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殘牡丹》

《賣殘牡丹》是唐代詩人魚玄機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魚玄機

詩詞正文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為價高人不問,
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裡,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注釋

⑴頻:頻頻不斷。潛消:暗暗地消失。

⑵緣:因為。

⑶紅英:鮮花。稱,配,夠格。

⑷上林苑:帝王園林。王孫,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作品鑑賞

這首詩寫作年代已不可考,但從其反映的內容和心緒來推測,當屬女詩人魚玄機後期作品。這首詩表面是詠牡丹,實則以物喻人,寄託著作者的身世之感,一腔忿限傾泄而出,讀來盪氣迴腸,感人至深。

此詩首聯一二句,寫牡丹花無人注意,暗暗凋零。此聯是總提,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以下皆由此生髮開去,一步步引向深人。“臨風”句寫詩人站在狂風之中,看著紛紛而落的牡丹花,連連嘆息。“落花”點明題中“殘”字。“風”道出了牡丹致殘的原因,說明牡丹並非自然意義上的衰敗,而是被無情的狂風吹殘。為全詩蒙上了一層濃重的悲劇色彩。而一“嘆”字就明寫詩人心情,飽含無限感慨,也是全詩感情字眼。“頻”字既可看作落花之多,又可看作詩人感慨之多。

頷聯三四句,寫牡丹花高貴,無人敢問,花香太濃,蝴蝶都難以親近。語句對偶。

頸聯五六句,寫牡丹花應該生長在皇宮裡,而不應該生長在路旁被糟蹋。語句對偶。

尾聯七八句,寫等到牡丹花移植到帝王園林,那些富貴子弟將後悔不堪。

這首詩以殘敗的牡丹花自況。沒有人賞識她高貴美麗。“賣”字極為傷感,主動兜售都無人問津。

作者簡介

魚玄機,唐代女詩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鹹通(唐懿宗年號,公元860—874年)中,為補闕李億為妾,為李妻不能容,出家於長安鹹宜觀為女道士,改名魚玄機。後因殺侍婢綠翹,為京兆尹溫璋處死。魚玄機性聰慧,好讀書,有才思,尤工詩歌,與李郢、溫庭筠等有詩篇往來。其詩作見於《全唐詩》,現存五十首,有《魚玄機集》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