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三位一體》

《聖三位一體》

《聖三位一體》是一張彌足珍貴、能夠給人的視覺和心靈都帶來美好享受的作品,它的作者是俄羅斯古代最有名的聖像畫家安德列·魯勃廖夫。《聖三位一體》回應了時代的呼喚,反映了分崩離析的淵家歸於完整統一的必要性和追切性。只有統一的國家才具備力量抵禦外族的入侵,拯救備受壓迫的人民。《聖三位一體》的深邃寓意在於三位天使的平等與統一昭示著俄羅斯必將走向平等和統一。

概述

《聖三位一體》 《聖三位一體》
《聖三位一體》(AndreiRublev,約1360一約1430)。魯勃廖夫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拜占廷的東正教在俄羅斯獲得廣泛公眾支持的年代,他本人也是一所修道院的修士,對他而言,作畫不過是另一種方式的冥想。他通過一種細膩而高超的技藝,使俄羅斯的聖像畫呈現出別樣的柔和優雅的面貌。例如在這幅《聖三位一體》里,輝煌的金色背景與細長的人物身體仍然保留了拜占庭繪畫所特有的魅力。不過,畫家卻通過雅致精細的色調與線條,消除了拜占廷繪畫帶給人的那種僵硬而缺乏生命的感覺。三位神靈靜靜地圍坐在聖壇旁邊,親密無間,它是對理想化的永恆世界的描述,同時又不是冷漠超然的,雖然世俗的目光無法觸及到那個神聖的世界,然而我們完全可能通過心靈在畫面中去理解和感受。
我們可以將魯勃廖夫的作品和基本上與他處於同一時代的義大利畫家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的作品做一番比較,這樣或許更有助於觀者領略此幅畫作的美妙之處。二者描繪的是同一個主題,但他們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追求卻截然迥異。基督教中,“聖三位一體”指聖父(上帝)、聖子(基督)、聖靈三者神聖精神的融合,關於他們所代表的神學奧義很難用簡短的語言說清,幾乎每一位信徒都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在馬薩喬的作品裡,作者想表達的意圖是一目了然的。他選擇了基督受難的場面,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背後有上帝顯靈,聖靈在此時是隱而不現的,它已經融入到上帝與耶穌的光環當中,所有這些預示著神聖的靈魂不可分割,受難者必將在上帝無限的力量中復活。為了使畫面上的一切堅實可信,馬薩喬採用了傑出的明暗對比和**法。柱廊和拱券將空間引向縱深,就像在牆上開出了一個大洞。畫面上的事件與景物就像真實發生過一般存在著。
其實,基督教的藝術家曾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那就是如何描繪賜福的三位一體:一個上帝在三個人中,這在原則上是不可分的。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查閱《舊約全書》,它描繪了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被三個陌生人拜訪的故事。即使上帝向亞伯拉罕承諾,他的子孫後代會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然而他卻一直沒有子女。但是在他非常慷慨地招待了這些陌生人之後,他被告知,在陌生人離去一年後他將擁有自己的兒子。由於他的妻子早已進入了絕經期,因此,預言的實現可謂是一個真正的奇蹟。最後,基督徒發揮創造力重塑了這個故事,將三個旅行者代之以三個天使。

解讀

對於魯勃廖夫而言,視覺的真實不是最重要的,他並不想著意再現一個《聖經》教義中的經典場面,而是更加自由地按照自己獨特的體驗來安排畫面。在他的畫中,人物的形體在微妙的扭曲中被拉長了,比例、**、解剖等等現實的因素根本無從談起,觀眾只是看到上帝、基督、聖靈三者的精神化身為三位優雅的天使,他們平等地坐在聖壇上,如同正在天國的後花園開一個“Party”。最左邊的上帝不再是威力森嚴的至高無上者,他的形象溫暖宜人,其身後影影綽綽的房子代表了上帝締造萬物生靈的智慧;位於畫面中央的耶穌身著“聖裝”,做出救贖的手勢,旁邊的綠樹正是生命不息的象徵;聖靈手持一根細長權杖,身後的山石寓意堅忍的毅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三位天使的表情和動作各不相同,然而柔和平滑的線條將他們和諧地統一成為一個整體。魯勃廖夫認為,聖像畫不應是凌駕於人們意識之上高不可及的作品,而要儘可能貼近欣賞者,使他們產生一種被納入其中的幸福感。圍坐在聖壇旁的天使們形成一個平滑的圓弧。這個圓弧仿佛在召喚著人們走入神靈的世界。
在寧靜、優美的畫面背後,作者所要傳達的是另一番無法直接看到的深意。他不是希望利用逼真的寫實技巧來使觀眾相信,而是希望自己的畫作能夠給人帶來更多的感受和思考。魯勃廖夫創作這幅聖像畫的時候,也是俄羅斯四分五裂、內憂外患的時節,各諸侯王公之間相互殘殺,蒙古的韃靼人時常鐵蹄踐踏,猜忌、血腥、背叛、苦難……眼中所見完全是人間地獄的景象,魯勃廖夫為此深陷痛苦,一度拒絕說話、拒絕作畫,他把自己封閉在修道院裡,靜觀、冥思。不過最終,還是有一種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美好信念鼓舞了他,令他重新拿起畫筆,讓繪畫變成深沉之愛的表達,神聖的靈魂沁浸在優美的形體裡,它使人們之間消除敵意,重新建立起對彼此的信任與友誼,人類是可以如同神靈一樣親密無間的,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

作者

安德烈·魯勃廖夫(AndreyRoublyov,俄文:АндрейРу(c.1360或1470至27年或1430年1月29日)被認為是中世紀最偉大的俄羅斯東正教聖像和壁畫畫家。
很少有了解他的生平。現在還不知道他出生的地方。安德烈·魯勃廖夫可能住在莫斯科附近的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此時謝爾蓋·拉多涅日斯基已去世,拉多涅日的尼孔·拉多涅日斯基成為修道院院長(1392)。從史書中,我們了解到,他在1370-1390年期間曾在莫斯科畫派的畫家團中學習和工作過。
第一次關於魯勃廖夫的記載是在1405年。他與希臘的狄奧法內斯(Theophanes)和戈羅傑茨(今卡西莫夫)的費奧凡·格列克和普羅霍爾(Prokhor)合作為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的報喜大教堂裝飾聖像和壁畫。他的名字在畫家名單的最後,因為他神職最低(只是個普通修士),年齡最小。在修道院中,他潛心鑽研了同時代進步思想家,如修道院創始人謝爾蓋及其弟子的哲學著作,並有機會與他們直接交流。狄奧法內斯是一個移居到俄羅斯重要的拜占庭畫家,被認為是影響、教育魯勃廖夫的老師。
他與好友及一直的合作夥伴丹尼爾·喬爾內一道,在1408年為弗拉基米爾的聖母安息教堂繪過聖像和壁畫。當時最珍貴的作品,包括3幅禱告聖像畫以及1幅節日遊行專用聖像畫,被收藏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中。教堂西牆上以“可怕庭審”為主題的圖案,氣勢恢宏,部分壁畫得以保存至今。安德烈·魯布廖夫流傳至今的節日遊行聖像畫共7幅:“報喜”、“洗禮”、“耶穌誕生”、“奉獻節”、“主易聖容”、“乞丐復活”、“進入耶路撒冷”。與其他畫師的作品相比,魯布廖夫的作品筆法綿軟、構圖和諧。在描繪福音場面時,他加入了個人的特殊理解,賦予了畫作靈性和人性的溫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