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別想擺脫書》:
記錄歐洲最重要的兩位知識分子之書齋密談:關於書的秘密,關於知 識的真相。
五百多年來,圍繞書這一客體的多樣化,並沒有改變書的用途或結構。書就如勺子、斧頭、輪子或剪刀。一經造出,就不可能有進一步改善。你不能把一把勺子做得更像勺了……我們看不出還有什麼比書更適於實現書的用途。也許書的組成部分將有所演變,也許書不再是紙質的書。但書終將是書。
——艾柯
如果說我們今天在終端上擁有一切的一切,毫無過濾、無限數量的可取資料,那么記憶是什麼呢?這個詞的意義何在?既然我們身邊有了這么個電子僕人,能夠回答我們的全部問題,乃至我們提不出來的問題,我們還需知道什麼呢?既然我們的仿生體知道一切,絕對的一切,我們還需學習什麼呢?
——卡里埃爾
內容簡介
讓-克洛德·卡里埃爾和安貝托·艾柯作為這些探索過程中的意外事件的饒有興趣的觀察者和記錄者,深信我們若要對人類的奇遇有所領悟,將不僅通過人類的輝煌,也將通過人類的失敗。在此,他們圍繞記憶展開出色的即興言談,從各種難以彌補的失敗、缺陷、遺忘和損失說起——所有這一切和我們的傑作一起成就了人類的記憶。他們津津樂道地揭示,書籍儘管遭到各種審查的迫害,最終還是得以穿過那張開的大網,這有時是好事,但有時卻可能是壞事。書寫的普遍數位化和新電子瀏覽器的使用給書籍帶來極大挑戰。書中對書籍的幸與不幸的揭示,有助於調和這些業已得到宣告的變化。本書對話在向古登堡印刷術致以微笑的敬意之餘,也必然使所有讀書人和愛書人心醉神迷。說不定它還將在那些擁有電子書的讀者心裡催生起懷舊鄉愁,這不無可能。
作者簡介
安貝托·艾柯,讓-克洛德·卡里埃爾,一個被譽為二十世紀後半期最耀眼的義大利學者和作家,享譽世界的哲學家、符號學家、歷史學家和小說家,一個是法國電影泰斗、法國國家電影學院創始人;一個是少有的將精深學術與玄奧小說變成暢銷書、作品被翻譯成三十五種文字之多的作家,一個是《布拉格之戀》、《鐵皮鼓》等八十多部經典電影劇本的創作者,西班牙電影大師布努埃爾最青睞的編劇。
兩位對話者除了同樣嗜書如命之外,同是古書珍本愛好者,對書籍代表的人類文明進程有著深刻的理解,對書籍在當下的變局和處境也有洞燭幽徽的觀察。
紙本書來日來臨?網路時代,書幸耶?不幸耶?書是否忠實反映人類天才的創造?記憶如何運行,圖書館怎樣分類?書憑什麼可以經世流傳?書太多了怎么辦?如何談論沒讀過的書……談古溯今,縱橫捭闔,艾柯、卡里埃爾坐擁書城,帶你穿越從紙莎手稿到電子書籍的歷史,漫談他們的藏書故事,他們的閱讀難題。
目錄
前言
NO.1書永遠不死
NO.2持久的載體最暫時
NO.3母雞用一世紀學會不過街
NO.4說出滑鐵盧戰役所有參戰者的姓名
NO.5被過濾者的報復
NO.6今天出版的每本書都是後印刷初期珍本
NO.7那些非到我們手裡不可的書
NO.8我們對過去的認知歸功於傻子、呆子和敵人
NO.9虛妄所向無敵
NO.10愚蠢頌
NO.11網路,或除憶詛咒之不可能
NO.12火的查禁
NO.13所有我們沒讀過的書
NO.14聖壇的書和地獄的書
NO.15人死後他的圖書館怎么辦
譯後記網路與書籍——蘇格拉底的預言
前言
“這一個扼殺另一個。書籍扼殺建築。”雨果借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之口說出這一名言。建築當然不會消失,但它將喪失文化旗幟這個功能,因為文化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思想化作書,只需幾頁紙、一點墨水和一支毛筆:兩廂比較,人類的智慧放棄建築而轉至印刷,又何足怪哉?”我們的“石頭砌成的聖經”沒有消失,然而,所有手抄和印刷的文本加在一處,這一“智慧的螞蟻窩”,這一“所有想像如金色的蜜蜂帶著蜜簇擁而至的蜂巢”,在中世紀末突然奇異地致使建築喪失了地位。同樣,要說電子書最終將損害印刷讀物,讓書籍徹底走出我們的家和我們的習慣,卻也沒有什麼道理。電子書不會扼殺書。當初古登堡和他的天才發明也沒有立即取代莎草手稿或羊皮紙捲軸的交易。實用與習慣並存,人類最喜歡的莫過於放大同一類型的各種可行性。電影扼殺繪畫?電視扼殺電影?那么歡迎來到遠程閱讀版塊,只需一個螢幕,我們就能進入如今全世界數位化的圖書館。
問題其實在於:螢幕閱讀將給我們迄今為止翻著書頁的生活帶來何種改變?這些嶄新的小白書將讓我們贏得什麼?又將讓我們失去什麼?陳舊的習慣,也許吧。某種神聖性——當一種文明把書置於聖壇上,書就環繞著特定的神聖性。某種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獨特隱私——超文本的概念必然要破壞這一隱私。“隱修”的概念——這是書籍、顯然還有某些閱讀行為所具有的象徵意義。在法蘭西公學的第一堂講課上,羅歇·夏爾蒂埃說道:“電子革命打破話語與其物質性之間的舊有聯繫,從而迫使我們理性地審視一切與寫作有關的行為和概念。”一些深刻的顛覆,很有可能,但我們已然從中恢復了。
精彩書摘
NO.1書永遠不死
讓-克洛德·卡里埃爾(以下簡稱“卡里埃爾”)2008年世界經濟論壇,有關未來十五年影響人類的諸種現象,某位未來展望學家在被提問時指出,有四個根本現象在他看來確定無疑。首先,原油價格上升至五百美金。第二與水有關,水將在未來成為和原油一樣的可交換商品。期貨市場將出現水的牌價。第三個預言是非洲必將在未來十年形成強大的經濟力量,這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期待。
據這位專業預言家的分析,第四個現象是書的消失。
問題在於,書的徹底消失——倘若書真會消失——是否給人類帶來諸如水逐漸匱乏,或原油不可企及一樣的後果。
安貝托·艾柯(以下簡稱“艾柯”)書是否因網路出現而消失?我在當年寫過文章,也就是在這個話題合理突顯的時候。從那以後,每次有人要我發表觀點,我所能做的無非重寫一遍同樣的文章。但沒有人發現。原因首先在於,再也沒有什麼比已發表的東西更為人所不知;其次在於,公眾輿論(至少是記者們)始終持著書必將消失的想法(要么這些記者們以為他們的讀者持有這個想法),每個人都在不停歇地表述著同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