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都市風光》
(1935)
導 演:袁牧之
![《都市風光》](/img/b/c77/nBnauM3X1cTMwYjNwcTOyIDMwITM1UTMwYDMwADMwAzMxAzL3k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編 劇:袁牧之
主 演:張新珠白璐 唐納 藍苹 周伯勛 (更多)
上 映:193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製作團隊
![《都市風光》](/img/f/0ec/nBnauM3X4UzM0YzN4YDOzYTN5ETMzIDO1IDMwADMwAzMxAzL2g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袁牧之 .... 導演
袁牧之 .... 編劇
吳印鹹 .... 攝影
賀綠汀 .... 作曲
演員表
都市風光 (1935)演員表
![《都市風光》](/img/3/9e0/nBnauM3XzcTMxUTM1UzN5MzMwMTM1IjN5YTMxADMwAzMxAzL1c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白璐.... 小婢
唐納 .... 李夢華
藍苹.... 女友
周伯勛 .... 小雲父
蔡若虹 .... 陳秘書
吳茵 .... 小雲母
袁牧之 .... 西洋鏡小販
顧夢鶴 .... 王俊三
故事梗概
《都市風光》
(1935)故事梗概
鄉間小車站,候車鄉人偷閒觀西洋鏡《都市風光》 ,故事講述:青年李夢華罄其所有,購絨線衫贈戀人張小雲 ,忽見情敵茶棧經理王俊三自小雲寓所出,心頗怏怏。小雲約
![《都市風光》](/img/b/951/nBnauM3XwczNwIzN3AjM5UTM0ITM0MTO1MzMwADMwAzMxAzLwI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夢華觀電影,夢華典手錶購票,觀畢離院,小雲 又為俊三駕車邀走。小雲欲為女友作婚禮伴娘,衣帽鞋俱缺,向父索款,其父僅有不能兌現之奉天票。正為難 間,幸女友已預定伴娘新裝,邀往試穿。至時裝店,女友察覺小雲定製大 衣急遁去。小雲無奈,致電俊三, 約明日來寓吃麵。屆時俊三攜洋娃娃、花籃等禮物至,小雲見無補實際,又約往咖啡館小坐,俊三因有要事, 請陳秘書伴往。小雲佯作付賬狀,陳秘書示闊奪其皮包爭付,小雲乘隙將皮包踢進暗處,至時裝店取大衣時, 謊稱丟失皮包,遂由陳秘書代為付訖。時年關將屆,小雲父欲贖回典當物品轉售與舊貨店,以籌集小雲購置鞋 帽等費用,結果未能如願。小雲無奈佯稱洋娃娃質量不好,向商店退款三十元添置衣服皮包,終缺一帽。李夢 華得稿費二元,持一帽盒往訪小雲,小雲以為得帽,不禁歡喜,啟之則一小犬。小雲邀夢華陪同跳舞,連喝高 價飲料,夢華囊空如洗,藉機溜走。適俊三至,飲舞既罷,小雲被挾至寓所,醉中失身。小雲父母得知此事, 力迫俊三與小雲結婚,以解年關經濟困難。婚後,俊三投機失敗,留書小雲出走,不料陳秘書已先其與小婢席 卷私奔。小雲與父追至車站,火車已鳴笛離站。待看西洋鏡鄉人聞聲驚覺,火車已遠去,面面相覷,無所適從 。
影片深刻反映了舊中國大都市畸形的社會生活,生動地揭示了小市民階層人物的停滯和愚昧。在藝術處理上它具有獨到的清新活潑的風格,採用漫畫式的手法,把真實的生活描繪和大膽的誇張結合起來,使影片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尖銳的諷刺力量。影片在運用和發揮聲音造型元素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將音樂、音響配合表演來加強影片的節奏和喜劇效果以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還注意畫面造型與聲音協調,很好地創造氛圍,體現當時社會畸形的經濟狀況。
導演簡介
袁牧之 。中國電影編導、演員、導演。原名袁家耒。生於浙江寧波。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3歲到上海,開始在洪深組織的戲劇協社演戲。1927年在辛酉劇社的多部戲中出任主角,業餘時間練習寫作。1930年,他積極參加左翼文化運動,主演洪深、田漢等編劇的劇目,出版了《戲劇化裝術》 、《演劇漫談》等書籍。他在舞台上塑造的形象飽滿、逼真,被譽為"千面人"。1934年任電通公司演員,編導。寫出第一部電影劇本《桃李劫》,並塑造了男主人公陶建平,主演了《風雲兒女》,自編自導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都市風光》。1935年,入明星公司二廠,與陳波兒主演《生死同心》。1936年編導的影片《馬路天使》被譽為"中國影壇上開放的一朵奇葩"。1938年赴延安,同年10月編導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考察。1946年組建東北電影製片廠,任廠長。生產了第一部多集有聲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第一部故事片《橋》等。建國後,任文化部電影局局長。中國文聯第一屆常務委員、第一屆政協委員。1952年因病離職。
演員介紹
吳茵原名楊瑛,中國著名電影演員。1909年出生於天津。幼年被父親送給結拜兄弟做女兒,改姓“楊”。由於其養父家境富裕,所以從小她就對文藝萌發了興趣。13歲時,其生母又將她領回,同時其生父又遭破產,在上海城東女校國畫科學習繪畫,當時上海戲劇活動活躍,她在田漢的劇作,應雲衛指導的話劇《蘇州夜話》中扮演角色。此舉雖說成功,但遭到家庭的阻撓。她毅然離婚,決心從影。幸運的參加了《新女性》的拍攝,並於1936年經應雲衛介紹加盟明星影片公司二廠。新的楊瑛—吳茵誕生了。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她先後在“快活林”、“聯華”、“電通”、“天一”、“明星”等公司拍攝了六部影片。由於她扮演的老年婦女形象諸如:農婦、母親、女傭等,多姿多彩,各色各樣,一時成為三十年代末影壇上飾演老年婦女形象的知名影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她隨上海影人劇團赴重慶,後又入中華劇藝社,主要從事舞台劇演出,同樣也是扮演老年婦女形象,同時,又參加了《火的洗禮》、《塞上風雲》、《青年中國》等影片的拍攝,抗戰勝利後返回上海,進入崑崙影業公司。把她在舞台上學習、積累的經驗,迅速溶匯到銀幕表演創作上。拍攝過《八千里路雲和月》、《遙遠的愛》、《烏鴉與麻雀》等著名影片。
其中《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兩片為她的代表作,顯示出她在刻畫人物形象上不凡的藝術功力。不僅演活了人物,而且演得活靈活現,真可謂非她莫演的地步了。建國後,相繼又在《武訓傳》、 《我們夫妻之間》 、《宋景詩》、《家庭問題》等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新女性》開始,幾十年的電影生涯,她飾演了中國社會各個階層,各種類型的中、老年婦女形象,以善飾演“老太婆”而響譽影壇,堪稱中國影壇“第一老太婆”。她的一生努力負出的心血為中國影壇獨擋一面,無與倫比的表演又成為中國電影歷程中的表演楷模。她於1991年,不幸去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