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諾爾曼·白求恩
國家:中國
地區:中國大陸
集數:24
編 劇:劉志釗、賈鴻源
發行人:吳春燕、張小軍
導 演:楊陽
制 片:趙浚凱
主要演員:特洛文-海斯(飾白求恩)
辛蒂-巴斯畢(飾白求恩助手)
策劃監製: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
承辦製作:上海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出品:上海文廣傳媒集團
聯合投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有限公司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
上海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首播時間:2006年8月11日
概述
10歲的白求恩把爺爺行醫用的銅牌掛到了自己的門上,那一刻起注定他要走進人類醫學的歷史。在一連串的冒險和嘗試之中,白求恩成長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他在大學畢業的前一年參加了一戰,但戰爭卻讓他感到幻滅。一戰結束後白求恩來到倫敦,在倫敦一位蘇格蘭姑娘以一種不平凡的天真讓白求恩一見鍾情,他們迅速結婚。
法西斯戰火仍在蔓延,從西班牙回來後,白求恩發現有一個地方叫中國,更需要他的幫助。從起初的不理解到後來的生死與共,白求恩與中國人一起經受了戰火的洗禮,建立起了深厚情意。當白求恩打算回美國要求藥品支援,突然一場戰役爆發,白求恩毅然決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國的戰士、醫護人員一起面對硝煙戰火。然而這一次,他在手術過程中不慎弄破手感染了病毒,最終在中國人民的感激和懷念中死去。 白求恩1890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1939年
11月在中國河北抗日戰場染病去世。在加拿大和美國,他以高超的胸外科手術享有盛譽,是個生活優裕的富家子弟。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後,在硝煙炮火中忘我地救治八路軍傷員,曾連續為115名戰士做手術,持續69個小時。他為中國獻出了生命中最後的1年零8個月。臨終彌留時,白求恩這樣寫道:“人生很好,很值得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確值得為它去死……”
生平簡介
在中國,白求恩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毛澤東同志在其名篇《紀念白求恩》中,曾對這位無私援助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那篇文章深入人心,很多年歲稍長的人甚至可以全文背誦。
不過,您也許還不知道,白求恩大夫不僅僅是一名醫生、一位國際主義戰士,他還是一個醫學發明家,一個散文家,一個熱愛藝術、富有情趣的人,一個忠貞的愛人---
對白求恩的深一步了解,是從去年底一期《人物》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開始的。這篇題為《散文的白求恩》的文章,揭示了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也引起了記者想要更多了解白求恩的好奇心。
隨著資料蒐集得越來越多,一個豐滿的、可敬的、動人的白求恩大夫的形象穿越歷史的風煙,慢慢在我眼前變得清晰起來……
醫學發明家白求恩
亨利·諾爾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是家中的長子。他父親是個牧師,因此一家人經常搬家,幾乎住遍了安大略省的每一個小鎮。白求恩的祖父是個外科醫生,受其影響,小亨利從8歲起就開始對醫學感興趣,並決心長大也做一名外科醫生。他把祖父的醫生銘牌掛在自己臥室的門上,並從那時起要求大家不叫他"亨利",也叫他"諾爾曼"。
後來,白求恩考入多倫多大學開始學醫。為了支付大學的學費,他做過侍者、消防隊員、記者、伐木工人、國小教師、夜校教師等。1915年,他報名去法國戰場當了一名擔架員,但由於受重傷被送回家。傷愈後他回到學校繼續學業,於1916年獲得多倫多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18年,白求恩參加了英國海軍,成為上尉軍銜的外科醫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英國的愛丁堡,他遇見了弗朗西斯·佩尼,一個比他小11歲的蘇格蘭姑娘。他們相愛了,並很快結了婚。婚後,白求恩在妻子伴隨下在維也納、巴黎和柏林遊學,繼續鑽研醫術。1926年,他們前往美國底特律,在那裡,白求恩開始行醫。
然而不久,他發現自己得了肺結核病。這種病在當時是不治之症。被宣告了"死刑"的白求恩不得不離開底特律,回家鄉療養。正當白求恩以為自己的生命即將劃上句號的時候,一種治療肺結核的新方法---"人工氣胸"療法救了他。1929年1月,病癒的白求恩來到蒙特婁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在阿馳柏爾德醫生門下深造。從1929到1936年間,是白求恩在醫學上卓有建樹的時期,他改進了12種醫療手術器械,包括肋骨剝離器在內的許多醫療器械直到今天仍然廣泛套用於外科手術中。此外,他還發表了14篇胸外科方面的學術論文。1934年,白求恩成為魁北克一家醫院的胸外科主治醫師。
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時,39歲的白求恩已經是世界知名的胸外科醫生,而且是加拿大收入最高的醫生之一。然而,當西班牙民主援助委員會向他發出邀請,請他領導設在馬德里的加拿大醫療機構時,儘管接受邀請意味著經濟上的損失,白求恩還是義無返顧地接受了。在西班牙,他親赴前線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務。在戰場上,他對輸血進行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並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流動醫療車,它可以儲備為500個人進行包紮和做100個手術所需的藥品和器械。
醫改倡導者白求恩
在底特律行醫期間,耳聞目睹的社會現實已經讓白求恩開始厭惡醫療制度的不平等。很
多需要救治的窮人因為沒有錢,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或延誤治療。白求恩在底特律醫療社團里大聲疾呼,批評當時的醫療制度。但是,社團的其他成員並不贊同他的意見。
1934年,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他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社會的不平等,以及醫術對救助窮人的局限性,"我們是醫生,無法改變使人感染疾病的外部環境。貧窮、飢餓、衛生條件差、長時間的勞作和沉重的精神壓力等,這些都是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要考慮的問題。"
白求恩提出了建立全面的社會化醫療制度的建議,希望加拿大能夠改革醫療制度。他說:"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社會和政治經濟領域的倫理道德問題,而不僅是醫學經濟學的問題。醫療制度必須被看作社會結構的一部分。提供醫療保障的最好的形式是改變經濟體制,消除無知、貧窮和失業。"
白求恩是加拿大第一個提出建立公共醫療制度的人,但在當時,他的建議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白求恩儘自己所能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作出了努力。1936年,白求恩創立了蒙特婁人民健康保障組織,它由100名醫生、護士、牙醫和社會工作者組成,為最需要醫療救助的人提供幫助。
藝術品商人白求恩
從大學開始,白求恩對油畫、雕塑和素描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英國海軍當軍醫期間,他發現英國與歐洲大陸的藝術品差價很大,於是當一戰結束、他從英國海軍退役後,頗有經營頭腦的白求恩就來到歐洲大陸開始做藝術品生意。
他聯合了經銷商和商店,在法國以較便宜的價格購進藝術品,帶到英國賣出,賺取利潤。他在藝術品生意上賺了不少錢,這些錢支持他在歐洲繼續遊學,鑽研他最大的興趣所在---醫術。1935年3月,白求恩在蒙特婁行醫時,發現當地很多報紙在文章中頻繁使用一些新名詞,很多人不解其意。於是他開始撰寫"讀報人的字典---每日讀報指南"(100個新詞的定義)。在這本後來沒能寫完的書里,他試圖定義一些新詞,如"獨裁"、"民主"、"法西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和"民族主義"等,以幫助一般讀者閱報。
白求恩甚至同另外兩位加拿大藝術家弗里茲·布蘭德納和馬里奧·斯科特一起,用他自己的房子做校舍,創立過一所免費的兒童藝術學校---"蒙特婁兒童藝術學校"。
散文家白求恩
1937年,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初,白求恩率領加拿大美國醫療隊來到中國,3月
底到達延安,不久赴晉察冀邊區,支援前線抗擊日寇的軍民。當時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候,前線缺醫少藥,而且急需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醫療隊最初有3人,另外兩人是理察·布朗醫生和瓊·尤恩護士。他們共同工作了一段時間,不久各自帶領一批人分頭前往河北、山西根據地。
在奔波於中國抗日戰場、救死扶傷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白求恩總是在每天長達18個小時的工作之餘,擠時間寫戰地醫療手記。戰火中寫就的這些散文,短則數百字,長則千字,文筆優美,洋溢著情感和靈性,在他逝世後被人們收集起來,竟有幾大本。
白求恩在抗戰前線所寫的這些手記,以一個醫生的眼光表達對戰爭、人性、生命等問題的認識,其尖銳和深刻的程度決不遜色於職業作家。
"人類的敵人是什麼樣子?他們的額頭上刻有符號嗎?能否讓人一眼就看出來?不會的。相反,他們也是可以獲得尊重的人……如果他們的錢多得用不完,他們也支持個人和公家的慈善事業。他們也給大學捐款。他們對家人也是充滿柔情蜜意。他們服從法律,他們的法律,有產者的法律。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一個跡象上認清這些先生的。一旦有人要減少他們的利潤,他們內心中的那個野獸就會怒吼撲騰。他們就會變得冷酷無情,瘋子一般地猖狂,劊子手一樣毫無憐憫。只要人類堅持進步,這種人就必須被消滅。只要他們還有一口氣,這個世界就得不到一刻安寧。正是這些人讓這個世界遍體鱗傷。"
1939年11月12日,河北唐縣黃石村,白求恩因在一次為傷員施行急救手術時劃破手指,感染破傷風而與世長辭。臨終前,他把自己的馬靴和褲子送給了八路軍的一位幹部,手術器械則分給了朝夕相處的中國醫生。他還給聶榮臻同志寫了一封告別信:"在中國的最後兩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有意義的時光。我有時也感到孤單,但我卻在最親愛的同志們中間獲得了最大的滿足。"在生命的最後幾天,勉強能掙扎著坐起來的時候,白求恩仍揮筆記錄下自己對生命的思考,下面這段話,可以視為他對自己行醫生涯中的全部思考和感悟的最精闢的總結:
"人體多么優美,器官多么精巧完善!他們的運動精確無誤,非常馴服,非常自豪和強壯。當人被撕碎的時候,它們一下變得非常可怕。生命的小火焰一點點地弱下去,最後閃爍一下,終於完全熄滅,就像蠟燭一樣燃盡,無聲地、輕輕地。它對剿滅生命的人進行了抗爭,但最終又屈服了。它呼叫過,但還是沉默了。"
忠貞的愛人白求恩
白求恩對妻子忠貞不渝的愛,同樣感人至深。
當白求恩發現自己得了肺結核時,他的妻子弗朗西斯要求陪伴在他身邊。但白求恩堅決要求同妻子離婚,並把她送回了蘇格蘭。因為這種病在當時還是一種不治之症。他決定接受這不可避免的死亡,不想因此拖累弗朗西斯。
離婚後,他們一直有書信往來,聯繫很密切。幾年後,白求恩藉助當時還處在實驗階段的"人工氣胸"療法奇蹟般地康復了,但不知什麼原因,兩人終究沒有複合。
1938年1月2日,白求恩離開加拿大來到中國。在戰地惡劣的條件下,他仍堅持給弗朗西斯寫信。在一封信中,他說:"在一個充滿謀殺和腐敗的社會裡我不會袖手旁觀。我不會寬恕那些貪婪的人對別人發動的戰爭。發生在西班牙和中國的戰爭是同樣性質的。我來中國是因為我覺得這裡最需要我,我在這裡也最有用。"
臨終之際,白求恩在遺囑中所提的惟一要求,就是希望給妻子(其實是前妻)一些經濟補償。他寫道:"對於她,我始終是應該負責任的。"
由於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白求恩去世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加拿大並不被當作一位英雄。直到1973年,加拿大政府才買下了位於格雷文赫斯特的白求恩故居,建成了白求恩紀念館,以紀念他的自我犧牲和奉獻精神。
去年8月19日,諾爾曼·白求恩大夫的銅像揭幕式在他的故鄉格雷文赫斯特鎮舉行。銅像設立在格雷文赫斯特鎮中心的歌劇院門前。銅像高約兩米,白求恩身著八路軍軍服,右手拿著聽診器,昂首挺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為銅像落成發去了賀電。
中國人民會永遠記得他的,這個高尚的,純粹的,有道德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同時又是那么豐富立體、可親可愛的人---白求恩。
劇情介紹
第1集
1938年3月2日,加拿大籍醫生諾爾曼·白求恩與他的援華醫療隊成員麗薩、布朗等人在山西轉乘火車,向延安方向出發。他們乘坐的夜行貨車遭到日軍的飛機轟炸,白求恩恰好被夾在死人和米袋中間,動彈不得。大量流出的大米引來了八路軍,白求恩也被解救了出來。跟著這班八路軍戰士,醫療隊繼續向陝西方向前進。途中,他們再度遭遇了日軍的轟炸,醫藥箱幾乎都被炸毀,醫療隊的翻譯羅霄也壯烈犧牲。巨大的損失令整支隊伍失去了先前的激昂與活潑,行軍路上大家發現二柱子身受重傷,情況危急。路經山西絳州時,當地的天主教堂為二柱子的手術提供了臨時手術台,由於沒有排膿管白求恩親自吸出膿血,二柱子得救了。清晨時分,教堂的歌聲和蠟燭喚醒了白求恩遙遠的回憶,他想念他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父親、母親、姐姐、弟弟,想念起發生在教堂里的點點滴滴。
1905年,少年時代的白求恩剛剛結束中學時代。沉浸在對好朋友查爾斯的姐姐瑪麗的暗戀中的諾爾曼,為了在瑪麗面前逞能弄傷了腰,被父母立即送到了爺爺的診所。
第2集
在跟隨爺爺為希爾登的母親接生的過程里,諾爾曼目睹了希爾登的母親因為大出血而死,希爾登的父親由於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氣而飲彈自盡,讓他體會到了生死的無常。在爺爺的教誨下,小諾爾曼立志要做一名救苦救難的醫生。
在絳州,醫療隊離開後不久,當地就遭到了日軍的掃蕩,看著遠處炮火連天,白求恩內心感慨萬千。接近延安的路上,延安方面派人迎接醫療隊,徐連長與二柱子一行人也就此與白求恩告白,這讓白求恩第一次在中國體會到不捨的滋味。來到延安後,白求恩就迫不及待地趕到延安八路軍總醫院,然而醫院內的傷員狀況和醫療條件讓他大為震怒。
而少年時代的白求恩還不知道有一位俄羅斯流亡者正走進了瑪麗的心裡,笨拙地向大他6歲的瑪麗表達愛意,卻遭到了婉拒。受挫的諾爾曼只好去找爺爺談心。爺爺帶諾爾曼到湖心划船,並耐心地教育諾爾曼認識愛情認識生命,讓諾爾曼感到內心漸漸敞亮。就在這個下午,爺爺帶著安詳的表情在船上靜靜地死去。
第3集
葬禮上,諾爾曼見到了摘取瑪麗芳心的俄羅斯人加尼特先生,出於對情敵的牴觸心理,諾爾曼對他很不友好。
延安方面為醫療隊住宿安排的窯洞令布朗難以適應,他與白求恩爭執起來,表達了渴望離開的想法。延安的生活習慣和飲食令白求恩和麗薩感到十分新鮮,白求恩為此鬧了不少笑話,但也讓他們很快地與當地百姓打成一片。晨跑的時候,白求恩與毛澤東不期而遇,在不知對方身份的情況下,白求恩大夫對這位偉人充滿了好奇與好感。
夜裡,希爾登與加尼特先生組織的林場罷工活動失敗,加尼特先生遭到了毆打。事後,希爾登讓加尼特先生帶著瑪麗先行一步離開此地,而他自己則因沒來得及逃跑被警察逮捕。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打響的時候,諾爾曼和查爾斯已是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的學生,他們被戰爭的喧囂所吸引,決定加入援軍的隊伍。去獄中探望希爾登的過程里,兩人擔心被反對而沒有告訴他這個決定。
第4集
與毛澤東主席的正式會面,使白求恩對這位人民的領袖感到深深的崇敬,他智慧的思想、豐富的知識和幽默的談吐都令白求恩深受感染。他們互相承諾,立即成立並辦好戰地醫療隊。捧著為毛主席繪製的肖像素描,白求恩激動萬分。回到窯洞時已是凌晨3點,白求恩卻迫切地換上了八路軍軍服,一直到第二天,白求恩仍舊對身上的新制服愛不釋手,不厭其煩地在麗薩面前展示著。
去法國參加一次大戰的決定讓親人們驚訝,但他們對於兩個青年人的狂熱與盲目毫無辦法。希爾登出獄後得知弟弟和諾爾曼要去參戰,希望用自己的拳頭和威嚴讓他們敬畏,但他們不變的決心和不參加就鐵定會被列為逃兵的事實,卻讓希爾登束手無策。一年後,戰爭的無情硝煙令身在法國前線的諾爾曼和查爾斯身心俱疲,他們開始懷疑這場戰爭的意義,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一次任務中,查爾斯被一枚榴霰彈不幸擊中,大出血後潸然離世。好朋友的死讓諾爾曼倍受打擊,一戰結束後他終日與酒為伴、自暴自棄。希爾登與白求恩牧師四處展轉了5年,終於在巴黎找到了諾爾曼,他們希望能夠挽救這顆痛苦的靈魂。
第5集
總務處對於是否要批准白求恩去前線議論紛紛、意見不一,白求恩忍不住衝進會議室陳述自己的理由,他的誠懇與執拗感化了所有人,當即行動得到了批准。布朗再次為彼此間的不同立場與白求恩起了爭執,白求恩最後決定要麗薩同布朗一起留在延安,他一人前往晉察冀組織戰地醫療隊。翌日臨別之際,麗薩穿著整潔的八路軍軍裝宣布要跟隨白求恩一同去前線,令白求恩很受感動。
離開巴黎後,諾爾曼去了英國,白天是醫生私下裡則做著倒賣藝術品的生意,在倫敦過著沒有目標、放浪形骸的生活。一天夜裡回家的路上,喝得醉醺醺的諾爾曼邂逅了年輕的弗朗西絲,她將諾爾曼送回他和朋友阿蘭·戈登的家。第二天在倫敦中心醫院,諾爾曼被坎貝爾先生斥責為不合格的外科大夫,令他深感挫敗和氣憤。然而與弗朗西絲的再度次邂逅使他很快忘記了煩惱,並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和她的下次相逢。
行進到晉察冀軍區醫院所在地松岩口時,白求恩一行人再度與二柱子重逢,彼此喜出望外。二柱子帶著他們來到住處,醫生護士及村民們敲鑼打鼓地趕來歡迎他們,鄉里鄉親把院子圍得水泄不通。
第6集
和鄉親們打完招呼,白求恩立即展轉不同的地方看望傷員,發現這裡的醫療情況果然更加惡劣。在看護重傷員的龍王廟,方醫生對傷員們的不當醫治和不衛生的護理,讓白求恩憤怒不已,強烈要求將其開除。白求恩的厲言厲行給了葉院長一個下馬威,麗薩則勸他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當他們再來到龍王廟,發現裡面正在大掃除,白求恩隨即向葉院長表達了歉意,並提出了戰地醫院的構想。葉院長的認真苛責,令大家對這位沉著冷靜的女院長敬佩有加。村民和戰士們的生活十分簡樸,但他們卻盡力讓白求恩大夫吃到最好的東西,白求恩知道後主動要求與大家吃一樣的飯菜。白求恩與麗薩在松岩口幫助大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大家在磨和中互相學習,相處得其樂融融。慢慢的,白求恩融進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並從村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還為他們建造了廁所,指導大家接受先進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第7集
看到方醫生勤勤懇懇的學習態度,白求恩認識到對他一直存有很大誤解,糾正了自己的偏見。他們雙方互相化解了矛盾,共同為戰地醫院作準備。
在坎貝爾先生於自家別墅舉辦的生日宴會上,他又見到了弗朗西絲,而她的身份竟是坎貝爾先生的千金。弗朗西絲的出現改變了諾爾曼的生活,他決定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當坎貝爾先生得知了他的心意後,出於擔心會給女兒帶來動盪不幸的生活,找來諾爾曼極力阻止他們的交往。但弗朗西絲嫁意已決,讓坎貝爾先生只得放手給予他們祝福。諾爾曼如願以償地與弗朗西絲舉行了婚禮,婚禮結束後,母親將爺爺留下的醫生執業銅牌送給了他,讓諾爾曼倍受激勵。
在龍王廟為一名傷員動手術時,由於沒有血漿白求恩要求現場的人幫助輸血,卻發現幾乎沒有當地的醫護人員肯站出來,憤怒和不解之下他當場抽自己的血做示範。事後翻譯董千秋向他解釋了是無知造成了這種膽怯,白求恩理解了他的意思,同時他們也認識到建立流動血庫的迫切性。與日軍的交戰不斷,戰地臨時醫院裡,許多戰士因為失血過多而喪生。白求恩提議建立流動血庫,葉院長主動攬下任務到附近耿莊組織獻血。
第8集
出於無知,沒有村民願意獻血,白求恩再次用自己做示範,他的現身說法教育了在場的民眾,看到因輸血搶救過來的戰士,村民們很受震動。白求恩向王震將軍抱怨由於缺乏足夠的救護措施,許多戰士白白犧牲。王震將軍沒有為他的直白惱怒,而是決心要按照白求恩所說改善這樣的環境。同時,看著越來越多前來義務獻血的村民,白求恩和麗薩感到十分欣慰。
1924年,在歐洲巡訪了一年的白求恩夫婦來到了底特律,這個布滿新興的百萬富翁和傳奇人物的蓬勃發展的美國工業中心,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憧憬著嶄新的未來。診所開張後,境況卻不如諾爾曼想像得那般樂觀,他漸漸發現真的像阿蘭所說,診所附近的居民大都貧困潦倒看不起病。窮人們有病卻看不起,諾爾曼從他們中學到了書本與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忙於工作的他常常忽略了弗朗西絲。
想到十五年前對妻子的忽視,身在陝西的白求恩心中時不時地感到隱隱作痛,他只有靠給弗朗西絲不停地寫信來抒發這一切,儘管始終沒有收到回信。戰地醫院終於動工了,布朗也從延安趕來了前線。白求恩興奮地向布朗介紹著這裡的一切,他將把醫院命名為“模範醫院”,將對醫院的設定有全新的規劃,並將對醫務工作者進行系統的培訓。
第9集
新醫院剛剛修好,白求恩就找來雙喜要為他縫兔唇,在白求恩等人的努力下驚恐萬分的雙喜順利結束了手術,縫合的嘴唇讓他高興得上竄下跳。為慶祝模範醫院的落成,松岩口的全體戰士、醫護人員和村民匯集在龍王廟前,白求恩飽含著熱淚走到了講台前——他的發言深情而生動,博得了現場每個人的熱烈掌聲,也讓他從民眾的信任中到快樂與滿足。
在給近三十幾個病人看過病後,白求恩診所收入的全部診費卻不到十塊錢,然而出於醫生的責任心,諾爾曼仍在堅持他的行醫準則。一天,一個叫吉爾勃特的著裝體面的男子找到了諾爾曼,開車請他幫忙救一個做完流產手術後情況一直很糟糕的女孩。諾爾曼替她檢查後把這名叫麗薩的女孩送往州立醫院,而造成她不幸的吉爾勃特,這名州議員卻急於掩蓋自己的醜行,這一切讓諾爾曼強烈地蔑視和厭惡。
第10集
阿蘭·戈登告訴諾爾曼醫生們一致認為她要切除卵巢才行,諾爾曼表示強烈反對,在他的一再堅持下,院方同意由他親自主刀。手術成功後,醫院的外科主任馬丁醫生大力邀請諾爾曼來做兼職大夫,並允偌會介紹患者到諾爾曼的診所就醫他再從中提成。在阿蘭·戈登的鼓動下,諾爾曼接受了以上的請求。自此以後,白求恩夫婦的生活徹底改觀,收入源源不斷。數月後,白求恩夫婦受邀參加馬丁醫生在家中別墅舉行的晚宴,交談間,諾爾曼從工人運動問題開始與眾人產生分歧,他意識到自己與這群惟利是圖的人是如此地格格不入。希爾登出現在卡斯街拐角的工人隊伍里,麗薩和父親也身在其中。希爾登擲地有聲的罷工宣言激勵了大家的信念,罷工運動將在近日展開。諾爾曼最終在馬丁家鬧得不歡而散收場,回家的路上,覺得臉面盡失的弗朗西絲向諾爾曼表達了不滿,夫妻之間埋下了矛盾的種子。
在松岩口,為了和大家同甘共苦,白求恩謝絕了每月一百元的津貼,他的心思完全撲在了救死扶傷和改善傷員醫療條件上。
第11集
把弗朗西絲送回家後,諾爾曼意氣消沉地獨自開車在工人街附近遊走,最後來到了“星期六”酒館。在那,希爾登與諾爾曼這對親如兄弟的老朋友久別重逢,兩人喜出望外。他們得醉眼朦朧,送回了麗薩和她父親後,兩人回到諾爾曼的診所繼續敘舊,多年不見讓他們有傾訴不完的衷腸……
回憶著這一切,身在中國的白求恩既覺得寬慰又有點憂傷。這天晚上,因為發現部分傷員晚上沒有被褥,白求恩嚴厲責備了當晚的值班醫生布朗,布朗一怒之下告訴白求恩他要回美國。布朗的離開使白求恩感到孤獨和沮喪,不禁懷疑起自己與他人相處的能力。他想起跟朋友親人關係的惡化,特別是和弗朗西絲……
底特律的深夜,諾爾曼被叫醒幫忙為一名匈牙利籍勞工的妻子接生,在目睹了窮人的窘迫境遇後,他再次意識到對窮人而言合理的工資待遇要比神妙醫術更為重要實用。
第12集一封電報派來,通知松岩口一批日軍正在向這邊開來,葉院長立即帶領整個醫院的人和村民向山里轉移。第二天,日軍已被擊退,回到村子裡時,醫院遭到了嚴重破壞,到處是斷壁殘垣。這時候村民們發現三名日本兵並打算絞死他們,白求恩和麗薩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放下俘虜並準備為其中的重傷者動手術,但他們的行為沒有得到眾人的理解。在輸血的緊要關頭,忍住內心的強烈不滿方醫生挺身而出,再次讓白求恩刮目相看。
希爾登帶著諾爾曼為加尼特先生看病,諾爾曼見到了十多年不見的瑪麗,還看到了他們的兒子。加尼特先生的肺病十分嚴重,但他時刻把共產主義事業放在最首要位置上,並努力勸說希爾登近期不要舉辦罷工活動,否則會出大亂。諾爾曼告訴希爾登,加尼特先生的生命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希爾登淚流滿面。
中國戰場上,得到前方傷亡嚴重的通知,白求恩攜醫療隊趕到附近的教堂,接待他們的是法國人赫爾小姐。
第13集
加尼特先生堅定的信仰以及與瑪麗深厚的感情打動了諾爾曼。罷工當天他在診所外掛出“罷工工人免費就診”的橫幅,此起彼伏的罷工口號在街上響起。弗朗西絲難以理解丈夫的行為,及早地結束了在診所幫忙。加尼特先生在隨著罷工隊伍唱的《國際歌》中悄然離世,直到最後一刻仍不放棄他的理想。遊行隊伍遇到了擋住去路的警車,罷工工人與軍警在當街廝打起來。諾爾曼曾救助過的匈牙利勞工夫婦,由於被貧窮和死亡折磨得過度絕望,點燃煤氣全家引爆自殺。回到診所,諾爾曼看到了已經斷氣的妓女伊芙林,她因為在溫德利夫人診所做了不當的墮胎手術而身亡。當晚在馬丁醫生舉辦的另一場聚會上,諾爾曼大罵溫德利夫人的無良,斥責她為殺人犯,並當場聲討權貴們建立起來的病態的醫療制度。車上弗朗西絲與他再次爭吵,弗朗西絲離去後他開始咳嗽不止。諾爾曼發現自己得了當時的不治之症肺結核,絕望的他隱瞞著事實主動提出與弗朗西絲離婚。白求恩牧師和妻子趕來看望病情日益嚴重的兒子,在病床前,多年不和的父子冰釋前嫌。
第14集
諾爾曼在療養院靜養的過程中,意外了解到了人工氣胸療法,通過手術他康復了。大病初癒的諾爾曼,當務之急是給弗朗西絲髮了一封要求復婚的電報。
由於缺少藥物,前線的手術難以展開,游醫生只好冒險外出買藥。白求恩大夫希望赫爾小姐能以教會的身份去西安幫忙購買藥品,但赫爾小姐的中立觀點讓白求恩無從辯解,藥品的匱乏更讓他們苦惱不已,一時間救援工作陷入了困境。游醫生負了重傷而歸,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他忍受不了手術的疼痛開槍自殺。目睹了這一切的赫爾小姐在麗薩的百般企求下終於答應外出購買藥品。麗薩陪同赫爾小姐打扮成傳教士出發了,看著她們的離開白求恩感到劇烈的不安與孤獨,也才明白麗薩對於自己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第15集二柱子帶著4個八路軍在送傷員的路上遭到日兵伏擊,所有人包括日本俘虜無一人倖免。當晚,白求恩在惡夢中醒來,他不知道這場夢已經發生。第二天,大家為白求恩大夫慶祝生日,沉浸在平和的喜悅中。噩耗終於傳來,站在為二柱子他們壘起的墓前,眾人痛哭流涕,沉默不語的白求恩內心亦無法平靜。沒多久,大柱子也在一次戰鬥中中彈身亡,悲痛時刻縈繞在白求恩的心中。
第一支八路軍流動醫療隊正式成立,白求恩率領這支隊伍不畏艱險沖入敵區,協助前線的救援工作。他們一共走了八百多里路,做了一百一十三個手術,白求恩為自己是這裡年齡最大的士兵感到驕傲。
第16集
土地廟的老戲台上演出了一出根據白求恩事跡改編的戲,白求恩同戰士們一塊觀看,戲裡戲外熱鬧非凡。
1929年的蒙特婁,諾爾曼沉浸在與弗朗西絲復婚後的新生與喜悅中,在療養院結識的律師朋友丹尼爾送來一輛轎車,吃飯時丹尼爾對猶太人表示出的厭惡令諾爾曼心生疑惑。弗朗西絲得知自己懷孕後立即趕到醫院想要通知丈夫,諾爾曼卻總被各種各樣工作上的事情分心。當諾爾曼決定用自己當實驗品追查病因時,弗朗西絲忍無可忍,認為他這樣冒險是對親人的不負責任。諾爾曼卻又告訴她:明天他就要動身去蘇聯參加一個國際生理學大會。1936年,從蘇聯回來後,諾爾曼的世界觀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到處演講,慷慨激昂的言辭得到民眾的歡迎。然而這一次弗朗西絲選擇離他而去。希爾登和麗薩來到了蒙特婁並找到了諾爾曼,二人已經結婚,原來他們是受援助民主西班牙委員會委託,請諾爾曼去馬德里做醫療隊的隊長。吃飯席上,諾爾曼聽說餐廳老闆雅克夫的女兒病了,他本著醫生的職責主動要進去為她看病。在雅克夫的房間,他與丹尼爾意外見到了6、7名猶太避難者。諾爾曼為避難者一一檢測後,確定他們都患了肺結核,並不顧危險地幫他們治療。
第17集
土地廟的戲剛演完,董千秋送來了赫爾小姐的書信,信里告之她們從西安歸來的途中,麗薩不幸中彈現在生命垂危。白求恩看完信後大受刺激,失態地衝出了人群……無法找到麗薩的白求恩只有繼續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唯有心裡默默地為她祈禱。赫爾小姐趕到了前線,帶來了麗薩的死訊,悲痛中的白求恩強忍淚水,站在手術台前繼續工作。回到松岩口的白求恩變得蒼老而消瘦,眾人怕他想家和心疼他的身體為他攢了整整一籃子雞蛋,白求恩被這一切深深感動,承諾永遠不會離開大家。在馬德里組建流動血庫的經驗,被白求恩在晉察冀很好的調動了。因為根據地極度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白求恩思考了很久後,決定親自回一趟美洲。歡送白求恩大夫的當天,村民帶著各自的一點心意與他依依不捨地道別。眼看著就要出發了,白求恩從葉院長嘴裡套出日兵“春季大掃蕩”的行動計畫,考慮到這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前途,白求恩臨時決定推遲自己的回國計畫。
第18集
炮火再次打響了,白求恩大夫在白色幔帳圍起的手術里緊張地搶救著傷員,他不顧戰火的危險,堅持為前線的傷員做手術。
跟隨希爾登奔赴馬德里戰場的白求恩,在救援過程中,感受到了血漿在戰地醫療中的重要性,組建了流動血庫。
在最後一個手術中,白求恩不小心劃破了自己的手指,回到住處後他發現傷口明顯被感染了,緊接著他發現自己的雙耳也聾了。茫然中,白求恩想念起在馬德里戰場英勇就義的希爾登——在那之後,白求恩開始投入一場又一場的反抗法西斯戰鬥中,最後參加了美國和加拿大的援華組織組建的援華醫療隊。赫爾小姐購買的藥品終於到了,她將麗薩生前為白求恩買的手套送到他手裡,眾人看到這一幕紛紛熱淚盈眶。
第19集
失聰並沒有讓白求恩喪失鬥志,他依然挺身在第一線,傷員們在他的激勵下頂住麻藥缺失造成的疼痛,配合好每一場手術。為了取出一名傷員頭骨里的彈片,白求恩親自師範給方醫生看,不知不覺中劃破了手套,疲憊的他沒有發覺手指上又被劃破了……為了讓白求恩大夫好好休息,董千秋只得求聶榮臻命令其睡覺。趁白求恩熟睡之時,董、方二人委託二禿子看住房門悄悄地帶著醫療隊趕赴前線。白求恩醒來後發現房門已鎖,便破窗而出翻身上馬疾馳而去,攔不住他的二禿子也只好緊隨其後。這一次在前線上,白求恩堅持在手術台前,創下了連續工作69小時,手術150例的晉察冀戰地醫療史上的最高記錄。勝利回來的路上,疲勞加上手傷,白求恩從馬上摔下來,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醫療隊回到了松岩口,鄉親們看到白求恩大夫倒下了都驚噓不已。所有人都想盡全力挽救他的病情,卻沒有良好的對策。
第20集
白求恩平靜地告訴方醫生和董千秋,自己在感染了丹毒後已經患了敗血症,即使現在截肢也已經來不及了。彌留之際,白求恩用一隻手敲打打字機,把要對每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用遺言的方式記錄下來。毛主席得知後立即下令去重慶買盤尼西林的藥並派飛機送來,大家獲悉後相擁而泣,期待著奇蹟的出現。然而當天夜裡,白求恩大夫闔上了他的雙眼,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鄉親們、戰士們自發地抬著他的遺體走了整整五天五夜,漫天飄舞的鵝毛飛雪,仿佛在為他做最後的告別。毛澤東主席為諾爾曼·白求恩題詞:“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媒體報導
央視將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諾爾曼-白求恩》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諾爾曼·白求恩》將於8月11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首播,該劇DVD光碟已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上海今申影音軟體有限公司發行。該劇導演楊陽將於8月5日上午10點親臨2006上海書展,在現場為廣大讀者講解拍攝經歷並簽名留念。
“這是多年以前我們經常感動的往事,這是多年以後我們重新喚起的記憶。”毛澤東同志的名篇《紀念白求恩》家喻戶曉,白求恩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策劃監製,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以及上海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電視劇《諾爾曼·白求恩》,第一次以電視劇的藝術樣式,完整展示了這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四十九年的人生歷程。不僅讓人們重溫了白求恩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而且演繹了有關白求恩家族歷史、婚姻愛情、職業精神和理想追求等方面諸多生動感人的故事,追溯了他從一個具有浪漫冒險性格的西方青年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精神成長史和性格發展史,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精彩劇照
評論
看不清這一點,就會誤讀《諾爾曼·白求恩》的高收視率。比如有些評論文章認為,電視劇備受矚目,是因為它還原了一個“有缺點的英雄”,說白求恩的偉大只是“來自反叛的強大支撐”,是他的“平民意識”給了他救苦救難的信念云云。在這種所謂的剖析中,我看到的是一個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被異化成了江湖上的遊俠。讀罷這些評論,我想到中國一句俗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諾爾曼·白求恩》還原的是真實的白求恩。真實的白求恩首先是一個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和中國軍民同生死、共患難,用嘴為戰士吸出傷口裡的膿液,要大家拿他“當一挺機關槍使”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白求恩有缺點,然而白求恩並不是因為有缺點才感人。英雄要返璞歸真,然而返璞歸真的英雄依然是英雄,而不是行走江湖的游勇散俠。如果說非得認為白求恩沮喪、沒落過,才是“還原白求恩”,其實恰恰是不懂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