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的知惠-清末百科辭書條目選》

“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叢書”之一《詞語的知惠-清末百科辭書條目選》,鍾少華著。

圖書簡介

叢書名:20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作者: 鍾少華 編

詞語的知惠詞語的知惠

出 版 社: 貴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0-10-1
字數: 160000
版次: 1
頁數: 201
印刷時間: 2001-10-1
開本: 大32開
印次: 2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6501290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面對如此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閱讀者最好心存敬畏。不要說風和日麗,即使是斜陽餘暉,也都值得論者認真鑑賞與品味。“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叢書”不取大刀闊斧放言高論的姿態,而寧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似乎有必要提醒篤信“進化”的國人,略為調整視線,俯下身來,流連身邊的風景。對於有心人來說,一枝一葉總關情,細微處,同樣可以見精神。不妨藉助一本本曾經激動過一個時代的書籍的重新閱讀,觸摸那很可能早就被歷史的風沙抹平的精神印記,體會先輩們蹣跚的足跡。 本叢書希望溝通專家常識與大眾趣味,借“讀書”回顧先輩的足跡,豐富當代人的精神感受與歷史意識,故關鍵在於“同情之理解”,而不是判斷與裁定。具體的工作策略是:將書籍本身的評介與“接受史”的敘述融為一體,並摻入個人的閱讀體驗。假如撰寫導讀的專家們之“生花妙筆”能勾起大眾的閱讀興趣,使“舊書”介入“新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則功莫大焉。

內容簡介

為剛剛逝去的“20世紀”作總結,似乎是今日中國學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於崛起於艱難之際、致力於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中國人來說,20世紀既災難深重,又生機勃勃。時過境遷,不管是“災難”還是“生機”,其蘊涵的酸甜苦辣,都將成為後人咀嚼回味的不可或缺的“歷史文化遺產”。
與書齋里的宏論不同,本叢書希望溝通專家學識與大眾趣味,借“讀書”回顧先輩的足跡,豐富當代人的精神感受與歷史意識,故關鍵在於“同情之理解”,而不是判斷與裁定。具體的工作策略是:將書籍本身的評介與“接受史”的敘述融為一體並摻入個人的閱讀體驗。假如撰寫導讀的專家們之“生花妙筆”能勾起大眾的閱讀興趣,使“舊書”介入“新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則功莫大焉。說到底,書,並非越新越好;人,也不一定越活越精神。這才有必要不時地回顧歷史——包括閱讀並未完全過時的好書。

目錄

導讀:清末百科辭書介紹
《普通百科新大辭典》條目選
《東中大辭典》條目選
《法律經濟辭典》條目選
《新爾雅》條目選
《世界名人傳略》條目選

書摘插圖

導讀:清末百科辭書介紹

鍾少華

有思想頭腦的人,因為名詞要的確適合他的概念的緣故,卻常在我們偉大的語言的財富上發生了困難,並且他為著名詞的缺乏,既不能完全了解別人,甚至不能完全了解他自己。
——古典哲學家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字是相當精彩的,作為世界傳統文化中獨特的一部分而被套用著。在科舉制度被取消前,是在中國古代讀書人壟斷的前提下套用著,因此形成一道與“不識字”人之間的鴻溝。在科舉取消後,問題開始凸顯,開始有所改進。但是,如何讓更多的中國人學習好文字?縱觀七千年來的歷史,中國人一直沒有解決,至今文盲數目驚人。如果試圖找一找原因,恐怕除了生產力、政治、戰亂等因素外,我們必須從傳統文化的史實中了解自身的缺陷。例如,從孔子被尊為“教育先師”以來,他被後人所規定為儒家的全部文字,儘管光輝於世,但如果去讀懂其文字內涵,那可就很困難。漢儒們開拓了一種傳統,就是以“注六經”為原則,出現《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這樣精彩的字典,對於中國文字的字音字義字形、演變等多有明示。順著字典這方向,興旺延續到《康熙字典》,已經明示出47035箇中國字。另外一種傳統則是類書,這是編集中國傳統文化資料的書籍。從三國《皇覽》(已丟失)、唐代《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等書發展以來,已有二千多部。類書所彙編的文字資料是多得驚人,但是其缺點是不負責明示各條目本身的內容正確與否,僅是羅列資料。還有一種明代開始的傳統,就是各種經世文編。這是一種文摘形式的工具書,選輯一些奏章時文等,集中反映自稱儒家們的想法。這類書籍到清末也出版二十多種。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