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昭君冢》

《賦昭君冢》作者張祜,是唐朝的一部詩詞。

作者

張祜

詩詞正文

萬里關山冢,明妃舊死心。恨為秋色晚,愁結暮雲陰。
夜切胡風起,天高漢月臨。已知無玉貌,何事送黃金。

作品鑑賞

同情弱小不幸而高尚偉大的悲慘女子,是張祜懷古詠史詩的重要內容。《賦昭君冢》就是這種題材中比較典型的一首詩,此詩吟詠王昭君。

明艷照人的王昭君個性高潔,不肯以千金賄賂畫師毛延壽,遠嫁燕支塞外,金玉之質埋沒在茫茫的胡沙之中,死後只留下一座青冢。“明妃舊死心”高度讚頌了昭君為國犧牲的高尚情操,“天高漢月臨”還有對故里無盡的思念和對國家忠貞不二的決心。可惜昭君是不幸的,只能湮沒在胡沙中,“已知無玉貌,何事送千金”一陣悽愴之感噴湧出來。詩人從昭君身上看到千古失意文人的命運,抑鬱不住無盡的悲慨。昭君的心聲就是千千萬萬受壓抑文人的心聲。此詩從一定的側面展現了唐代失意文人的不幸命運及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認識意義。

作者簡介

張祜(約785—849後)唐代詩人。字承吉,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初寓姑蘇,後至長安,長慶(821-824)年間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隱居以終。張祜縱情聲色,流連詩酒,同時任俠尚義,喜談兵劍,心存報國之志,希圖效力朝廷,一展抱負。他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結識了不少名流顯官。然而由於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於節度使,淪為下僚。張祜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詩風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詩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