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宋太宗
詩詞正文
報應從教見祖宗,先持清靜後論功。
紅蓮花出青泥里,方信仙凡道本同。
宋 宋太宗 報應從教見祖宗,先持清靜後論功。
宋 宋太宗
報應從教見祖宗,先持清靜後論功。
紅蓮花出青泥里,方信仙凡道本同。
是名識緣名色。 是名識緣名色。 是名識緣名色。
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 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 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
緣即助成之義。九緣生識者。謂明空根境等九種之緣。生眼耳鼻舌等八種之識也。以眼耳鼻舌身五識。依第八識相分建立。由第八識種子而生。攬明空諸境而為相也。第六識...
簡介 相關著作【八識緣境廣狹】【出宗鏡錄並瑜伽地論】一眼緣唯實唯量境謂眼見色時。即有識生。能緣青黃赤白實有之色。名為性境。此識對境。名為現量。以其但能見色。未起分別。...
八識緣境廣狹 八第八識緣根身器界八識,是佛法基本正知見,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識為如來藏(又名阿賴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
前六識 第七識意根 第八識如來藏 彼此配合 佛理深析識的含義是 知道,認得,能辨別。佛教術語是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在早期佛經中,它經與心(Citta)、意(Manas)混用,在意義上...
字形字義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佛學六識 佛學八識身識所緣者為觸境。
末那識,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詞義信息 思量能變 起名原因“末那識”佛學用語,有情之心識共包括八種,“末那識”是八識中之第七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末那識”與前六識不同,前六識是以外境為對象,它的作用是思量...
在輪迴 丁福保佛 具體解釋 常見辭彙 中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