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在落葉下的記憶》

《葬在落葉下的記憶》

《葬在落葉下的記憶》通過描述一個女孩20餘年的獨特成長經歷,獨特的人物個性,獨特的理想追求,帶有戲劇的命運沉浮和充滿悲美的異國戀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葬在落葉下的記憶》全面、細緻、深刻地揭示了錯綜複雜,憂鬱傷懷,矛盾質樸的內心世界。本部作品20萬字,6個章節,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細膩的文風、凝練的語言、巧妙的構思,飽含溫情的塑造了一個血肉豐盈、心懷鬱結、嚮往美好的才情女子。小說里主人公的沉默,實際是對夢想的吶喊。在茫然與理想之間,在憂愁與夢幻之間,在自卑與高傲之間,在責怨與尊嚴之間。看似柔弱,看似沉默,看似孤寂的生命,卻為我們奏響了一曲現實而又震撼心靈的交響。

葬在落葉下的記憶》通過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深刻的反映了當今人的種種壓抑、種種渴望、種種交錯扭結的情感、種種人生的態度。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讀後盪氣迴腸,令人深思。

作者簡介

夏智慧,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詩詞協會會員,哈爾濱人,一九八零年六月生。一九九四年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作品有短篇小說《一顆流星》、《大山的呼喚》,中篇小說有《愛的奇蹟》,一九九七年至二零零三年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和散文,其中《飛》、《踏著青草歸去》、《擁有自己》、《夢即將逝去》、《渴望》、《藍色里的白鴿》、《往事》等十幾首詩歌及散文在省級雜誌和《人民文學》副刊上發表,2000年在黑龍江省學術交流上發表論文《詩的靈魂與聲音——談蘇利普呂多姆的詩集〈孤獨與沉思〉》,2005年出版60萬字長篇小說《傷怨》,引起了文學界和廣大讀者們的關注,全國共有八十多所省級圖書館和大專院校圖書館有館藏。2008年又出版最新長篇力作《葬在落葉下的記憶》和詩集《飛翔的夢》。現為美術教師,創辦有藝童文化工作室。

精彩書摘

不論怎樣都要存有希望,也許她所要等待的,就隱藏在那一群奶牛中……耐心些,再耐心些,也許希望就會出現在眼前。
父親蒼老了,他曾經也有過這樣的守望、這樣的期待,混雜著茫然,和莫玲一樣的茫然;可是他卻沒有放棄那份希望,如同隱藏在牛群中的希望……
一切都安頓好後,莫玲用隨身攜帶的電腦筆記本給遠在羅馬的帕斯特洛發了一個郵件。沒過多久,她的手機響了,是帕斯特洛打來的。
“玲……”電話的那端傳來了帕斯特洛的聲音。
“現在是……台北時間8點20分,羅馬應該是凌晨2點20分,你應該在睡覺吧?親愛的。”莫玲看著手錶,關切地問。
‘‘我睡不著,玲……”長久的沉默,“我一直在等你的電話,一直坐在電腦前發獃,玲……”他的聲音沙啞了。
“說好了,說好了我們不通電話……”莫玲的聲音也被淚水哽咽住了。
“我想了很多,我也想去旅行,也許旅行會讓我的心情好一些。”
“親愛的……”莫玲拿著話筒眼淚流了下來。
她本不應該再叫他親愛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她還是想這樣稱呼他,可能彼此依然需要這樣親呢的慰藉。
在回國前莫玲就安排好了一切行程,她想陪著父母在家裡待上兩個星期,然後獨自一人去雲南居住一段時間。因為她在義大利的好友凱林,嫁給了一位中國留學生,並定居在了山水秀美的雲南麗江。莫玲不僅僅是想去看望凱林,更想身處於自然中,使自己煩亂的心緒慢慢地變得平靜。
她陪著父母在北京短暫地停留了幾天,然後回到了在A城的家中,家裡的一切都是原來的老樣子,看不出有任何的變化。書桌、書櫃、木質單人床,還有電腦桌上的日記本,依然整整齊齊地放置在那裡,窗台上放著一盆正在盛開的石榴樹,上面結了一些不大的果實;房間的一面牆壁上掛著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相框,全是莫玲的照片,原先這面牆壁是空的,不知什麼時候掛滿了她的照片。
“爸,你們怎么掛了這么多照片。”她看著那些照片,臉上泛起燦爛的笑意。
“我和你媽媽想你的時候,就坐在這裡看你的照片。'’父親坐在書桌前,望著牆壁上的照片說。在父親眼裡她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可愛。
媽媽從外屋拿著一大束鮮花走了進來,“花店剛剛送來的,咱們沒有要花,也不知道是誰送來的。”母親把花遞給莫玲,心裡納悶地說。
花中擺放著一張賀卡,莫玲打開了那張賀卡,上面寫著“春去春來,燕去燕歸,願我的祝福永遠與你相伴”。字跡很瀟灑漂亮。“這是誰呢?”莫玲好奇地思量著。
“可能是美術學院的人知道你回來了,特地給你送來的。’’提到女兒,父親總是洋溢著自豪的笑意,“沒想到我女兒出去幾年,成為聲名遠揚的大畫家,走到哪裡都有人關注。”
莫玲微微地笑著,心裡在想:送花的人一定是熟知自己的,他會是誰呢……
回憶是美好的,也是憂鬱的、傷感的。在羅馬,莫玲很少去回憶從前的時光,因為她不想觸及自己內心的禁區。她說不清那是怎樣的憂鬱與愁傷,但卻一直伴隨著她。她懼怕回憶,甚至想要極力地去躲避它。4年前她和帕斯特洛坐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裡,曾共同追憶過自己的童年帕斯特洛的童年是自由自在的、無憂無慮的,令奠玲羨慕。
……

插圖

《葬在落葉下的記憶》
《葬在落葉下的記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