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布施難》

《貧窮布施難》

《貧窮布施難》是一個佛教術語,出自《佛經》,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什麼是布施

因果定律”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受惡報。布施是菩薩“六度”萬行之一,也是“四攝法”之一法。布施有“三種”,就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布施和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包括用自己腦力、體力、智慧、知識,無償地、義務地為他人、為公司集體、為國家、為社會提供幫助,也包括獻血、捐獻器官、骨髓,幫助他人脫離生命危險,獲得新生。外財布施,就是用自己的錢財,去幫助他人,幫助社會,幫助國家。由因果定律,我們知道,外財布施,一定得財富,如果人經商能精進地修外財布施,那他的財會源源不斷,滾滾而來,像人們都喜歡供“財神”,這個人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又叫陶朱公,三聚三散,做生意白手起家,發了財之後,就把所有的錢財都布施出去給貧苦的老百姓,重新白手起家,不久又發財,發了財又都布施出去,又重新做起,如此三聚三散,人們稱他是“財神”,這就是佛家講的“財布施得財富”的典型例子。內財布施,因為使他人身心得到安穩,這裡邊包含有“法布施”和“無畏布施”,所以,得到的果報是身體健康聰明智慧。不肯修財布施,是吝財,果報是貧窮下賤。

貧窮布施出處

《佛經》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貧窮布施難》《貧窮布施難》

第一難:貧窮布施
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隨業受生輪迴轉,困頓橫逆迢迢難;
布施助人多方法,慳吝未除最貧乏;
心中有愛貧亦富,貧窮布施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難道只有二十難嗎?其實,人生有千萬層困難,但是佛陀告訴我們,如果想要修行,心靈上比較容易產生的困難大約有二十種,而這只不過是舉個總綱。
在佛說的二十難中,第一種困難就是「貧窮布施難」。日常一切止動作皆起於一念心,這念心能為善也能為惡,我們往往都是在善惡交界中掙扎。如果沒有好好調伏自己的心,惡念很容易就會產生,所以佛陀教我們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所謂諸惡莫做,也就是要我們反觀內心,如果有惡念生起,就要即刻斷除;如果沒有,也要注意不讓它產生,這就叫做戒。「已生惡令速斷,未生惡令不生」,這就是修行,從內心常常自我警惕
此外,我們心中如果還沒有善念,自己就要趕快培養這分善念、啟發愛心。如果這分心已經開始萌發,接著就要付諸行動,想辦法把握機會,讓善念能不斷地增長,這就叫做眾善奉行。
行善,對一般人都不見得容易,何況是貧窮的人!但是,為善就是要付出,這實在是有點困難。佛世時的出家人,只有三衣一缽,並沒有多餘的東西可以布施,不只是修行者身無長物可供布施,其實社會上一般人,有的人很想做,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他會說:「我平常生活就有困難了,教我如何做善事?」
「貧窮布施第一難,隨業受生輪迴轉,困頓橫逆迢迢難」,在這段文字,佛陀告訴我們,貧窮布施是人生的第一難。我們要去追究為什麼會貧困,不是常說因緣果報嗎?貧窮的因,根植在過去生中;貧窮的果,就在今生此時顯現。
時空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所以過去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這種隨業受生的輪迴生生不息。我們既然過去生中種了貧窮的因,那么今世就要趕快去除,進而為來世的果報造福。
但是「困頓橫逆迢迢難」,就是事事都困難,我們應該要從何做起?佛陀說「布施助人多方法,慳吝未除最貧乏」。布施,其實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只要願意盡一分心,都叫做布施。
佛世時,貧婆從衣角撕下一塊布,供僧布施,這也是佛陀最歡喜的布施。當她一無所有時,卻能盡其所能付出,這種布施功德多大!尤其布施不一定事事都用物質,我們可以輕聲柔語地說話,將自己所知道的法,用來調理他人內心的煩惱,這就是法布施;當別人驚惶不安時,我們能用愛去安撫他,讓他心意開解,這也叫做布施
但是,「慳吝未除最貧乏」,人只要有慳吝的心,就算他擁有很多錢財、力量,卻貪得無厭,那也算是貧窮人的一種。因為他常常會說「我還不夠,等我足夠的時候,再來幫助別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