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光鮮的外表掩蓋不住我們內心的傷痛,抑鬱、焦慮、多疑、強迫等肆意蹂躪著我們脆弱的心靈!
為什麼我們有如此多的煩惱?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快樂?該怎樣切除這些偷走我們快樂的毒瘤?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中國人的快樂指數這么低?莫非中國人沒有快樂基因?不然,林語堂曾經說過,中國人在閒暇時最聰明和最理智的,他們能夠發現許多生活的快樂。羅素也曾盛讚中國人具有極大的創造快樂的能力。那么本該屬於我們的快樂哪裡去了?誰是偷走我們快樂的罪魁禍首?我們該怎樣防止我們的快樂丟失?
各種負面情緒、自身的人格缺陷、面對挫折的錯誤應對方式,常常讓人在痛苦中煎熬。這本《誰偷走了我們的快樂——心理按摩篇》幫助現代人分析了人們不快樂的心理原因,尋找了排解痛苦的心理良策,對人進行一種心理上的按摩,構築了防止快樂丟失的防火牆。讓我們共同創建我們快樂的心靈家園吧。
作者簡介
解希靜,女,1970年3月生人,哈爾濱師範大學副教授。從事心理學、教育學專業教學和研究17年,多次榮獲教學優質獎,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著作4部。主要研究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顧偉泉,男,1965年4月生人,哈爾濱師範大學研究員。從事教育學、情報學研究,發表國內外論文30餘篇,主編著作4部。主持或主研國家社科基金、省級等科研項目多項,獲得科研獎勵20餘次。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情報學等。
文摘
生活在當今物質豐富、交通便捷、信息發達社會的人們越來越懷舊並感慨舊時光的美好,這似乎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人們也常常感到不開心、不快樂。夥伴越來越多,朋友越來越少;交際的活動越來越多,自由的空間越來越少;美食越來越多,健康越來越少;知識越來越多,思維越來越少;人口越來越老齡化,腐敗越來越年輕化;娛樂越來越多,快樂越來越少。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親力親為的體力勞動越來越少,與之對應的是勞動所帶來的快樂獎賞也就少了很多。為此,有人認為人類是靠廉價地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康來換取了暫時的物質的富足。我們的心理源泉在乾涸,精神思維在枯萎,唯一鮮活的只不過是外在的軀殼而已。
在某外企工作的小李在各方面都很出類拔萃,並且一直深得領導賞識。前不久,她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優良業績被提拔為業務主管,同事們都非常羨慕她。可是這對小李來說,卻是她噩夢的開始。小李當上主管後,每天都憂心忡忡,並且她的壓力也極大,小李心思細膩,平時對工作上的事情就想得比較多,對工作的要求也很高,而且一旦目標確定,就會堅定不移地做下去。所以每天她都要工作十多個鐘頭,直到把工作做好為止。小李覺得以前這樣做還好,管好自己就行了,但現在升為主管後,還要考慮整個團隊。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總是對事事都特別擔心,比如:擔心工作完成得不夠出色,領導不滿意;又怕工作中一旦出錯,下屬會嘲笑。其實她在這一行做得也算熟了,而且跟同事關係也處得比較好,說來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但是她就是擔心。可能是因為擔心的時間長了,搞得自己緊張兮兮的,好多事記不住,晚上又睡不著,白天疲乏無力,精力不能集中,服用藥物也無法減輕痛苦,最後不得不回家休息。
當一個人呆在家中時,小李會感到生命虛空和悲傷,感覺自己根本無法進步。她整個人都沒有食慾,還特別容易疲勞,容易激勸.而且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來。因為壓抑得太厲害了,想發泄也發泄不了。有時候,小李甚至會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該乾什麼,有時她會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陌生而想離開。就這樣,小李懷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曾一度想通過自殺來解脫,幸被家人及時發現,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這次事件,把她媽媽嚇壞了.小李後來也覺得這樣情緒化,真是有點愧對父母,最後不得不求助於醫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