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位醫學博士研製出一種威力巨大的新型病毒“金美拉”,為保證運送安全請求中情局提供援助,孰料被扮作伊森的前中情局特工肖恩謀害,並竊取了病毒資料。伊森受命找到肖恩並獲取相關情報,而在這之前,伊森必須得到女神偷奈雅的幫助,因為奈雅是肖恩的前女友,是接近肖恩的唯一人選。在獲取奈雅信任的同時,伊森和奈雅萌生愛意。
在製造奈雅被捕的假情報後,肖恩如期將奈雅救出,接到自己住處,不過肖恩已經懷疑奈雅的到來另有圖謀。伊森和奈雅終於在賽馬場接頭並獲知了情報內容,而同時肖恩已經察覺奈雅不僅奉命臥底,還與伊森墜入愛河。懷恨在心的肖恩已經猜測出伊森將前去藥廠銷毀病毒,遂率人爭奪,交戰之中,奈雅為幫助伊森完成任務,將僅存的病毒注入自己體內,並要求伊森殺死自己,而伊森不忍下手,並承諾將會挽救奈雅。
肖恩開始和製藥廠老闆交易病毒和解藥,聲稱病毒將很快席捲世界,正在此時,伊森趕到,經過激烈搏鬥,伊森終於奪回病毒和解藥,結果了肖恩,並及時挽救了奈雅的生命。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 伊森·亨特 | 配音 劉風 |
多格雷·斯科特Dougray Scott | 肖恩·安布羅斯 | 配音 王肖兵 |
桑迪·牛頓Thandie Newton | 奈雅 | 配音 曾丹 |
文·瑞姆斯Ving Rhames | 盧瑟 | 配音 胡平智 |
理察·勞斯伯格Richard Roxburgh | Hugh Stamp | 配音 程玉珠 |
約翰·波爾森John Polson | 比利 | 配音 張欣 |
布萊丹·格里森Brendan Gleeson | John C. McCloy | 配音 白濤 |
拉德·舍博德茲加Rade Serbedzija | Dr. Nekhorvich(as Radé Sherbedgia) | 配音 程玉珠 |
威廉·麥鮑瑟William Mapother | Wallis | |
多米尼克·珀塞爾Dominic Purcell | Ulrich | |
Matthew Wilkinson | Michael | |
Nicholas Bell | Accountant | |
Cristina Brogers、Kelly Ons、Candice Partridge、Natalie Reis、Adriana Rodríguez、Sandra Rodríguez、Nada Rogic | Flamenco Dancer | |
Kee Chan | Chemist | |
Kim Fleming | Larrabee | |
Alan Lovell | Biocyte Security Guard#2 | |
Dan Luxton | Relief Pilot | |
Christian Manon | Dr. Gradsky | |
卡爾·麥克米蘭Karl McMillan | Biocyte Security Guard#1 | |
Lester Morris | Bookie | |
Nicholas Papademetriou | Prison Guard#2 | |
Brett Partridge | Biocyte Security Guard#3 | |
Daniel Roberts | Co-Pilot | |
Antonio Vargas | Senor De L'Arena | |
Alison Araya | Actor(uncredited) | |
Mark Connolly | Gate Guard#1 (uncredited) | |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 Mission Commander Swanbeck(uncredited) | 配音 喬榛 |
Patrick Marber | Train Driver(uncredited) | |
Billy Morts | Man with Mission Rocket in Helicopter(uncredited) | |
托瑞·瑪賽特Tory Mussett | uncredited) | |
Shant Sarkissian | Party Attendant(uncredited) | |
Darren Schnase | Nightclub Patron(uncredited) |
職員表
製作人 | 張家振、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Michael Doven、Paul Hitchcock、保拉·華格納Paula Wagner、Amy Stevens |
導演 | 吳宇森 |
副導演(助理) | 阿瑟·安德森Arthur Anderson、David Arnold、William H. Burton、Guy Campbell、Albert Cho、Mark S. Constance |
編劇 | 布魯斯·蓋勒Bruce Geller、Ronald D. Moore、Brannon Braga、羅伯特·唐尼Robert Towne |
攝影 | 傑弗里·L·金鮑/Jeffrey L. Kimball |
配樂 | 漢斯·季默Hans Zimmer布萊克 傑德 靳/Black Jedjin |
剪輯 | Steven Kemper、Christian Wagner |
選角導演 | Gregory Apps、Deborah Aquila、Sarah Finn |
藝術指導 | Thomas E. Sanders |
美術設計 | 內森·克勞利Nathan Crowley、丹尼爾·T·多蘭斯/Daniel T. Dorrance、Kevin Kavanaugh、Michelle McGahey |
服裝設計 | Lizzy Gardiner |
視覺特效 | Craig Barron、Paddy Eason、Brad Kuehn、Henry LaBounta、Ralph Maiers、Richard Yuricich |
布景師 | Kerrie Brown、勞里·加芬Lauri Gaffin |
[演職員表信息來源]
角色介紹
《諜中諜2》 |
|
《諜中諜2》 |
|
《諜中諜2》 |
|
《諜中諜2》 |
|
[角色介紹信息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曲目 | 專輯信息 | |
Take a Look Around | I Disappear | 專輯封面 |
Scum of the Earth | They Came In | |
Rocket Science | Have a Cigar | |
Mission 2000 | Goin' Down | |
What 'Chu Lookin' At? | Backwards | |
Karma | Alone | |
Immune | My Kinda Scene | 唱片公司: Hollywood Records |
Carnival | Nyah | 發行時間: 2000年05月09日 |
[音樂原聲信息來源]
幕後花絮
幕後趣聞
• 劇本中奈雅的角色是為桑迪·牛頓所寫。
• 片頭克魯斯攀岩時響起的歌曲是《Iko Iko》,1988年《雨人》的片頭中也曾出現過這首歌。
• 為了防止放映膠片在運往影院途中失竊,該片被取了“Doll House”的假名。
• 伊森告訴奈雅活下去,然後迅速跳進大樓牆上的通道,那段情節出自1992年的《最後的摩根戰士》,片中丹尼爾·戴-劉易斯讓瑪德琳·斯托活下去,之後縱身穿過瀑布跳下懸崖。
• 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指揮官是在所有《諜中諜》系列影片及劇集中第一次說出“mission: impossible”的人。
• 湯姆·克魯斯當時的妻子妮可·基德曼建議由桑迪·牛頓扮演伊森的愛人,在劇本動筆前桑迪·牛頓的角色就已經敲定了。
• 伊森與奈雅初次相遇的場景出自於1961年《西區故事》中的一段相似鏡頭。
• 該片最初的攝影師是安德魯·萊斯尼,但影片開拍不到1個月他就決定退出,因為與吳宇森的影像風格存在分歧。
• 片中充斥著很多吳宇森的標誌性畫面,如雙槍、慢動作、鴿子和彩虹等。
• Triumph機車公司為該片提供了兩款型號分別為Speed Triple和Daytona的機車。
• 吳宇森剪輯完成的該片為3個半小時長,但製片方告訴他片長不能超過120分鐘,這也是該片在情節和連貫性上漏洞頻出的原因。
• 該片是由重金屬樂隊Metallica擔綱音樂的第一部影片。
• 影片最初被評為R級,經過刪剪才被重新評為PG-13。
• 該片剪輯師托尼·西科恩在上班途中發生嚴重車禍,無法繼續完成影片,1年後他的手才恢復全部功能。
穿幫鏡頭
• 在片尾機車的追逐場面中,起初使用的都是公路胎,而當後來駛出公路,至少有一台摩托被換上了越野胎。
• 安布羅斯所騎摩托的擋風玻璃被子彈擊碎,運動型機車的擋風玻璃是由高強度塑膠製成的,不可能被擊得粉碎。
• 片頭在飛機上的肖恩告訴同夥關閉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種有臭味的毒氣,片中使用的應該是一氧化二氮。
• 伊森駕駛的機車的牌照不一致。
• 直升機側面的彈孔發生改變。
• 片頭客機的型號是波音747-400,而座艙明顯與機型不符。
獲獎記錄
年份 | 屆數 | 組織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別 |
2014 | 第4屆 | 北京國際電影節 | 國外展映單元 | 提名 | |
2001 | 第10屆 | MTV電影獎 | 最佳動作場景 | 獲獎 | |
最佳男演員 | 湯姆·克魯斯 | ||||
2000 | 第2屆 | 青少年選擇獎 | 最佳電影男演員 | 湯姆·克魯斯 | 提名 |
最佳夏日電影砸場戲 | 湯姆·克魯斯 |
[獲獎記錄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湯姆·克魯斯是電視劇版《碟中諜》的超級冬粉,該劇在CBS電視台播出於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不但成為當時的熱門劇集,還多次贏得艾美獎和金球獎。1996年,克魯斯終於夢想成真,《碟中諜》被搬上了大銀幕,在全球票房取得了超過4億5千萬美元的成功業績。 《碟中諜》的成功,讓影片投資方派拉蒙公司和“克魯斯·華格納製片公司”信心十足,《碟中諜2》的拍攝也很快進入議事日程,製片團隊再度請到了前作編劇羅伯特·唐尼為《碟中諜2》撰寫劇本。
影片導演
在《諜中諜》上映後,奧利弗·斯通曾表示希望執導續集,但湯姆·克魯斯的《大開眼戒》一再延誤時間,以至與奧利弗·斯通的拍攝計畫發生衝突,於是該片終究與奧利弗·斯通無緣,劇組請來了中國香港的吳宇森擔任導演一職。據羅伯特·唐尼說,其劇本是圍繞動作場景展開的,因此吳宇森希望能夠執導該片。在此之前,吳宇森進入好萊塢的兩部作品《斷箭》和《變臉》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此次為《碟中諜2》掌勺,引發各方關注。然而影片拍攝可謂歷盡曲折,由於湯姆·克魯斯的日程安排過於緊密,吳宇森不得不對原定的拍攝計畫不斷進行調整,在這種走走停停的狀態下,影片最終於2000年完成並實現全球公映。
拍攝
影片於1999年春夏季拍攝,劇組輾轉澳大利亞、猶他州和洛衫磯三地。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湯姆·克魯斯頑固的堅持自己親自完成大部分特技動作。對克魯斯而言,最讓他興奮的經歷是在猶他州的莫亞拍攝的攀岩場景,他表示那感覺就像在駕駛一架F-14或F-18,充滿奇幻和難以置信的快感。片頭的攀岩畫面在猶他州的Dead Horse Point拍攝,湯姆·克魯斯當時使用了安全索,在後期製作中安全索被數位技術修掉,拍攝時起用了兩名特技替身。在拍攝尖刀幾乎刺入眼中的驚險鏡頭時,在吳宇森的建議下,演員使用了真正的刀具,而且距離眼睛只有四分之一英寸。刀具與繩索相連,並經過精準的測量,克魯斯還堅持要求多格雷·斯科特在搏鬥時用出全力。
後期
在片頭湯姆·克魯斯掀掉面具露出多格雷·斯科特面目的鏡頭是用綠屏技術完成的。克魯斯和斯科特分別拍攝了相同鏡頭,克魯斯沒戴面具,而是將手放到頜下,並抬手掠過面部;斯科特戴上裝有感測器的面具,將自己面部的三維圖像傳輸給電腦,然後再掀掉面具。克魯斯的臉被添加到面具上,隨著面具被摘下,兩個人的臉通過電腦融合在一起。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美國 | 2000年5月18日(韋斯特伍德,加州)(首映)、24日 |
中國 | 2000年6月17日(台灣)、22日(香港);2002年11月28日(大陸) |
加拿大 | 2000年5月24日 |
馬來西亞、澳大利亞 | 2000年6月1日 |
印度尼西亞 | 2000年6月3日(雅加達)、7日 |
以色列 | 2000年6月8日 |
哥倫比亞 | 2000年6月9日 |
智利、阿根廷 | 2000年6月15日 |
土耳其 | 2000年6月16日 |
韓國 | 2000年6月17日 |
委內瑞拉 | 2000年6月21日 |
紐西蘭、巴西 | 2000年6月22日 |
秘魯 | 2000年6月28日 |
墨西哥 | 2000年6月30日 |
新加坡 | 2000年7月1日 |
義大利 | 2000年7月2日(陶爾米拉電影節)、7日 |
德國 | 2000年7月3日(K?ln)(首映)、6日 |
英國 | 2000年7月4日(倫敦)(首映)、7日 |
挪威 | 2000年7月4日(Filmquart電影節)、7日 |
瑞士 | 2000年7月6日(德語區) |
荷蘭、匈牙利 | 2000年7月6日 |
南非、愛爾蘭、西班牙、烏拉圭、俄羅斯、丹麥、奧地利、芬蘭、 | 2000年7月7日 |
日本 | 2000年7月8日 |
瑞典 | 2000年7月12日 |
菲律賓 | 2000年7月12日(馬尼拉)、26日(達沃) |
泰國、葡萄牙、冰島 | 2000年7月14日 |
科威特、比利時、法國 | 2000年7月26日 |
黎巴嫩 | 2000年7月27日 |
巴拿馬、愛沙尼亞 | 2000年7月28日 |
波蘭 | 2000年8月11日 |
斯洛維尼亞 | 2000年8月24日 |
南斯拉夫、保加利亞 | 2000年8月25日 |
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 | 2000年8月31日 |
羅馬尼亞 | 2000年9月8日 |
賽普勒斯 | 2000年9月15日 |
印度 | 2000年9月29日 |
希臘 | 2000年10月27日 |
[上映日期信息來源]
電影票房
吳宇森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中以5.45億美元的賣座成績,勇奪2000年全球電影票房第一名,領先第二名的《角鬥士》近一億美元。
影片評價
千萬不要用看《角鬥士》或是《碟中諜1》的心情來期待《碟中諜2》。如果說《角鬥士》承載著人文意義、《碟1》充滿懸念的話,《碟2》充其量只是一部包裝精緻的娛樂片。看它甭指望受教育、被感動,畢竟,它只是部商品氣息濃重的---續集。刨去不紮實的底子,《碟2》剩下的只有湯姆的偶像魅力與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了。但沒有了《喋血雙雄》中英雄惜英雄的惺惺,沒有了《變臉》中倫理和生命的困惑,缺乏情節鋪墊的“暴力美學”成了一種模式,疲態盡顯。( 《長江日報》評)
整部電影的賣點全是間諜片和打鬥片玩濫的,老吳只是進行了再加工和一些拼貼工作。在他“裁剪”的這些賣點中,既有別人的也有他自己的。其實整部《碟中諜2》的精髓全在兩個字“易容”上面,正是“易容”的魅力才讓影片情節跌宕起伏,懸念迭生,也正是“易容”才讓難題得以化解,勇士轉危為安,而且正是片中的“易容術”,才使角色身份置換迅速,豐富了電影語言的表達,甚至一度讓人想起了古龍、溫瑞安等人的武打小說,“易容”的確是本片有別於一般類型片的最大特點。說一千道一萬,《碟中諜2》是部好片子,驚險刺激,視覺效果一流。( 《精品購物指南》雜誌評)
《碟中諜2》依舊是一部不折不扣華麗奢華的快餐大片,雖然同樣邀請了第一集的編劇羅伯特·湯尼主筆,但是這次的故事卻明顯少了一份剝繭抽絲的緊湊,一種令人窒息的層層遞進的緊張感,這多少在根源上打了折扣。伊森·亨特不再是陷入迷局,尋求身份的認知,揭開事實的,而是直截了當地PK對手,前集懸疑式的故事張力在這裡喪失殆盡,退而求次地成為了簡單的正邪大戰,故事的先天硬傷為這部影片烙上了好萊塢平庸大片的烙印。《碟中諜2》動作上的火爆並不能掩蓋角色的貧乏,吳導過往作品中的暴力哲學,慘烈江湖,仁義精神,甚至是經典台詞在本集中蕩然無存,讓人無限唏噓。(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