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著》

《醉著》是由唐朝的韓偓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作品信息

【名稱】《醉著》
【年代】晚唐
【作者】韓偓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醉著
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
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作品鑑賞

韓偓常常有意識地以畫景入詩。他曾說,“景狀入詩兼入畫”(《冬日》)、“入意雲山輸畫匠”(《格卑》)。詩人善於讓手中的詩筆變為畫筆,在詩中展現畫意,讓生動的形象打動讀者的心靈。前兩句為一幅畫,著意表現平遠的畫面,詩人連用了兩個“萬里”,來描寫清江的開闊綿長和天空的廣闊無邊,又連用了兩個“一村”,來表現平野的廣闊和村落的連續不斷。詩中點到的景物不多,只有“江”、“天”、“村”、“桑柘”和“煙”,但它們卻恰到好處地交織在一起,互相映帶,構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畫面。又猶如一幅長卷,把萬里清江及其兩岸的景色都一一再現在讀者面前。這當中,也巧妙地嵌入一葉漁舟在江中移動的情景,顯得輕鬆自然,悠然神遠。還有“萬里”、“一村”的有意重複出現,不僅使詩句讀起來流利暢達,在聲情上也造成輕輕的跳躍感,宛如小舟在水中輕輕飄揚,順流而下,與詩情畫意十分合拍。至於後兩句中的另一幅畫,作者則重點在描寫山川寂寥,點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漁翁、小舟和大雪,這和雪後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煉的語言,用最節省的筆墨,把詩情畫意準確而生動地表現出來,可謂為山水傳神寫照。
更加耐人玩味的是,作者也在為自己的心情寫照。這兩幅畫的前後組合,在短暫的時間聯繫和強烈的對比中,流露出了詩人的內在情緒。從最末一句“過午”二字看來,這首詩在時間上只寫了半天,上午還是清江萬里,風光明麗,而中午卻降下一天紛紛揚揚的大雪來,風雲變幻如此之快,真有些出人意外。這不單單是指自然風雲。聯繫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況看,那正是滄海桑田,朝野混亂之際,形勢瞬息萬變,這當中包含著作者對政治風雲變幻莫測的深沉感嘆。關於對這劇烈變化的政治風雲作者的態度,作者又巧妙地從漁翁形象中作了暗示。漁翁是曠達的,他喝醉了酒睡著,也沒有人喚醒他,安閒自在,無憂無慮。直至寒氣逼得凍醒了,他看著滿船積雪,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詩中流露的情緒雖然令人驚訝,但主要仍是平靜、安詳,處之泰然,這是十分超脫的態度。作者寫此詩而以《醉著》為題,也暗中透露了這個訊息。當然,其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獨感,甚至有“一切皆空”的意味,似乎暗示著作者處境的艱難和心情的悲涼,這在當時複雜的歷史條件下,也是自然之理。從兩幅畫的聯繫和對比中,可以啟人遐思,發人深省。
這首詩純用白描,語言平易,但卻景物鮮明,畫意很濃。文字雖然很短,卻高度凝鍊,寓意深長,真叫人含咀不盡。

作者簡介

韓偓,一稱韓渥(842~923),字致堯,又作致光、致元,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生於唐會昌四年(844年)冬。父韓瞻,進士出身。韓偓幼聰敏,十歲能詩,得姨父李商隱作詩兩首。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進士。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歷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黃巢軍入長安,光化三年十一月隨唐昭宗奔鳳翔,升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因不附朱全忠,貶濮州(今河南濮陽)司馬,再貶榮懿(今四川中部)縣尉、鄧州(今河南、湖北交界)司馬。
昭宗被殺後,南依閩王王審知,住南安潘山招賢院,又曾寓居九日山延福寺,與弘一大師友好(弘一是近代人,不可能見面)。擅寫宮詞,多寫艷情,辭藻華麗,有“手香江橘嫩,齒軟越梅酸”(《幽窗》)之句,人稱“香奩體”,一說著有《香奩集》。
後梁龍德三年(923年),韓偓病逝於南安豐州龍興寺並葬於杏田葵山。
韓偓詩中,最有價值的是感時詩篇。它們幾乎是以編年史的方式再現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圖景。作者喜歡用近體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寫時事,紀事與述懷相結合,用典工切,有沉鬱頓挫的風味,善於將感慨蒼涼的意境寓於清麗芊綿的詞章,悲而能婉,柔中帶剛。他的作品多寫上層政治變亂,觸及民生疾苦者較少。而藝術上缺乏杜甫沉雄闊大的筆力和李商隱精深微妙的構思,有時不免流於平淺纖弱。
韓偓的寫景抒情詩構思新巧,筆觸細膩。而最大的特色,還在於從景物畫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渾
涵無跡。七律《惜花》寫得悲咽沉痛,被人視作暗寓亡國之恨。一些寫景小詩如《醉著》、《野塘》,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構圖明晰,設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飽含詩意的水墨畫卷。至於反映農村亂敗景象的《自沙縣抵尤溪縣,值泉州軍過後,村落皆空,因有一絕》,寓時事於寫景之中,更有畫筆與史筆相結合之妙。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五韓偓紀事:“偓小字冬郎,義山云:嘗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句有老成之風。因有詩云:‘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偓,字致堯,今曰致光,誤矣。”

注釋

1、鄭文寶《南唐近事》、沈括《夢溪筆談》作渥;
2、計有功《唐詩紀事》作字致堯;
3、《唐書本傳》謂偓字致光;
4、胡仔《漁隱叢話》謂偓字致元;
5、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八:“右唐韓偓致堯也,京兆人”;
6、沈括《夢溪筆談》就說:“和魯公凝有艷詞一篇名《香奩集》,凝後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凝所為也。”;
7、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2000年5月27日).泉州市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一章 人物傳.ISBN7-5004-2700-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