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繾綣非洲》

《繾綣非洲》

這是一個被歷史湮滅了的奇異的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情境是在風光綺麗的非洲神秘腹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繾綣非洲》《繾綣非洲》

這是一個發生過但被歷史湮滅了的奇異故事,只留下了一絲“痕跡”。

神秘的非洲腹地,莽莽叢林,大河咆哮,我援非人員孟龍與戰友在野外踏勘時突遭兇猛河馬群的攻擊,九死一生的他漂流到一地震火山島,意外發現這裡竟是個風光旖旎的鑽石女兒國,在這個夢幻的烏托邦島上,他與土著美精靈演繹了一段柔情繾綣、悱惻淒美的愛情故事。

作者簡介

劉鵬心,1968年至1975年在我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及工業、農業、地質勘探等多個專家組工作(英語、斯瓦希里語翻譯)。在此期間,參加過很多我國援外項目的野外考察、項目施工、項目評估、項目移交等活動。參加工作至今,曾去過亞、歐、美、非洲的二十幾個國家訪問、考察、短期工作。曾在報刊雜誌發表過詩歌、散文、遊記,出版過英文專著。1986年至2009年在聯合國駐華代表處機構中任高級項目官員。

寫作背景

《繾綣非洲》看起來是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實際上,故事中的大背景是要告訴讀者那個風雷激盪的偉大時代,我中華優秀兒女在人類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偉大角色。儘管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國內在遭受十年“浩劫”,但中國人的勤勞、勇敢、誠信的本色卻從未改變。偉大祖國建國六十年中,即使在那極困難的年代,我們的外交和援外路線也都無疑是正確的,都是由周總理等那樣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革命家來掌控的。
作者決心完成這本書是緣於:2009年2月16日,胡錦濤主席一行親臨中國援坦專家公墓憑弔,代表祖國看望長眠在異國的69位援外中華兒女的英靈……作者在看到全體肅立默哀的鏡頭時,不禁淚流滿面,心潮澎湃身心絞痛良久良久……

為什麼?因為第一個犧牲的援外專家是作者的同組戰友,他的英靈就縈繞在那個芳草萋萋的墓塋之中。這位水利專家是在野外考察時被億萬野峰蟄死的,頭部腫脹得比籃球還大……“書”中有過那情境的一小段描寫。還有幾位英靈生前也與作者有過工作上的接觸。

一位非洲裔著名作家的評論很有代表性:中國的援助“真誠、守信、務實、高效,深受非洲人民歡迎。”引用溫總理(2009年11月8日,第四屆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在非洲所說的一句詩:“古交如真金,百鍊色不回。”溫總理還說: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非就在反帝、反殖、反霸的歷史浪潮中並肩戰鬥,在振興民族經濟的艱辛歷程中攜手同行……現在,中非已是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人在非洲為什麼享有崇高聲譽?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傳統友誼、相互支援、合作雙贏,為什麼是源遠流長的?為什麼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家與當地工人們成了生死弟兄?為什麼我醫療隊和一些專家組內的保健醫生能將當地(發生過很多病例)已死的病人救活?現今為什麼中國人在非洲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禮遇?在《繾綣非洲》一書中,讀者均可找到其因果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