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指古人葉公以喜歡龍聞名,但真龍下凡到他家,他卻被嚇面無人色。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里不一,有名無實。
出自
《莊子》逸文(據《太平御覽.卷三八九.人事部三○.嗜好》引)哀公不禮。曰:<臣聞君好士,不遠千里以見公。今見公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4>,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今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好士也。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注釋
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顓孫,名叫師,春秋時陳國人。子張是他的外號。
魯哀公——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君,姓姬,名叫蔣。
士——封建社會里,對知識分子的泛稱。
舍——音社,古代計算路程的單位,一舍等於三十里。
趼——音儉,同“繭”字,就是腳底上長出的硬皮,俗稱老繭。
寫——這裡是用刀、筆刻畫的意思。
窺——音虧窺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戶。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詩——就是《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數是民歌。這裡所引的詩句,見《詩經》“小雅”的部分的《濕桑》篇。
敢——語助詞,冒昧、對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開頭。
新序——我國一部古書的名稱,是西漢著名經學家、散文家劉向編輯的。書中記述了許多的古代歷史的故事。
譯文
春秋楚國葉諸梁,自稱'葉公'。 據說,這位葉公愛龍成癖,家裡的梁、柱、門、窗上都雕著龍,牆上也畫著龍。 就這樣,葉公愛好龍的名聲,被人們傳揚開了。天上的真龍,聽說人間有這么一位葉公,對它如此喜愛,很受感動,決定去葉公家對他表示謝意。人們也許會想葉公看見真龍時會有多高興。實際上,當葉公看見那條龍時,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趕緊逃走。從此人們明白了葉公愛好的其實並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東西而已。
寓意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