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生才精彩》

《這樣的人生才精彩》

《這樣的人生才精彩》是繼《世界因你不同》之後李開復的最好的一本書,不僅資料翔實,而且辨析透徹。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楊黎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6506
出版時間:2010-10-01
版次:1
頁數:23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哲學>哲學工具書
印刷時間:2010-10-01
紙張:膠版紙

編輯推薦

李開復被稱為中國的青年導師,不論是職場還是事業,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其對於人生的態度,對於人生理解,更是為千萬莘莘學子、職場經理人、年輕父母們提供了一個標桿,一個楷模。《這樣的人生才精彩》是李開復人生感悟的一個全面總結,從人生態度、處事方法等各個方面深入闡釋。向李開復學做人,向李開復學做事,在李開復身上,能夠深刻體會到中西結合、中西交融的精神。毫無疑問,像李開復這樣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唯此方可無憾。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熱賣中>>

內容簡介

成功應是多元化的,可能是你創造了新的產品或技術。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可能是你為他人帶來了快樂,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和別人比,而是要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作者簡介

李開復,祖籍四川,1961年12月生於台灣。他被公認為計算機科學界的“天才”人物,先後任職於蘋果SGI微軟谷歌公司,職業生涯取得了輝煌成就。而對人生的態度,對青年們的諄諄教導。更使他獲得了中國“青年導師”的稱號。

目錄

第一章成長——遵從內心的選擇
不要讓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3
勇於表達“我感覺”、“我想要”/5
認識你自己/8
興趣是最重要的/10
如何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12
沒有理想就沒有未來/16
自信的秘密/18
嘗試者才是成功者/20
要有自律能力/22
情商是可以培養的/24
西點軍校的第一準則/26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29
第二章大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三個追求”、“一個準備”/33
自省功夫/36
學的不是知識,而是自學的能力/39
成功的選擇在於自己/42
如何做到“追隨我心”/44
業餘愛好的意義/46
善於在重大問題上做決定/47
態度決定一切/49
做自己的導師/50
大學生應掌握的七項技能/52
第三章職場——你在為誰工作
選擇自己的最愛/57
在第一份工作中最需要學習的/59
工資≠報酬/61
先把分內工作做好/64
旅途本身就是收穫/65
工作要有激情/67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69
要有同理心/71
三個壞習慣/74
謙虛的力量/76
誠信是基本準則/79
一個魚販的故事/82
“跳槽”的成本收益率/85
第四章創業——你準備好了嗎?
輟學創業要不得/89
先打工再創業/92
迎接挑戰的勇氣/94
創業成功的四大要素/96
一道決定命運的選擇題/98
創業者的三大誤區/100
IP0不是出發點/102
公司的真正目標是什麼/104
向創新工場學習/106
比失敗更可怕的/108
第五章人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終目標應該是快樂而不是成功/113
請留下你的工作遺產/114
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116
信任是人際關係的基礎/118
人際交往的原則/121
人生難得有知己/123
擺脫名利的羈絆/125
人生不能沒有價值觀/127
志當存高遠/128
要懂得自省/131
放棄的勇氣/133
胸懷寬廣才會成功/135
最無謂的“痛苦”就是對自己不滿意/138
勇氣、胸懷和智慧/140
人生不是二元判斷/142
對“失敗乃成功之母”的補充/144
第六章素質——來自“青年導師”的忠告
智慧比創造力更重要/149
為什麼要強調團隊精神/151
走好每一步/154
毅力的重要性/156
做與時俱進的“人才”/158
成功從改變自己開始/160
人生目標也是不斷完善起來的/162
“愛其同,敬其異”/165
抓住機會/168
第七章管理——從優秀到卓越
“以人為本”/173
人才的四大標準/175
“職場毒藥”/177
傾聽也是一種能力/179
包容的智慧/181
橋樑式管理/185
平等的管理文化/186
聰明的老闆會聘請比自己聰明的員工/188
微軟的五大企業文化/190
團隊合作的四大準則/196
創新決定未來/198
什麼是真正的創新/200
微軟的用人之道/202
第八章教育——正確的教育之路
美國的正面教育/207
四種不同的教育方式/209
要為了學習而學習/211
在實踐中學習/212
自主選擇的能力/215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219
關於“規矩”的四條定律/221
培養明理的孩子/224
首先要相信孩子/226
跟孩子做朋友/230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李開復認為,對於每一次選擇是否正確,不要看內心之外的東西,不要被財、地位以及其他的因素干擾,而是要反覆叩問自己的內心是不是真的喜歡。李開復的大學同學拉斯認為在IT業的發展不是自己所追求的,畢業後,儘管一家美國證券所給他開出了豐厚的薪水邀請他去做IT工程師,但他還是放棄了。拉斯最終選擇在德國開了一家畫廊,這是他內心的真正追求。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是你真正喜歡的就要堅持下去,不管這個堅持的過程要放棄多少東西,因為你一定要明白現在的放棄正是為了你以後的獲得。
可是很多人卻根本無法發現自己內心追求的是什麼?因而經常陷入迷茫之中。李開復認為,發現內心的真正需求都是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經過一個逐漸演化和積累的過程而突然覺悟的。比如,他在讀大一的時候,本來學的是法律專業,由於實在提不起興趣,他開始探求自己到底想要乾什麼。他先去學習了數學,但後來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學校里那台電腦。那時候的電腦還是打卡式的,很笨拙,但是對他來說卻具有巨大的魅力。當他發現計算機和可口可樂的機器連在一起,就能看到機器里是否還有可口可樂時,覺得真是奇妙無比。那時候沒有人知道學習計算機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前景,當時還沒有“計算機科學家”這個稱謂,但李開復認為,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對計算機充滿了熱愛,非常喜歡它。他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心花怒放、精神振奮的東西了。可以看出,李開復並沒有想成為什麼科學家、什麼總裁,他只是源於內心的喜歡。人總是在自己喜歡的東西上才捨得下工夫,也只有在這種心態才能學有所成,所以李開復最終成了公認的計算機天才。
李開復發現這個內心需求的過程,雖也是“無心插柳”的結果,但李開復卻是在不斷地“插柳”,最終在積極的探索中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