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梗概
少年俠士陳玄機負師友重託要去賀蘭山刺殺一位隱姓埋名的武林高手(雲舞陽),此行生死未卜。不料卻遇上痴戀於他的少女蕭韻蘭。陳玄機無意於蕭韻蘭相戀,只好縱馬狂奔,蕭緊緊追隨。不料卻為另一位少年俠士武當門人上官天野所阻攔。上官天野痴情於蕭韻蘭,誤會陳玄機是一個負心之人,因此攔住了陳玄機責令與蕭和好,並失手將他打傷。陳玄機靠寶馬拚命飛逃,昏迷後從馬上跌落山澗之中。少女雲素素巧遇昏迷的陳玄機,將其救回家中治療。陳玄機在昏睡中醒來,只覺屋中一切布置竟和自己家中一樣,並意外見到了聞名已久的外祖父家傳寶劍——昆吾寶劍,疑惑之中,陳玄機無意聽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雲舞陽之女,而雲舞陽正是他此行所要刺殺之人。正自為難之際,忽見上官天野來到雲家,上官天野是武當掌門牟一粟的嫡傳弟子,奉師傅遺命來向雲舞陽索要達摩劍譜及拜見師姑牟寶珠,同時也要救回被自己所傷的陳玄機。雲舞陽不還劍譜以將上官天野囚禁,陳玄機為救上官天野捨命刺殺雲舞陽,但遠非他的對手,幸得雲素素求情才得免於一死。
名震天下的武林高手“鐵掌神筆”石天鐸前來拜會雲舞陽夫婦。石與雲曾同為大周皇帝張士誠的心腹武士。但云不念舊誼,為爭天下第一高手之名,強行比武,將原已中毒受傷的石天鐸殺死,引起了雲夫人的卑視,雲素素也為此傷心欲絕。雲舞陽正自傷心之際,武當五老為找劍譜和上官天野前來發難,雲舞陽以武林絕學一指禪功,鬥敗武當五老,並當場毀去達摩劍譜。隨後又與半目殘丐畢凌風惡鬥而身受重傷。陳玄機欲救被囚禁於石室的上官天野,但上官已被畢凌風救走,並從畢口中得知武當五老正在算計自己的掌門之位,深感灰心之餘,甘願捨棄掌門之位,拜畢為師,陳玄機與上官天野互訴心事,言明自己心愛的人是雲素素而非蕭韻蘭,卻被蕭無意中聽到,蕭傷心欲絕,氣極離去。大內高手羅金峰正好上山會見雲舞陽,見狀乘機要抓捕陳玄機,陳與上官兩人雖聯手對敵,但遠非羅金峰之對手,危急之際,恰為路過的雲夫人所救,羅金峰率眾追至雲家,雲舞陽為救女兒的戀人,不顧身受重傷,與雲夫人聯手殺死了羅及其手下,但二人也告傷重不治。雲夫人臨終將素素託付與陳玄機,而雲舞陽也只有三天之命。
畢凌風找到上官天野說明劍譜的來歷,劍譜原為武林異人澹臺一羽所得,原有意傳與陳玄機的外祖父陳定方,誰料雲素素的外公,武林掌門牟獨逸先一步奪得。陳定方與牟獨逸一場比拼同,陳定方輸了一招,並於回家後傷重而死。臨終交待弟子蕭冠英,要求奪回劍譜。而雲舞陽本是陳定方的女婿,因此得到了陳家的昆吾寶劍,前妻死後又娶了牟獨逸之女,偷得了達摩劍譜。畢凌風說完隱情之後終因傷重不治而死。
雲舞陽在家中等候死亡的降臨,蕭韻蘭的父親蕭冠英追尋而至,正要動手,忽聽一陣簫聲伴隨陳定方之女陳雪梅的到來。雲舞陽渾身顫抖,蕭冠英面目蒼白,都懷疑身在夢中。原來二十年前,張士誠兵敗長江之時,雲舞陽為求逃命,親手將心中毒箭,奄奄一息的妻子推下長江。當年的一念之差,使他二十年來心受良心的責難,未料到,陳雪梅未死,二十年後二人又再重逢,陳雪梅此行為尋兒子陳玄機而來,他找到了兒子,兒子卻愛上了同父異母的妹妹雲素素。雲舞陽驚聞女兒最傾心的戀人陳玄機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承受不了這意外的打擊,在極度傷心之際,心臟爆裂而死。雲素素驚聞這種種隱情,充滿著恐懼和哀傷,將昆吾寶劍拋向陳玄機同時,狂奔向懸崖,一步踏空,從千丈高峰直跌下去,留下了陳玄機悽厲的狂叫聲,雲家也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小說目錄
連載版
第一回 劍影歌聲豪俠淚
第二回 輕憐蜜愛女兒情
第三回 荒山劍氣驚良夜
第四回 深院梅花寂寞春
第五回 龍爭虎鬥真何苦
第六回 鳳泊鸞飄各自傷
第七回 五老興師來問罪
第八回 雙雄運掌見奇功
第九回 拼將熱血酬知己
第十回 忍把衷情付杳溟
第十一回 痴男怨女情難解
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願未酬
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隨流水
第十四回 寸寸傷心付劫灰
人物介紹
主要人物
陳玄機:雲舞陽與陳雪梅之子。陳定方外孫。
雲素素:雲舞陽與牟寶珠之女。深愛陳玄機,因得知為異母兄妹而跳崖。
上官天野:武當派內定新任掌門人,牟一粟之徒,後拜畢凌風為師。深愛蕭韻蘭。
雲舞陽:天下第一劍客,曾是張士誠最親近的武士,“龍虎鳳”三傑中的“鳳”。深研達摩劍譜數十年,還精通一指禪等絕技。
反派人物
羅金鋒:“大內第一高手”,錦衣衛總指揮。
太玄道人:原陳友諒帳下第一高手,後成為朱元璋的錦衣衛總教頭。僅次於羅金峰。
陽超谷:峨嵋派劍客,大內高手。
桑令狐:大內高手,暗器好手。
其他人物
蕭韻蘭:蕭冠英之女。
石天鐸:張士誠最親近的武士之一,“龍虎鳳”三傑中的“虎”。人稱”鐵掌神筆“,使判官筆,及三十六路天罡掌法。
智圓:“武當五老”之一,武當派主持。
智弘:“武當五老”之一,武當派監寺。
智廣:“武當五老”之一,武當派達摩院首座。
周桐:“武當五老”之一,武當北派名宿。
谷鍾:”武當五老”之一,武當南派名宿,牟獨逸的首徒。人稱“陰間秀才”。
七修道人:張士誠最尊崇的客卿之一,“僧丐道”三奇士中的“道”。
蒲堅:張士誠帳下的武士。擅長暗器。
牟寶珠:雲舞陽續妻,牟獨逸之女。因深愛雲舞陽而被其利用,從牟處偷走達摩劍譜。
陳雪梅:雲舞陽髮妻,陳定方之女。二十年前張士誠與朱元璋長江決戰時重傷,被雲舞陽推下小船,但僥倖未死。
畢凌風:“玉面丐俠”,綠林大盜,畢凌虛之弟。偶遇澹臺一羽得知達摩劍譜故事,並目睹陳定方牟獨逸為爭奪劍譜的大戰;為從牟氏處奪得劍譜,修煉寒陰七煞掌;後奪譜失敗(但牟獨逸也因其掌毒而死),被削去一臂一腿兼毀容,改稱“半殘神丐”。上官天野在從雲舞陽家逃出後拜其為師。
褚英:“勾魂雙煞”之一,綠林大盜,蕭冠英手下。練鐵砂掌。
褚霸:“勾魂雙煞”之一,綠林大盜,蕭冠英手下,褚英孿生弟弟。練硃砂掌。
常山龍:山東劇盜,蕭冠英手下。使長鞭。
公冶良:山東劇盜,蕭冠英手下。
蕭冠英:北五省綠林領袖,飛龍幫幫主,陳定方的記名弟子。與畢凌風相約奪回達摩劍譜交予陳雪梅。
提到人物
陳友諒:大漢皇帝。
張士誠:大周皇帝,彭瑩玉之徒。
朱元璋:當今皇帝,彭瑩玉之徒。
彭瑩玉:人稱”彭和尚“,俗家名彭瑩玉。“龍虎鳳”三傑中的“龍”,“僧丐道”三奇士中的“僧”,地位超然。
牟獨逸:三十年前的“天下第一劍客”,武當派掌門人。與陳定方爭奪達摩劍譜大戰一天,最後以太清玄功戰勝奪得劍譜及”昆吾“寶劍。後被畢凌虛掌毒所傷,毒素無法排淨而死。
陳定方:元末詩人,一代大俠。曾保有”昆吾“寶劍,與牟獨逸爭奪達摩劍譜大戰一天不敵,寶劍亦丟失,數日後亡。
歸藏大師
牟一粟:前任武當派掌門人,牟獨逸之侄。
張復初:張士誠之子。在二十年前張士誠朱元璋長江決戰中,被雲舞陽救護而出。後被蒙古韃靼部收留。
張宗周:張復初之子。欲借瓦剌之力復國。
畢凌虛:二十年前丐幫幫主,張士誠最尊崇的客卿之一,“僧丐道”三奇士中的“丐”。
石英:石天鐸之子。洪武十三年時十六歲。
阿魯台:瓦剌大汗。三年前亡故。
脫脫不花:瓦剌大汗,阿魯台之子。
脫歡:瓦剌監國,脫脫不花的叔父。
周公密:張士誠在江南舊部的首領。
畢清泉:畢凌虛、畢凌風之父。
澹臺一羽:江湖異士,一生鑽研達摩劍譜,走火入魔乃至半身不遂。後欲將劍譜傳於陳定方,但未等到人來就死了。
阿圖真:蒙古國師。
麻翼贊:阿圖真之徒。
點評鑑賞
談《還劍》之與《洛神賦》(作者:冰楓月之怒)
關於梁公的《還劍奇情錄》一書,之前也寫過不少文字,但總覺得未能盡其意。在我看來,《還劍》此書是梁著中最能體現梁公寫作技巧的一本,各種敘述手法的運用,使其在梁著中顯得別具一格。而同時也因其篇幅短小,很好地掩蓋了一些梁公在長篇累牘中表現出來的缺陷,使其得以一氣呵成,蔚然一體。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文以氣為主。”而其弟曹植的《洛神賦》,就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其文雖綺麗驚艷,不可方物,卻自有一種清新浪漫之氣盪逸其間,與《還劍》自然清雅之氣頗有相通之處。
縱然兩文在體裁、情節、行文上都存在著不少差異,我們亦可驚奇地發現,兩文對以美好的愛情與純潔的人性的渴求與嚮往,關於清幽朦朧的意境的捕捉與渲染,甚至兩文的政治背景方面,都是頗為相似。
於是我們再來讀《還劍》,腦中或許會呈現出這樣的場景:落日餘霞,古道黃昏,我們的主人公騎著他心愛的白馬疾馳向賀蘭山陰,他失蹄落馬,昏昏睡去,連著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中他仿佛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中,遇見了一位純潔美麗的女子,並對之心生愛慕。第二個夢中,他與心目中的女神分離,卻一直在苦苦追尋著愛人的足跡。第三個夢是一個噩夢,他終於發現自己與愛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巨大的悲傷與現實的慘白將他從美夢中生生拽離出來。
這像極了《洛神賦》中所描繪的那番神韻!
之所以把這一幕幕場景理解為三個夢,是因為《還劍》的行文,似是刻意營造著一種夢的氣氛,仿佛錯落,時有恍惚之感。主人公在白天昏迷,“夜晚”醒來,在三個不同的夜晚,目睹著賀蘭山月色之下的種種鬧劇,也體味著其中朦朧綽約的夢的意境。於是我們也可以認為,或許他從來未醒過,只是活在一個夢的幻想之中。而《洛神賦》無疑也是擁有這種夢的特質的,那樣奇絕瑰麗的場景,怕是也只存在於曹子建的幻想之中。
但《洛神賦》畢竟只是散文,只需要表現一種追求,一種思想就行了,只需要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將讀者感染,使其暫時超脫於現實之上。而《還劍》作為小說,需要有完整的情節,因而作者毫不吝惜地將自己所編織出來的美夢無情擊碎,告訴你女神原來只存在於夢中,告訴你什麼是想像與現實的分野。
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用審美的眼神來欣賞這本《還劍》,須知那種古典的空靈與溫婉的文氣,始終貫穿全文,即使在夢碎前的一剎那,我們仍身在那種皓月清歌,橫斜疏影的意境之中。梅花院落,月色朦朧,慵臥繡床芙蓉帳,忽見有女在側,臉泛桃花,眉蘊春雪,氣若幽蘭,洵美且都,再加上似曾相識的布景,曾讓玄機如墮夢中,想來曹植初睹洛神仙姿的震撼,亦是如此。及至素素引劍翻飛,曼聲清唱,劍影歌聲,兩相妙絕,恰便似“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然後素素峰頂撫琴,遙唱詩經,歌聲盤繞山崖水巔,“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於是暗通款曲,海誓山盟,“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雖然情節迥異,但兩文都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幅幅夢中的純美畫卷,月色花香齊入夢,華容綽態各迷離,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書中的女主角雲素素,或許還是和洛神有著不少區別,洛神端莊絕艷,不苟言笑,素素卻是如此的可愛可親,但兩者並非沒有交集——皆是純潔美麗,且都具有現實中普通女子所不具備的某些特質。曹植在《洛神賦》中毫不吝惜美麗的詞藻,他將天地間所能擁有的一切靈氣全都安到了洛神身上,而梁公也毫無保留地將天山所能賦予的一切懿德幾乎都給了素素,讓她舞得一手好劍,彈得一手好琴,浣衣烹廚,無所不能,無所不為,且性格如梅花般纖細善良,一塵不染。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無不充盈著生活的情趣,使她看起來與仙子仿佛格格不入,然而諸般美德加起來,卻又使這一形象顯得高於生活——你很難在現實中找到如此完美的女子。而他返璞歸真般純潔的性格,更使她仿佛不屬於這個世界。原來,曹植寫的是洛水女神,而梁公寫的則是賀蘭梅仙!
關於作者
梁羽生(1924-03-22~2009-01-22)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梁羽生本名陳文統,一九二四年三月廿二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誤)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5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
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畢業後,由於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報》作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後定居香港,現僑居澳大利亞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
談武俠小說,不能不談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飄溢出來的獨特韻味。就新派武俠小說而言,古龍是小字輩,金庸是後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則是時間上的“大哥大”。正是由於他無意闖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紀最壯觀的文化景致——武俠熱。梁羽生文學功底很深,言辭優美,描寫生動,文中大量運用詩詞,獨樹一幟。只是在情節上的描寫稍遜與金庸與古龍,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讀,不愧為三大宗師之一。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上接《兒女英雄傳》以來的俠義小說和民國舊武俠小說,開創新派武俠文學;下啟金庸、古龍的一片天地。他這樣評價自己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開風氣者,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金梁並稱,一時瑜亮”。梁金並世之時,曾主張“俠是下層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品德的化身”,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金庸更將之提升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梁羽生小說以實在的文史知識和古代詩詞見稱。語言文采飛揚,字裡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常常將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小說回目意境深遠,對仗精巧,情節推展明顯具有怡盪有致的韻律感,敘事中也帶有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其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他的武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小說情節構置巧妙、穩厚綿密。有人認為梁羽生小說的缺憾在於“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梁先生始終保有一種“正統”文人的姿態。梁先生自己也說:“可能我也犯過“離奇”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離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風格”。
初入江湖:
一九五四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先是在報紙上互相攻擊,後來相約在澳門新花園擂台比武,以決雌雄。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為了門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腳相爭。這場比武經港澳報刊的大肆渲染而轟動香港。陳文統的朋友《新晚報》總編輯羅孚觸動靈機,為了滿足讀者興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彩的武俠小說以饗讀者。第三天,《新晚報》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龍虎鬥京華》是新武俠小說之始。隨著《龍虎鬥京華》的問世,梁羽生──梁大俠初露頭角,轟動文壇的“新派武俠小說”已有雛型。因為他寫隨筆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時又心慕白羽,故名梁羽生。
退隱江湖:
從1954年開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間,梁羽生共創作武俠小說35部,160冊,1000萬字。除武俠外,梁羽生還寫散文、評論、隨筆、棋話,筆名有陳魯、馮瑜寧、李夫人等,著有《中國歷史新活》、《文藝新談》、《古今漫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