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研究及解讀》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研究及解讀》可作為相關的規劃設計院、研究院、水文局(站)、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各種單位編制防洪評價報告的參考書,也可供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防洪評價報告時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研究及解讀》針對目前國內防洪評價報告編制評價內容、編制深度參差不齊、評價方法各異、評價結論不清等問題,通過對防洪評價報告編制的編制依據、原則、主要內容、計算和評價方法、綜合評價及有關技術要求等進行研究;對河道管理範圍內主要跨河、穿河、穿堤、臨河、攔河建築物對規劃、河勢穩定、河道行洪、防汛搶險、水利管理等重大問題的研究分析,對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和分析。

作者簡介

徐新華,男,1965年10月生,安徽臨泉人,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中國水利學會水利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水利工程管理和防洪管理等工作,先後在《水利水電技術》等雜誌發表論文15篇。著作有:《河道堤防管理與維護》(河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個人愛好:軍工技術對水工理論的影響及借鑑研究。夏雲峰,男,1965年11月出生,安徽蕪湖人,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研究方向:河流、河口海岸水流泥沙數學模型和物理模型,航道整治工程試驗研究等。參與《航道工程手冊》的編寫,曾榮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問題的提出
2 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
3 防洪評價的主要內容
4 建設項目審查的基本概念
5 河道管理範圍內有關活動的規定
6 本書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主要內容及要求研究
1 總則
2 概述
3 基本情況
4 河道演變
5 防洪評價計算
6 防洪綜合評價
7 防治與補救措施
8 結論與建議
9 小結
第3章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主要問題研究及分析
1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制定的總體要求
2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主要章節及內容的研究確定
3 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的影響分析
4 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審查的技術要求
5 防洪評價計算常用公式的選取與使用
6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中應注意的常見問題
7 小結
第4章 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及審查要點
1 概述部分
2 基本情況
3 河道演變
4 防洪評價計算
5 防洪綜合評價
6 防治與補救措施
7 結論與建議
8 小結
第5章 建設項目的審查程式
1 防洪評價報告審查
2 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審查程式
3 建設項目審查程式框圖
4 小結
第6章 典型防洪評價報告的報告分析
1 《濱海大橋防洪評價報告》簡介
2 《濱海大橋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分析
3 《濱海大橋防洪評價報告》總體分析
4 小結
第7章 典型數學模型計算報告的分析
1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2 流域及河道基本情況
3 數學模型分析計算
4 新沂河大橋數學模型壅水分析
5 新沂河大橋建設方案對水動力條件的影響
6 橋墩沖刷計算
7 小結與建議
第8章 典型物理模型試驗報告分析
1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2 自然條件
3 物理模型設計及布置
4 模型相似性驗證
5 試驗水文條件及試驗方案
6 江心洲橋址方案定床模型試驗成果分析
7 江心洲建橋方案動床模型試驗成果分析
8 小結與建議
第9章 結語及展望
附錄一 《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
附錄二 建設項目大、中、小型劃分標準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

《管子》一書說:“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說以水為始”。在我國常見的多種自然災害中,洪水災害發生之頻繁、影響範圍之廣、損失之巨,都位居其他災害前列,而且它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影響還遠遠超出災害本身。正因為如此,歷代都把。防禦洪水作為治國安邦的大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了一幕幕治水患、興水利的歷史畫卷。昔日桀驁不馴的江河得到系統的治理,長江、黃河、淮河上先後修建了以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淮河臨淮崗等為代表的特大型防洪工程,大江大河的防禦洪水標準得到大幅度提高。大規模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保障。
河道是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管理是水利部門的重要職責。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河道管理範圍內跨河、穿堤、臨河等建築物不斷增多,這些建築物在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也會對河道防洪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如何既滿足各行業建設的需要,又不致削弱或降低水利工程防禦洪水的能力,這是擺在水利工程師面前的一個問題。1992年4月,水利部、國家計委聯合頒發了《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對規範河道管理範圍內的建設行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國家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實施,上述規定已不完全適應法律要求。2004年7月,水利部發布了《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系統地規範了防洪評價的主要內容。但是由於編制導則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著對具體條款理解不一、具體量化指標不夠準確、編制深度難以把握等問題。為幫助防洪評價單位更好地掌握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的基本內涵,淮河水利委員會徐新華同志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編寫了《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研究及解讀》,一書,該書系統地對編制導則進行逐條解讀,並列舉工程實例進行分析,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該書對提高防洪評價報告編制質量有積極意義,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防洪評價報告評審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也可作為防洪評價報告編制的培訓教材。

精彩書摘

第1章 緒論
1 問題的提出
1991年中國長江、淮河地區發生了大洪水,淮河發生了僅次於1954年的大洪水,這次洪水再次暴露了中國防洪基礎薄弱,防洪標準低、管理混亂等一系列問題,突出表現在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混亂,各行業和部門在河道管理範圍內亂建工程,這些工程由於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有的嚴重阻水,影響河道行洪;有的則直接影響河勢;影響防汛搶險及正常的水利管理工作,對防洪工程及水工程安全造成重大影響。針對這種情況,1992年水利部、國家計委聯合頒發了《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水利部、國家計委水政[1992]7號)(下簡稱《有關規定》)。根據《有關規定》要求:在河道(包括河灘地、湖泊、水庫、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管理範圍內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項目,包括開發水利(水電)、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類工程,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樑、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取水口、排污口等建築物,廠房、倉庫、工業和民用建築以及其他公共設施,必須按N9道管理許可權,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式履行審批手續(以下所稱建設項目均為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和其他技術要求,維護堤防安全,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通暢。蓄滯洪區、行洪區內建設項目還應符合《蓄滯洪區安全與建設指導綱要》的有關規定。建設單位編制立項檔案時必須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向河道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申請時應提供以下檔案:申請書;建設項目所依據的檔案;建設項目涉及河道與防洪部分的初步方案;占用河道管理範圍內土地情況及該建設項目防禦洪澇的設防標準與措施;說明建設項目對河勢變化、堤防安全、河道行洪、河水水質的影響以及擬採取的補救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