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動漫劇]

《雷鋒的故事》[動漫劇]
《雷鋒的故事》[動漫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雷鋒的故事》,是瀋陽春秋動漫文化有限公司耗資2100萬元拍攝的30集動漫系列劇,主要講述雷鋒怎樣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它的故事情節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生動,富有感染力。

基本信息

創作緣起

《雷鋒的故事》劇中情景《雷鋒的故事》劇中情景

拍攝《雷鋒的故事》是瀋陽春秋動漫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龐寶春對兒時雷鋒形象的回憶產生的衝動,1979年,龐寶春參軍時在雷鋒團的,當時,恰好趕上了一次雷鋒團點名,而團長喊出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雷鋒,緊接著全團的戰士齊聲喊出“到”,聲音響徹山谷,那種場面讓龐寶春。

龐寶春認為,能將雷鋒的故事以動畫的形式搬上電視螢屏,是一種對幸福的回憶。而通過動漫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不光可以勾起老年人的回憶,也能對兒童們起到教育意義,重新召回雷鋒精神。

作品簡介

雷鋒的故事有著鮮明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他忠於共產主義事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在各種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乾一行愛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事業而奉獻自己的力量。雷鋒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被譽為雷鋒精神。而雷鋒精神在中國則稱的上家喻戶曉。

《雷鋒的故事》共30集,分成四部分。本作品所表現的便是存在於魔幻與幻想中的雷鋒的故事。它的故事情節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生動,富有感染力,3D效果運用不錯,該作品主要針對少年兒童。

動畫版《雷鋒的故事》糅合中外動漫優秀作品的各種要素,用少年兒童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表現形式,寓教於作品中,達到教育從小抓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創作特點

在主人公雷鋒的動畫形象刻畫上,主創人員大費腦筋。僅僅為確定兒時雷鋒的形象就花費了四個月的時間,最終,通過對當地人普遍形象的權衡和雷鋒學生時代照片,進行了藝術加工,還原了一個可愛、懂事的小雷鋒。而雷鋒參軍後的最終形象則更為慎重,花了足足一年多才最終敲定。

為了滿足廣大少年兒童的審美需求,故事中糅合了中外優秀動漫作品的有利要素,陽光、健康、富有情趣,並採用了二維和三維動漫製作技術,達到了多層次的立體效果,其中,動畫人物的動作有50%採用了動作捕抓設備完成,通過真人的演繹,使動畫人物的表現力更加鮮活。而在原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比如雷鋒雨中救大娘的情節,就加入了一隻小狗,在大娘暈倒後,由小狗去拽雷鋒的褲腳,這會帶來一定模仿能力。同時,考慮到客群人群的需要,片中也避免了悲慘的場面,並在劇中增加諸如蟲子、青蛙、小豬等小動物角色。

投資回報

30集動漫系列劇《雷鋒的故事》劇本經國家廣電總局審定公示,每集15分鐘,每秒鐘的製作成本達到了400元。該部卡通片從2008年3月份開始製作,總投資達到2100萬。

該劇預計1年內即可收回並實現盈利,而創收的重頭戲就在於衍生產品的開發。創作團隊已經申請了數十項專利,2009年6月份將陸續推出書包、文具、書籍、DVD等衍生品,還會將雷鋒的三件寶“節約箱”、“百寶箱”、“針線包”與少兒玩具相結合,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