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傳奇》

《精衛傳奇》

《精衛傳奇》取材自先秦古籍《山海經》中“精衛填海”,講述了8歲小女孩精衛樂觀勇敢、善良智慧、積極向上的勵志故事。導演鍾浩延續了自己一貫注重人物內心情感刻畫的風格,將原本濃烈悲壯的傳說演繹成勇敢堅毅的勵志故事。

概述

劇照劇照

編劇:楊碩

導演:鍾浩

作者:歐陽逸冰,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院長,著名編劇 。
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演藝集團支持,中國木偶劇院創排的中國經典神話舞台劇《精衛傳奇》取材自先秦古籍《山海經》中“精衛填海”。講述了8歲小女孩精衛樂觀勇敢、善良智慧、積極向上的勵志故事。導演鍾浩延續了自己一貫注重人物內心情感刻畫的風格,將原本濃烈悲壯的傳說演繹成勇敢堅毅的勵志故事。 這部神話舞台劇顛覆了以往兒童劇題材作品說教氣氛濃重的特點,通過幽默、詼諧、智慧的表達形式宣揚了中國第一女孩兒——精衛的正面、善良、積極的新兒童形象,以及女兒對父親最真摯的愛,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劇中,8歲的小女孩精衛陽光向上、執著勇敢。為了造福人類,她主動要求變成大鳥,協助父親神農向人間撒播種子。除了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劇情,該劇最大的亮點莫過於21段優美的原創音樂及多首原創兒歌,讓觀眾在體驗精彩劇情的同時又仿佛置身於美妙的“音樂劇”中。

劇情看點

劇照劇照

此劇的一大看點是將原本濃烈悲壯的傳說演繹成勇敢堅毅的勵志故事:將悲劇的主題自然化,將怨恨的情緒積極化,將成人的思路兒童化,最為重要的是將抽象的形象細膩化。小精衛鍥而不捨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宏偉的志向,受到人們的敬佩,發人深省,值得回味。同時,美輪美奐的多媒體舞台布景與美妙的音樂交相輝映,也為全劇增添了不少光彩。人民大會堂內全新布置的海洋造景及LED顯示屏,讓觀眾置身於立體夢幻的海洋世界之中,舞台效果更加璀璨奪目。
此外,在音樂表現形式方面,《精衛傳奇》除了推出《我想飛》《生生不息》《海鮮的抱怨》《我的爸爸》這四首的主題歌外,還為全劇量身定製了21首原創音樂,力求用不同節奏不同風格的鏇律傳遞給觀眾們只屬於“中國第一女孩精衛”的傳奇經歷。
據了解,中國木偶劇院近幾年將演出劇目類型從單純的木偶劇拓展到人偶劇、雙語劇甚至是大型舞台兒童劇,此次歷時3個多月之久創排的經典神話舞台劇《精衛傳奇》就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代表性劇目。它取材自《山海經》中“精衛填海”古老傳說,講述了8歲小女孩精衛樂觀勇敢、善良智慧、積極向上的勵志故事,全局貫穿了小主人公精衛與父親神農之間濃濃的深情。

將雜技貫穿於兒童劇的舞台表演是《精衛傳奇》一項獨特的創意。劇中人物“懶樹林”在與螃蟹們大戰的過程中手攀絲帶,連貫地做出騰空飛升、空中一字、下腰倒懸、凌空飛鏇等各種高難度雜技動作。不僅孩子們興奮得大呼小叫,連一旁的家長們也看得目不轉睛。“懶樹林”也因此成為孩子們眼中的紅人兒。

《精衛傳奇》在舞台設計和表現形式上下足了工夫。海洋造景及LED顯示屏色彩豐富、美輪美奐,海馬、蝦兵蟹將、海星等各種海洋生物造型真實,讓觀眾仿佛置身於立體夢幻的海洋世界之中。舞台表現形式上更是雜技、芭蕾舞蹈與美妙的音樂交相輝映,除了《我想飛》、《生生不息》、《海鮮的抱怨》、《我的爸爸》這四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歌外,全劇還包括21首原創音樂。演出過程中,台上的演員帶領台下的小觀眾一起演唱了節奏感十足的《生生不息》,“種下去長出來,長出來種下去”,眾多小觀眾大聲合唱,氣氛相當熱烈。
中國木偶劇院近幾年將演出劇目類型從單純的木偶劇拓展到人偶劇、雙語劇甚至是大型舞台兒童劇,此次歷時3個多月之久創排的經典神話舞台劇《精衛傳奇》可謂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代表性劇目。

深遠意義

一、宣揚中華民族積極向上價值觀

劇照劇照

《精衛傳奇》顛覆了以往兒童劇題材作品說教氣氛濃重的特點,通過幽默詼諧、智慧的表達形式宣揚了中國第一女孩兒——精衛正面、善良、積極的新兒童形象,在觀眾觀看的過程中震撼心靈,真正做到寓教於樂一體。
二、表演形式突破常規——多元化
《精衛傳奇》突破傳統兒童劇表現模式,在整體的創排過程中,融入了動人的音樂、高超的雜技、優美的芭蕾舞蹈和美輪美奐的舞台布景,本著打造一台里程碑式的優秀兒童劇呈現給廣大觀眾。讓觀眾們在觀看的過程中盡情享受其帶來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衝擊。
三、創排至今始終與觀眾零距離交流
《精衛傳奇》創排至今在團隊緊張排練的同時,始終做到與觀眾零距離接觸,第一時間邀請多個會員家庭的小朋友和家長到排練現場觀看內部聯排。演出結束後,導演鍾浩帶領主創人員與觀眾座談交流,認真聽取記錄大家提出的細節問題,第一時間得到最寶貴的反饋,將修正之處直接體現在接下來的排練之中,做到每次都有新改進新變化,力爭精益求精。
四、堅持創新“品牌輸出著作權加盟”
回響政府號召,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推廣優秀兒童劇演出,木偶劇院與寧波新疆等地簽約,讓優秀兒童劇目走出木偶劇院,讓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可以走進劇院看演出。上級領導在觀看完內部聯排演出後更肯定的表示像《精衛傳奇》此類的優秀兒童劇目不僅要在國內演出,更要讓精品走出國門,預計10月赴美演出,讓更多的外國友人通過該劇加深對中國兒童劇的了解,《精衛傳奇》要做文化宣傳的交流先鋒。
五、豐富的後產品
在給觀眾呈現優秀劇目的同時,木偶劇院還提供了種類多樣的精衛後產品,精衛羽毛翅膀、精衛小徽章、精衛手持棒等等,讓小朋友再觀看演出結束後,回到家裡可以繼續精衛夢想!

相關評論

評中國木偶劇團的新戲《精衛傳奇》

中國木偶劇團近日為孩子們獻上了珍貴禮物――以古代神話“精衛填海”為藍本,最新創作的劇目《精衛傳奇》。

劇照劇照

其實,在《山海經》里,刻畫主人公精衛(女娃)的文字只有寥寥數語:“……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然而,正是在這寥寥數語裡,先民們鑄造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可貴精神:豪邁的心志和不懈的奮鬥。為了將之呈現在兒童戲劇的舞台上,《精衛傳奇》的主創人員做了十分可貴而又頗有成效的努力。
編導們睿智地抓住了原故事的三個節點,讓大膽而瑰麗的想像充滿了戲劇性,用現代人的目光和思索解讀出嶄新的,富于欣賞性的主人公與情節――
女娃為什麼會“游於東海”?
父親神農(炎帝)在女娃和部落人群的久久盼望中,發現並帶回了黃豆、大麥和黍米的種子,它們會被“種下去,長出來;長出來,種下去”,開拓出解決大家溫飽的農耕之路。然而,紅臉蟹等三個惡作劇的傢伙拔掉了定海神針,惹出了大海泛濫,淹沒陸地的危機。女娃為了保護糧食種子,“游於東海”,去尋找女媧補天留下的五彩石,堵住海眼,根絕後患。
女娃為什麼會“溺而不返”變成“精衛”鳥?
女娃寧肯把自己變成一隻精衛鳥,也要用五彩石堵住海眼,讓父親復生,讓大海息波,讓貴如生命的糧食種子得以在土壤里“種下去,長出來”……
精衛為什麼要“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為了同胞安定的農耕生活,精衛(女娃)必須年年月月,永不停歇地飛返于海山之間,用五彩石制止大海的囂張……
就這樣,編導們睿智地將這個神話傳說里中華民族先民們的偉大創造與女娃身上所煥發出來的豪邁心志和不懈奮鬥的精神融為一體。而對這一深厚的蘊涵,編導們又舉重若輕將其編織在女娃與神農(炎帝)的父女關係的主線之中,讓偉大孕於親情的眷顧,讓崇高顯於經年的勞作。
將兒童戲劇特有的遊戲性與歷史神話的莊嚴內涵統一起來。神話不是歷史科學,然而“人類的童年”卻善於用神話反映先民們開天闢地的歷史創造。兒童劇《精衛傳奇》意味深遠地將神農所代表的先民們對農耕的發明與作為藝術形象的女娃(精衛)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然而直接體現這一結合的歌詞卻又是那么輕鬆,淺近,親和,甚至可以讓現場的小觀眾開口應和:“種下去/長出來/長出來/種下去/夢想可以相信/你給我夢想/給我希望的天堂……”而珍愛和保護農耕產生的情感,體現在劇中便是,由性格陽光的女娃(精衛)與金豆兒(黃豆種子)、金芽兒(大麥種子)、金蛋兒(黍米種子)結為好友。甚至在衝突發生時,金豆兒挺身而出,戲弄了紅臉蟹們,保護了女娃。在尋找五彩石的關鍵時刻,又是金豆兒搶在女娃的前面,變成了石頭。女娃捨身變成精衛鳥,讓父親神農和金豆兒復生。這樣,抽象的內心情感得以生動直觀地顯現在人物的戲劇關係中。有意思的是劇中的“丑角”設定:紅臉蟹們的惡作劇使戲劇情勢走向危機,而這些調皮搗蛋的傢伙們感動於女娃的精誠,不但認錯,還引領女娃走向了五彩石所在的五彩山,促使戲劇情節走向了最後高潮的情境。在兒童戲劇中,這些“丑角”慣常被視為“撒胡椒麵”的調味品,而在這裡,這些傢伙們不僅是調味品,增強了小觀眾的觀賞興味和認同感,而且烘託了主人公的品格,還是營造戲劇情勢發展變化的巧妙助力。
令人感嘆的是,導演將作曲、舞美和造型設計等各方藝術家的才智融於精巧的構思之中。特別是作曲創作的悅耳、流暢、富於兒童情趣的鏇律,反覆出現的童聲合唱,都使得導演構思得到了美好的體現。
新劇目在給人清新、愉悅的同時,也有繼續經受觀眾檢驗,繼續打磨之處。然而,重要的是,中國木偶劇團和兒童戲劇家們滿懷敬畏之心,滿懷飽滿的熱忱,在中國古代神話豐厚的土壤中培育出新劇目,讓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接受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感染,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

聚光———由《精衛傳奇》想到的

精衛填海:一個悲苦的故事

劇照劇照

看過兒童劇《精衛傳奇》(編劇:楊碩,導演:鍾浩)的排演,感慨良多。細想起來,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兒童劇作品,它意味著兒童劇創作的一個新視野,新收穫;並且有可能把兒童劇的創作帶向一個與傳統不同的天地。
“精衛填海”,一個古老而熟悉的傳說,講述的是炎帝的女兒女娃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她怨恨地化為精衛鳥,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企圖填塞東海澎湃不息的海水。
這個起於“生命無常”的悲苦故事,帶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消極與惰性。儘管“精衛填海”被後來的人經常解釋為一種“努力”、“堅持”乃至於“勇敢”和“無畏”,但其舊有的仇恨極深,報復不止和不自量力而又徒勞無功的陰影始終無法散去。
新主題是如何生成的?
兒童劇《精衛傳奇》的創作者很清楚這個傳說原有主題的副作用,在全劇的創作中,調動一切手段來促進新主題的生成。具體地說就是:將悲劇主題自然化,將怨恨的情緒積極化,將成人的情節兒童化,最為重要的是將一切的形象情感化。
“精衛填海”的傳說,本質上表述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銜石填海是一種人要改變自然的努力。《精衛傳奇》將這種改變自然的企圖進行調整,作品極力強調“災難來自於那些改變自然的行為”,正是紅臉蟹拔掉了定海神針,才使海水淹沒了土地。而“精衛填海”則是為了恢復舊有的秩序。劇作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才是避免一切災難的本質。這種調整轉換了原來的悲劇性,為精衛的奉獻行為提供了正確的依據。
“精衛填海”的傳說,從情緒上看是怨恨,是報復,帶有著一些瘋狂色彩的。對於兒童劇來說,它不適合也無法表現。在《精衛傳奇》中,創作者樹立了一個更為現代的新鮮主題,即主題歌里表述的讓種子植入大地,“種下去,長出來”生生不息。這使得精衛的填海行為不再是一種報復的私慾,而是為了種子的繁衍,為了糧食的生長,為了人們的生活。這種強調使怨恨消失了,用積極進取的情緒代替消極被動的情緒,為觀眾提供了一種主人公主動犧牲的情感洗禮,使作品具備了更強的說服力。
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中這樣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他將區區精衛小鳥與頂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並論,來讚頌一種悲愴的勇敢。可見古人對“精衛填海”的看法是十分道德化、成人化的,對於兒童劇來說顯然不很合適。在劇作《精衛傳奇》中,創作者為此也下了一番苦心。將精衛父親由炎帝改成了“嘗百草”的神農,降低了人物的位置。在精衛做出犧牲自身的行為之前,讓她先行目睹了父親的一次次的自我犧牲行為。這種對比不僅減輕了精衛本身的道德色彩,更重要的是,將一個英雄化的行為,減低到一種女兒模仿父親的情感行為。這個處理使作品真正地暈染上非道德化、非成人化的色彩。不是精衛偉大,不是精衛在實踐一個偉大的概念;而是精衛目睹了周圍人的平凡行為,是出於一種平凡的模仿和比較。當然,這也是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的本質。
關於形象的情感化,則更是這部作品的突出特點。精衛只是個普通的女孩子,她珍惜同伴,喜歡玩耍,最親近的人是自己的父親。這些孩子的特點在作品中得到了強調。同時,她也像一切劇本中的主人公一樣,經歷了挫折和磨難。看見了夥伴的悲傷,遭受了災難的傷害。最重要的是看見了父親為了保護她而怎樣變成了一尊石像。她的情感起伏跌宕,飽受煎熬。不僅如此,她周圍的形象(動物、植物、海生物),都具有色彩明快的情感,為精衛情感的構成和變化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值得指出的是,劇中沒有貫穿的反面角色,紅臉蟹也只是個有過失的大兒童形象。情感化的核心使作品具有感動觀眾的本質。
精衛可以更孩子氣
作為一部舞台劇,《精衛傳奇》在創作上當然也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我覺得在精衛的形象塑造方面還有餘地。比如怎樣讓她更孩子氣,怎樣讓她在困境面前更像個兒童,怎樣讓她在表達個人與父親、與種子、與各種動物的情感交流時更有個人色彩。劇本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會使這部來自於歷史傳說的劇作成為經典。中國的文化要走向世界,將古老中國的過去樹立在當今世界的舞台,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式,只是要看戲劇界的同仁們有沒有精衛填海的勇氣和孜孜以求的創作精神了。讓我們再次重溫“精衛填海”的傳說:
山海經》云: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2011年舞台劇

舞台劇是呈現於舞台的戲劇藝術。舞台劇按內容可以分為喜劇、悲劇和正劇;按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歌劇、舞劇、話劇、啞劇、詩劇、木偶劇等。舞台劇的劇情可以原創也可以根據小說、動漫、電視劇、電影等改編而來。舞台劇基本上採用“演唱+舞蹈+對白”這樣的形式,再加上是現場演出,所以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