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厄運接踵而至……你會相信這是巧合,還是天才策劃的不可能犯罪?十年前,快樂、迷人的姑娘露西亞娜為著名作家克羅斯特當打字員。因為一次事件,兩人反目成仇。十年中,露西亞娜的男友溺水身亡,她身邊的親人也一個一個地死去。露西亞娜生活在恐懼中,對每一個影子,每一個經過的人都擔驚受怕,她懷疑這是一個針對她的復仇計畫,她將是第七個受害者。
走投無路的露西亞娜向熟悉克羅斯特作品的作家“我”求助。然而當我向克羅斯特求證時,後者搬出了一套截然相反的說法,而他正在把每一起死亡事件寫進他的書里。
當謀殺隱藏於偶然之中,當幾何學與統計學被用於犯罪,當復仇者的天平永遠不能恢復平衡……解決謎題的關鍵,全在一本注釋版的《聖經》內。
作者簡介
吉列爾莫·馬丁內斯(GuillermoMartínez)阿根廷當代著名作家、曾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數學系教授。一九六二年生於阿根廷布蘭卡港,一九八五年獲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數學博士學位,隨後到英國牛津大學數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兩年,由此受到啟發,創作小說《牛津迷案》。該書於二〇〇三年出版後即獲得當年度西語文壇大獎——阿根廷行星文學獎,迅速風靡全球。馬丁內斯也從此成為當代國際知名度最高的阿根廷作家之一。
2007年,馬丁內斯推出最新一部長篇小說《露西亞娜·B的緩慢死亡》,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併入選當年西班牙年度十大好書。
此外,馬丁內斯還著有專著《博爾赫斯與數學》以及《象棋少年》、《大地獄》等多部小說
書評
吉列爾莫·馬丁內斯是作家,也是數學家。我在近期閱讀了兩本他的小說,《象棋少年》和《露西亞娜·B的緩慢死亡》。感覺如下:《象棋少年》是一部以聰明為書寫對象的作品;《露西亞娜·B的緩慢死亡》是一部以聰明為寫作手段的作品。如果讓我充當劊子手,在兩部作品裡槍斃掉一篇,我會毫不猶豫地槍斃《露西亞娜·B的緩慢死亡》。聰明的小說,憂傷的人生
我很開心馬丁內斯說《象棋少年》是他迄今為止最喜歡的一部作品,我感覺他在這部作品裡塑造的羅德勒形象足以與茨威格在《西洋棋的故事》中塑造的業餘棋手形象媲美,可以共同閃耀於文學史。
《象棋少年》的故事很簡單,講述少年羅德勒有著極大的智慧,在老橋鎮小有名聲,深居簡出,陰沉地思考一個終極命題並最終得出結論,卻死於紅斑狼瘡。在臨終前,他試圖講出結論,卻因朋友的懈怠而錯失良機,最後他舉起雙手,手掌張開,似乎在敲著某扇高懸於空中的大門,他用他已經屬於另一個世界的聲音喃喃低語:請給我開門,我是第一人。這種悲劇性的使命和結果足以激發讀者巨大的同情與哀傷。正如茨威格寫的那個擊敗西洋棋世界冠軍的業餘棋手,最終在破爛的時局中選擇自殺。他們被社會、疾病、自己輕鬆毀掉了,帶給別人的震撼就像世界最美的女人在高速公路上被撞得粉碎。
我在讀完這部作品後長久呆坐,耿耿於懷。馬丁內斯坦承,這部作品來源於他有一個靠獨自破解書上棋局學會下棋的遠房表哥,有一個待在家裡畫不是少了一隻眼睛就是沒了鼻子的圖像的大學同學。他們獨自閃耀、散發著注定消逝的光芒。我也想起一個總是畫馬的同學,一個從北京回到老家閉門研究數學的朋友(他沒有經過任何成熟的數學訓練),一個同樣從北京回到老家發誓要寫出偉大文學作品的媒體同行,而在最近幾年,我已經聽說過三個不遠的人辭職回家寫作,他們的年紀都快四十歲了,當然我也會想起大量的、遍布中國的民間哲學家、民間科學家,他們有的是農民,卻在自家後院造起飛機。有的還真的駕駛自製飛機升了空,不過很快摔得灰頭土臉。
我看到太多同類者的墜落與毀滅,因此會感懷於《象棋少年》。在我了解的一件事情里,一個農民獨自推證出一項幾何原理,當他興沖沖找到學院教授時,人家告訴他歐幾里德早在兩千年前便已推證出,他如夢方醒,錯愕不堪,羞而自殺。2009年,我寫了一篇小說《先知》,也是反映這巨大的理想,一個民間哲學家最終在學院系統的驅逐和疾病的進攻下,帶著絕望的熱情,悲傷地自殺。
《象棋少年》讓我看到一個“人”,以及他的:
理想與熱情;
不可理喻的智慧;
不可避免的死亡。
這是一部讓人憂傷的作品。
消遣的小說,卻沒有真相
相比較下來,《露西亞娜·B的緩慢死亡》則是一部供人消費(消遣)的作品。這是一個復仇的故事,我一直期待著最終的謎底,因此快速地朝下閱讀,就像在冰面滑行(而在閱讀《象棋少年》時我會停留,去揣測冰面下的東西)。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暢快、過癮的閱讀歷程。故事講述女秘書露西亞娜控告她的東家、作家克羅斯特性騷擾,導致本來平衡的克羅斯特家庭完全破裂,克羅斯特離婚了,女兒因故死亡。此後,露西亞娜的親人,包括男友、父母、兄長、祖母,一個接一個地死亡,死亡方式包括游泳時抽筋、誤食毒蘑菇、被越獄犯殺害、被火災嗆死。
露西亞娜的講述構成第一個圈套:
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克羅斯特策劃實施的,克羅斯特以其智慧確保所有事情發生得自然,不會歸罪到他,同時還能讓大家意識到露西亞娜是個精神病。露西亞娜的證據是克羅斯特在還給她的《聖經》里劃了一道橫線:上帝為了警告那些想殺該隱的人,定下的規矩是七命抵一命。現在她死了五個親人,接下來就會輪到妹妹和她。
而克羅斯特的講述則構成一個包括第一個圈套的圈套:
他認為這一切存在另一種可能性,露西亞娜對拆毀他的家庭有著負罪感。她有罪,罪有應得,於是自我懲罰。她父親是宗教狂熱分子,將自我鞭撻、自殘贖罪的觀點自小灌輸給女兒。她瘋了,瘋到無法想像的地步。(還有,她難道不是蘑菇專家?她難道不是學生物的,知道什麼物質能逃過屍檢?……)
故事在露西亞娜與克羅斯特將要對質時結束,露西亞娜在克羅斯特就要進門時跳樓自殺,留下遺書,“至少讓她活著”。這個“她”就是緊緊粘在克羅斯特身邊的妹妹瓦倫蒂娜。
我最終沒有看到真相……書評人阿乙(犯罪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