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收藏馬未都,收藏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人生智慧。你不必具備專業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經驗,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區別,不必了解黃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徵。只要你願意坐下來,靜靜地讀上五分鐘,就一定會被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情懷所打動。
內容簡介
醉文明:收藏馬未都2 |
透過寶物講文化,文化出發看寶物,徜徉圖文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體味古人的生活韻味,領略中國古代文化的無窮魅力。
作者簡介
馬未都 |
目錄
1.橫空出世元青花2.一片春心在玉壺
3.九五至尊話龍袍
4.光彩瑩潤說珠子
5.事事吉祥話如意
6.開春喜說喜文化
7.盛世花開迎新春
8.舉杯邀月說中秋
9.衣錦媚行談情愛
10.春暖花開話清明
11.梁山聚義說水滸
12.盜亦有道話水滸
13.濡筆存香品硯台
14.文房一寶品筆筒
15.修身養性戲五禽
16.君子之道煉六藝
17.枰上論道說古棋
18.奇思妙想說玩具
19.一元多變說架子
20.一飲一啄說餐具
21.縱橫古今說財富
22.百世不朽說金器
23.百鍊千錘出銅爐
24.刀劍如夢話利器
25.守拙求實說鈍器
26.特殊兵器演傳奇
精彩書摘
3. 九五至尊話龍袍從古至今,龍袍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都是特別神秘的。其實古代中國人締造出了很多瑞獸,比如龍、麒麟、鳳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為什麼偏偏選擇龍作為皇帝衣衫上的圖案呢?簡單地說,因為龍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說起來很有意思,有學者認為,我們創造麒麟這個瑞獸早期是受長頸鹿的啟發。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創造這樣一個形象,一定是基於某一種形象。而在亞洲這片土地上,人們從來沒見過動物能長那么長的脖子,有好幾米長,確實不能想像。在遠古時代,有人把這個形象帶過來的時候,中國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對麒麟的形象加以改變,把它的脖子縮短了,紋飾也變得更花一些。
我們認為麒麟只是一個祥瑞之獸,而龍作為神獸,能夠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無所不能。這是龍作為皇帝象徵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我們說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開心叫“龍顏大悅”,不開心了就是“龍顏不悅”;皇帝的床叫“龍床”,坐的椅子是“龍椅”——什麼都跟龍有關。以前還有一出京劇叫《打龍袍》,主要是說皇帝犯了錯誤,犯錯誤依然會受到懲罰,但是不能直接體罰皇帝,所以就打龍袍作為一種象徵性的懲罰。但願打在龍袍上,能夠疼在皇帝的心裡,起到警示作用。
這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龍袍。在我們的印象中,明黃色才是皇帝使用的顏色,才是龍袍的顏色,而這件龍袍卻是藍色的。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搞錯了,其實沒有錯。實際上,龍袍的顏色有四種——黃、白、紅、藍,即明黃(這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月白色、大紅和石青色。過去說的“八旗”也是這四個顏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以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到了雍正時期,龍袍就定為這四種顏色:石青、明黃、大紅、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頭的。到了乾隆時期,把顏色比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藍色,所以藍色的龍袍越往後顏色就變得越淡。
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變化當中的。皇帝因為有禮制管束著,所以龍袍的形制都是一樣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這是一件夏服,是透光的,把手擱進去,隔著衣服能隱隱約約看見。這是一種很薄的紗,上面繡著龍。
皇帝的龍袍有很多種。首先是禮服,也叫“袞服”,是在諸如登基、大壽、冬至等這些最重大的場合穿的;次一等就是“吉服”,是在吉慶的日子穿的;再有就是“行服”,最後就是“燕服”。所謂燕服,就是平時不見人的時候穿的,這種便服跟我們百姓穿的衣服就比較接近了。其實龍袍就等於皇帝的工作服,它不僅僅是一個象徵,更重要的是對皇帝行為的一種約束,在什麼樣的場合就穿什麼樣的衣服。
右圖是一塊明代龍袍的衣料,還沒有經過剪裁。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間是人的頸部,也就是頭部,這個地方是要裁掉的。明代龍袍上的龍都碩大無比,不像清代。清代龍袍形成定式以後,一件龍袍上有九條龍。而這塊料子上後面只有兩條,前面是一條大龍。這塊明代晚期的料子,能夠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中間留了一條線沒有織上,應該從這個地方剪開。這個布料是直接織錦的,從它的背面可以看到,即在織造這塊布的時候,直接就把圖案織在上頭了。也就是說,龍袍上的圖案實際上是先織上去,然後再剪裁的。
皇帝是九五至尊,皇帝龍袍上的龍也相應有一些不一樣的特徵。清代對龍袍上的龍紋有明確的規定,只有皇帝是五爪龍,皇帝以下的大臣們用的都是四爪龍,所以也稱為蟒。但千萬不要以為只是從長相就可以區分出來,因為它有時候是仿年代的,這在瓷器上尤甚,這時候並不能說明它的等級高低。所以,並不是說哪個盤子上畫著五爪龍,它就一定是皇帝用的。清代的時候,國家處在鼎盛時期的時候,對百姓的限制是比較少的,只對龍袍上有這么一點兒限制。對皇帝來說,第一是顏色用明黃色,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皇后以下逐漸下降,但是其他方面的管制並不那么嚴。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漢代王符的話來說,龍的“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蜃是什麼呢?有兩解,一解說是像河蚌,龍的肚皮上這一塊一塊的像河蚌摞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蜃是蛟。
我們平時常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民間也流傳著“龍生九子不成龍”的說法,也就是說龍的九種子嗣都不是龍,而是九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各有所好,每個都身懷絕技。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就是贔屓,是第六子,我小時候老聽大人說“王八馱石碑”,贔屓是能負重的。除此之外,老大囚牛,好音樂,成為今天胡琴頭上的刻獸;次子睚眥,嗜殺喜斗,刀柄上的龍吞口就是其形象;三子嘲風,好險,殿角走獸便是它;第四子蒲牢,它能夠抓在鐘上面;今天佛坐獅子是龍的五子狻猊,好坐;七子狴犴,有威力,好獄訟,門兩旁的獅子頭就是它的模樣;負屓,排行老八,石碑兩旁的紋龍是其意象;殿脊獸頭是最小一個,叫螭吻。這就是我們對龍的一個神話式的解釋。
這是一對方瓶。方瓶比圓瓶難做,因為我們都知道,瓷器燒之前是軟的,方形的東西一入火很容易變形。簡單地說,圓形的瓷器變形率很低,它受力是均勻的。但方形的,尤其這種扁方形的,它的受力是不均勻的,所以很容易變形,這也是歷史上方形瓷器為什麼少的一個原因。
瓶上的圖案比較雜。這兩個畫片過去叫“文武片”,一文、一武。一面畫的都是刀馬人,這是武片;另一面畫的都是室內的景,是文片。典型的文武片兩面是不一樣的。從陳設的角度來講,它擺在那兒,今天擺這個面,明天換那個面,可以換一種心情。它的側面什麼都有,有鳥、花卉,還有兩個侍女,這些恰恰是晚清時期的文化特徵。
這對瓶子應該是清代晚期同治到光緒年間的。過去有一個簡單的說法,把這種叫做“同治彩”,所謂同治彩,典型的特徵就是雜七雜八的各種顏色都涌在這裡。為什麼這個時期有這樣一個特徵呢?是由於西方列強進入中國以後,給中國人帶來了各種西方的文化信息以及其他的需求。這對瓶子應該有100多年了,在那個時期算是比較高檔的民間陳設,跟宮廷無關。
這上面畫的侍女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很難在瓷器上看到這種侍女,還露著小腳。為什麼這樣露著小腳呢?這是當時社會的需求。纏足從隋唐時期開始有,在宋代開始普及,一直對中國的封建社會有極強的文化影響,大部分漢族地區的女子都是纏足的。纏足形成的歷史原因非常複雜,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的。西方人進入中國以後,看到中國這么多纏足女子,感到非常難以理解,因為他們認為,我們是一個昌盛、文明、發達的國家,但纏足是一個陋習。但西方人會欣賞或者說會以一種獵奇的心理去欣賞我們的纏足。這種瓶子,我懷疑就是那個時期為誘惑西方人而做的,誇張地將我們的纏足展現給外國人。在乾隆以前的瓷器上,如果表現纏足,一般情況下用長裙覆蓋的,還是保留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心理,輕易不讓你看到小腳。過去,儘管有曬腳會,一年也只有一天,女子可以把腳露出來讓男人看,但平時都是遮著的,講究“笑不露齒,行不露足”,走路的時候腳不能露出來。而這對瓶子上的圖案,這樣誇張地把腳伸出來,作為陳設,我想它一定受到了某種商業利益的驅使。我想可能是那時候被西方人的這種市場需求給逼成這樣的,看起來很怪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它不失為那個時期很重要的一件文物。
這個瓶子的造型叫“膽式瓶”。今天很多人沒見過苦膽,以前殺完了豬,把苦膽一提溜就是這個樣子,“膽式瓶”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還有一種說法叫“錐把瓶”,就是老太太納鞋底的錐子,今天也很少能見到了。這兩個名稱,叫哪個都對。它的底很有意思,以前這叫芝麻醬底,很形象。過去對器物的很多描述都非常形象,沒有那么學術。它的釉是一種窯變釉,顏色非常純正。整個清代仿青瓷的時期——從雍正一直到清中期——這100多年的時間,它的大致過程是以閃藍為準,就是藍色越多,相對的年代就越早;藍色越少,相對的年代就越晚。如果基本上是通紅狀,就到了大約道光年間了——這是一個相對的規律,不是絕對的。這件東西大約是清中期的,如果是乾隆也是乾隆最晚期了,為什麼呢?是它的底決定的。這個底有大量掰釉現象,它並不是由於後來的磕碰,而是生來就有的。我們知道,釉在高溫下是流淌的,現在仍然能清晰地看到它的流淌狀,所以它會跟底下的窯具粘在一起,最後把窯具敲打下去,就出現了這種瑕疵。這個瑕疵在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間都控制得很好;到了嘉慶道光以後由於國力式微,大家對這個事也不太講究了,所以控制得不好,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不見得說這種情況乾隆時期就絕對不會出現,所以可以認定這個東西是乾隆晚期的。
顏色很好看,紅中閃著藍光。藍是一種冷色調,紅是暖色調,在這種暖色調中閃著藍,它就顯得非常沉穩,不會那么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