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

《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

《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作者盧惠余 ,由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1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該專著除引言與附錄外,主體部分分為創作論、詩學論、詩法論、淵源論與比較論,共5章22萬字。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
作 者:盧惠余 

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1
ISBN:9787305066061
開本:16開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

《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內容簡介:該專著除引言與附錄外,主體部分分為創作論、詩學論、詩法論、淵源論與比較論,共5章22萬字。主要圍繞聞一多詩歌藝術這一課題展開逐層論述:首先從聞一多詩歌作品的文本細讀入手,探索其詩歌創作思想藝術的嬗變歷程:早期作品多為人生感悟的形象化抒寫,中期則是熾熱情緒的浪漫式傾訴,後期轉為深沉思情的藝術性表達,進而初步理清聞一多詩歌思想感情變化發展的內在機理,比較準確地呈示出每個發展階段的藝術個性特徵。然後,由詩歌創作現象進入詩學理論層面,著重闡述聞一多早期的詩學新論“幻象說”、中期的重要詩論“格律論”以及中西詩藝的“融合觀”,揭示出聞一多詩歌藝術生成與發展的內在基因與理論支撐,使研究上升到理論層次,從而突顯出聞一多詩歌藝術的理論貢獻。以此為基礎,再結合其詩歌作品與詩學理論具體剖析聞一多詩歌藝術的一些表現手法,如意象藝術、象徵筆法、情感張力等,從詩法這個視角進一步窺探聞一多詩歌藝術世界的奧秘,使人們對聞一多的詩藝技巧有一個具體形象的認識與把握。在對聞一多的詩歌創作、詩學理論、詩藝方法進行本體研究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拓展思路,在較為廣闊的比較文學視野中探尋聞一多詩歌藝術與外部文學世界的淵源關係,著重研究詩人與中國傳統詩藝、西方浪漫主義、唯美主義、意象主義等重要詩潮的各種聯繫與主要影響以及揚棄與創新之處。最後,再選擇幾位與聞一多同時代並具有某些聯繫與相似點的詩人郭沫若、徐志摩、李金髮,分別從浪漫詩風、格律形式、象徵詩藝等幾個側面進行細緻的比較研究,從而進一步彰顯聞一多的詩歌藝術個性及其獨特審美價值。通過以上相互聯繫的五個層面的闡釋與論述,該專著立體化地展示了聞一多詩歌藝術世界的完整風貌與內在結構,在過去研究中的某些空白點與薄弱處以及一些尚需拓展與深化的空間作出了自己的學術貢獻。

作者簡介

盧惠余,男,江蘇東台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鹽城師範學院文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併兼任鹽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任教《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專題研究》、《中國現代詩歌鑑賞與研究》、《學術論文閱讀與寫作》等課程,參與省級精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建設,獲校級優秀教學質量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主持完成省廳級和校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3項;在《山東師大學報》、《南昌大學學報》、《江蘇社會科學》、《雲南社會科學》、《學術論壇》、《深圳大學學報》、《河南社會科學》等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聞一多詩歌藝術研究》1部,主編與參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論集》、《中國現代文學史》、《現代作家作品百題》、《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析》、《新時期短篇小說精選漫評》、《中外抒情詩100首》等高校教材與教學參考書6部;曾四次獲得鹽城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先後被評為“鹽城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創作論
第一節 人生感悟的形象化抒寫
第二節 熾熱情緒的浪漫式傾訴
第三節 深沉思情的藝術性表達
第二章 詩學論
第一節 意蘊豐厚的幻象說
第二節 新穎獨特的格律論
第三節中西詩藝的融合觀
第三章 詩法論
第一節 精湛的意象藝術
第二節多樣的象徵筆法
第三節 強大的情感張力
第四章 淵源論
第一節中國傳統詩藝的薰陶
第二節 美國意象主義的影響
第三節 西方其他詩潮的浸潤
第五章 比較論
第一節聞一多與郭沫若的浪漫詩風
第二節聞一多與徐志摩的新格律詩
第三節聞一多與李金髮的象徵詩藝
附錄
附錄一聞一多與美國意象派研究述評
附錄二聞一多領袖詩壇的意識與追求
附錄三聞一多新詩創作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