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走出細雨濛濛1第三者9
貴州女人19
說不定是個男孩39
綠卡46
巴里的旅程67
媽媽寂寞76
欽之舅舅84
圓通寺114
辛莊122
最後夜戲136
遇見陌生女子的那天上午145
耿爾在北京160
地道199
演戲215
喬琪222
壽宴235
丈夫自己的空間243
收魂251
燃燒的夜262
向著太平洋彼岸272(1938--)
作者簡介
陳若曦女,作家。原名陳秀美。台灣台北人。1957年入台灣大學外文系。1958年與歐陽子等共建南北社。1960年與白先勇、王文興等創辦《現代文學》雜誌,以寫實小說聞名文壇。1958年到1962年寫了許多短篇小說,這一時期的小說題材偏重於“反封建”與“反迷信”,對中下層社會受迫害的小人物具有同情心。到了寫《尹縣長》就有了新的轉變,視野擴大了,發掘的悲劇震撼人心,也反映了作家的抗議。1962年赴美,入麻省聖橡山女子學院進修,主攻英國文學。美國約翰霍甫京斯大學寫作系碩士。1966年與夫段希堯回大陸定居,任教於華東水利學院。“文化大革命”時下放農場勞動。1973年去香港。旋於加拿大定居。後在美國加州大學分校工作。若曦在美加也寫了許多作品,其中不少是寫留學生的生活、遭遇的。由於大陸趨向於開放與改革,她也常回國參觀訪問了,對祖國充滿了感情。所到之處,或在大學講學,或與文藝界交流文學創作意見,她都以平易近人給人留下印象。生活經歷複雜起伏,創作深受影響,題材尤為廣泛。陳若曦在美國多年,不僅從事文學創作,也從事新聞工作,她一直與旅美華僑所辦的中文報紙有聯繫,她擔任過美洲《中報》顧問。因與華僑社會有密切關係,陳若曦對旅居異邦有新的感受、新的認識。她曾以誠懇的態度批評了“落葉歸根”的思想。
她一生中做過兩項重大決定:一是在二十八歲時,為了追求烏托邦的理想,她毅然和丈夫“回歸”中國大陸生活了七年,並且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這段刻骨銘心的日子,對陳若曦日後的創作信念帶來很大的衝擊,她一連串描寫文革的紀實小說也奠定了她在文壇的地位。
陳若曦說:“其實在中國文革的七年當中我幾乎腦筋不動,中國大陸沒有文學,我也不用去創作,但是因為經歷太多,對我的衝擊太大了,就使我思想有些改變,比如說我從中學到大學時代,在現代文學裡頭,我、白先勇、王文興取名為現代文學,就是很追求西方的技巧,就像意識流、很注意遣詞用字,要新、要齊,像王文興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我們都是那樣。但是經過文化大革命之後,我就覺得那些都太小了,我如果在寫作,就是要言之有物,就是把我見到的用一個最淺白的方式傳達給讀者,我希望我寫的東西都是很真實的,這是我一向的原則。我希望我的書,人家打開來看,可以做到開卷有益,就是說,他打開讀一讀,他可以和我學到一點東西,得到一個經驗,得到一點點教訓,可以和我分享。所以我覺得不要整天風花雪月,讀了半天和不讀都差不多,這個我不願意。”
經歷文革後,最後決定離開中國。在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地飄泊二十多年後,陳若曦又做了她人生中的第二個重大決定。
對此陳若曦說:“我覺得知識分子應該關懷自己的社會,我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所以我其實一直想回台灣,但是由於現實的生活,我的先生一直不願意回台灣,我就一直等他,可是到了1995年閏八月,我真的覺得台灣很危險,好像隨時都要沉淪了,所以我想我沒有辦法,毅然一個人回來,後來和先生這方面不能互動,我們互相尊敬,所以兩年前我們友好分手,我是堅決在台灣住下來。很簡單,這是我的家鄉,我不關懷,就沒有理由,我走到那裡,就會批評這個社會,我自己不進來,我自己不參與,我就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批評他,這是我淳樸的一種願望。”
2001年10月5日,陳若曦以小說《慧心蓮》摘桂台灣中山文藝獎“小說獎”。
原本是無神論者的陳若曦,獨自回到台灣後,繼續追尋心靈的探索,最後發現佛教很適合自己,於是成了虔誠的佛教徒,她對許多事物看法也有了改變。強調“我手寫我心,寫我口”的陳若曦,所創作的小說都直接放映了她的心境和經歷,因此她回到台灣後最新一部長篇小說就是描寫台灣佛教發展的《慧心蓮》。2000年,陳若曦受邀成為台灣南投縣駐縣作家,住進了受9.21大地震破壞最大的埔里鎮和災民一起生活,這段經歷成為她下一部小說的題材。
即使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齡,陳若曦仍然以行動來關懷社會。從早期關懷台灣政治,到現在關懷生態、環保問題,以及為女性爭取權益,在陳若曦身上體現的是知識分子的良知。
陳若曦的小說創作一直具有濃厚的寫實主義色彩,誠如有學者指出她的小說向來亦步亦趨地隨著整個現實政治社會局面而發展(可以說她走過哪裡,故事就說到哪裡),反映出身處每一個特殊階段的各種人物正在醞釀或已展現的生命形態。她的女性意識當然也不例外。陳若曦的作品往往與其經歷的時空環境和意識型態有密切的相關聯,現實中的作者陳若曦,和作品中的隱含作者(陳若曦的“第二個自我”),往往距離不大,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學界在劃分陳若曦作品的創作特色,多是按著她個人生命歷程、時空環境的變遷而作分期,約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早期作品(大學時代的作品,1957---1962年):如《欽之舅舅》、《灰眼黑貓》、《巴里的旅程》、《收魂》、《辛莊》、《喬琪》、《燃燒的夜》、《最後夜戲》、《婦人桃花》等,均收在《陳若曦自選集》中。這個時期陳若曦的小說已表現出寫實主義的色彩,注重她生長環境中的鄉土民俗、市井群相,尤其刻畫中下階層的女性在父權社會體制下,被常規民俗與禁忌宰割的悲慘命運。民俗禁忌與女性,是她書寫的主調。
(二)反映大陸文革的小說:1966年陳若曦以台灣留美學生的身分,於文革初期隨夫回歸大陸,前後在文化大革命中生活了七年,至1973年離開大陸回到香港。停筆十一年之久的陳若曦於1974、1975年分別在香港《明報》月刊首次以小說形式向外界披露文革,發表《尹縣長》、《耿爾在北京》等作品,受到舉世注目,成為知名作家。而在陳若曦陸續發表的十五則短篇、一則長篇《歸》的文革小說中,共有《晶晶的生日》、《尼克森的記者團》兩篇小說是以女性第一人稱觀點說明自己的故事;在《查戶口》、《任秀蘭》、《丁雲》、《十三號單元》、《女友艾芬》等作品,則是以女性第一人稱的觀點說明他人的故事,這種現象意味著陳若曦對於女性思維意識的重視。而筆下的女性角色也是豐富而多元的,但她們都擺脫不了一種宿命,那就是政治的干預、政治運動的侵擾,“政治”這東西狠狠地鑽入她們的世界裡,主宰了她們的命運,她們的幸與不幸都源自於政治因素。女人在社會體制下的命運,一直是陳若曦關懷的視點之一。
(三)以美國華人社會和兩岸三地的人情世故為題材的小說創作:1979年陳若曦由加拿大遷居美國舊金山,在小說題材上告別了文革小說,而以美國華人社會和兩岸三地的人情世故為題材;長篇小說如《突圍》、《遠見》、《二胡》、《紙婚》,短篇小說集如《城裡城外》、《王左的悲哀》、《貴州女人》等,陳若曦似乎開始邁向一個嶄新的領域,各種政治社會等文化背景各異的人物紛紛進入她的視域,而這其中對女人主體性的省思仍是主要的關懷點之一。儘管小說涉及各式題材如離婚、外遇、婆媳之爭、單親家庭,乍看似乎不脫八○年代婦女問題範疇,但在新舊價值間的掙扎,陳若曦一再指向女人主體性的省思,通過破碎婚姻或不美好的愛情,完成女性的成長、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的獨立自主。因此,八○年代陳若曦小說中的婦女形象在面對常規婚姻觀、家庭觀對她們的約束力而言,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廈門大學教授錢虹指出陳若曦由早期的舊作1957年的《灰眼黑貓》到1995年的《第三者》,陳若曦探討女性命運的數十篇短篇小說,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六年,其筆下的女性形象,大體經歷了從“不幸的夏娃”、到“落難的尤物”、再到“自在的女人”這樣三個既是社會歷史的也是女性心理的變化階段。
(四)尋覓台灣女兒的家:1995年陳若曦返台定居,曾任中央大學駐校作家一年,以及慈濟醫學院兼任教授,現在是“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常務理事,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及義工。更由於自己親友遭到婚變,以及隨施寄青積極從事“晚晴協會”的輔導工作,才發現台灣婦女問題的嚴重性。《女兒的家》、《打造桃花源》、《清水嬸回家》、《完美丈夫的秘密》、《慧心蓮》等,都以反映台灣社會的婦女問題為主。
台灣作家陳若曦作品
陳若曦,原名陳秀美,台灣台北縣人,旅美作家。陳若曦的創作於七十年代以後進入黃金時期,其小說以寫實主義路線,並充滿現實政治色彩和感時憂民的情懷,著名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尹縣長》,長篇小說《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