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韓元吉
詩詞正文
東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鋤犁。
樓船錦纜知無地,枯柳黃塵但古堤。
《行汴渠中》是宋朝詩人韓元吉的作品之一。
宋 韓元吉
東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鋤犁。
樓船錦纜知無地,枯柳黃塵但古堤。
汴河,亦即通濟渠。隋煬帝時,發河南淮北諸郡民眾,開掘了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
簡介 沿革和歷史地位 影響 衰落通濟渠,始建於隋朝,為區分“古汴渠(汳水)”,隋朝之後又稱其為“汴河”,是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連線了黃河與淮河。 通濟渠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經鴻溝...
形成變遷 幹流情況 開鑿背景 史料記載 治理開發北宋漕運分四路向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集運:淮汴之粟由江南入淮水,經汴水入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蔡之粟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
北宋漕運四渠 廣濟渠 蔡河的前身 五丈河 水運交通網永濟渠是繼隋煬帝開通濟渠、邗溝之後,開鑿的又一重要運河。永濟渠是隋朝調運河北地區(指當時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的河北道)糧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對北方用兵時,...
基本簡介 歷史記載 演變 堤防洪流 工程建設《汴河亭》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七律。這首詩描繪了隋煬帝楊廣東遊廣陵的盛況,憑弔古蹟,婉轉勸諷,抒發感慨。前三聯寫隋煬帝游幸江都豪奢情狀。先寫興起遊興...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隋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凱率水工開鑿。因渠經渭口廣通倉下,故名。又因渠下人民頗受其惠,亦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年)又改名永通渠。關中雖號...
簡介 歷史環境 名稱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里,名廣通渠。 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四年(公元五八四年)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
“廣通渠”的其他名字 簡介 歷史環境 廣通渠 - 重要性山陽瀆(今裏運河),又開通濟渠,連結洛、黃、汴、泗諸水達於淮河。大業六年...簡介水道分為天然河流、渠化河流和人工運河3種,各有其特殊問題。天然河流...,順暢水流。在渠化河流上,可建梯級船閘通航,船舶過閘處,設定低壩和閘門...
簡介 歷史 京杭大運河 分類 旁支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 北溯河:溯,逆流而止。 棹:船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