人
4.腹中無貨腿打顫,飽學多識壯人膽
5.知識的價值在於運用
6.學海無涯,成就無邊
7.在學習中提升,在提升中升華
8.學問比“證書”更重要
9.大豆不擠不出油,時間不擠會白溜
第四章:想像力有多豐富機遇就有多大
思路決定出路,機遇存在於想像力之中。一個擅長運用思維的人不僅善於牢牢抓住身邊的機遇,而且習慣於創造機遇。物以稀為責,新穎的思維同樣能夠創造出非凡的價值。
1.多想一小步,前進一大步
2.只要願意想,就能辦得到
3.改變自己,便能改變一切
4.見微知著,蛛絲馬跡藏玄機l
5.別出心裁,無本買賣也做得
6.打破常規,扭轉乾坤不是夢
7.獨闢蹊徑,夾縫中也可生存
8.著眼全局,未雨綢繆待機遇
9.隨機應變,此路不通彼路通
10.眼光犀利,胸有成竹游商海
11.虛張聲勢,死棋迅速變活棋
12.好酒也怕巷子深,廣告新穎利滾滾
第五章:行成功滿用行動製造轟動
行動是現實與理想間的橋樑,是思路與出路間的紅線,是學以致用的具體體現。沒有行動,一切皆枉然。反之,只要能夠做到言必行、思必行且行必果,就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
1.行動是成就的最後審判人
2.今日的行動是明日的奇蹟
3.行動比語言更能證明自己
4.不嘗試,永遠不會成功
5.穩健發展,步步做大
6.做一等人,乾一等事
7.站在原地空想,不如邊做邊想
8.不做小事,難成大事
9.想了就做,早行動早成功
10.實現價值,超越自我

前言

縱觀古今中外,凡建功立業者,皆非運氣使然,凡全憑運氣者,皆平庸一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運氣中包含著太多的不穩定因素。
運氣帶有偶然性,會隨時降臨到任何人的頭上,所以偶然幸運一次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次次都幸運。“兔子撞樹”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守株待兔無疑是得不償失之舉。
與其靠運氣,不如長志氣,因為靠運氣只能得到一時的僥倖,長志氣卻能造就一世的成功。
有志氣的人能夠正視現實、直面人生,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和同情,而是用自己的一雙手去拼搏,去奮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志氣的人哪怕身處窮山僻壤,吃著粗食雜糧,他不以為苦且苦中作樂,將壯志藏於襤褸衣內,著眼高處,從低做起,以耐力、毅力、努力一步步登上成功之寶座。
有志氣的人知道腦袋不是用來戴帽子的,他們善於用頭腦來接受知識、汲取智慧,用頭腦指揮手腳,用思想引導行動,最終以不凡的思維完成一次次的壯舉,為自己的一生樹立更多的里程碑。

精彩書摘

第一章:生來有志氣不負數尺軀
1.不求絕對平等,沒有十足運氣
平等也許是一種權利,但要想把它變為現實卻難上加難;運氣是貴客,不會輕易或經常接受他人的來訪。
自從私有制出現後,人們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私有制的產生激發了人們的追求,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正因為如此,在不同內在和外在環境的雙重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差距,如學識的博寡、地位的高低、聲望的大小、資本的多少等等。
由於家庭背景的不同導致了我們雖然同樣赤裸裸地降臨人世,但卻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在這種情況下,雖是同齡人,有人因為家境貧寒不僅難以實現上學的夢想,而且還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顧多病的父母和年老的祖父母的重任;有人卻因為家境殷實不僅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出國留學,而且即使不勞動也能夠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