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銘記》

《大地銘記》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宣傳部、廣西自治區文化廳、廣西河池市委宣傳部、廣西東蘭縣委、縣政府主辦,由“東蘭中國影視特型演員俱樂部”、“中國電影家協會特型演員聯誼會”承辦的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經典鉅制——《大地銘記》。

基本信息

話劇簡介

《大地銘記》大地銘記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宣傳部、廣西自治區文化廳、廣西河池市委宣傳部、廣西東蘭縣委、縣政府主辦,由“東蘭中國影視特型演員俱樂部”、“中國電影家協會特型演員聯誼會”承辦的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經典鉅制——《大地銘記》。
該劇將全面展示近百年來中國偉大而艱難的革命歷程和屹立於時代浪尖諸多風雲人物的偉大風采,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東蘭為代表的革命老區向建黨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隆重獻禮!

劇情

本劇擷取革命先烈和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展現百年革命風雲,再現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國共產黨、八一南昌起義、井岡山鬥爭、紅軍長征、西安事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重要歷史事件。

製作

《大地銘記》《大地銘記》

大型無場次情景舞台劇《大地銘記》的成功排演,是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背景下,我國藝術家們對話劇的表現形式和題材選擇的一次大膽嘗試,同時也是話劇舞台對時空凝練和意境刻畫方面的一個創新探索。
本劇耗資近千萬打造,雲集70多位國內著名特型演員,如毛澤東扮演者王霙、朱德扮演者王伍福、周恩來演者劉勁、陳毅扮演者谷偉、鄧小平扮演者盧奇等,精心構思、以獨特的情景舞台劇形式,將朗誦、音樂、舞蹈、歌唱、情景片段表演、多媒體等多種藝術元素融合一體,真實再現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中國革命大洪流的歷史軌跡,把中華民族眾多的英豪志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黨人代表,為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幸福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豪情、壯麗胸懷,一一向觀眾進行濃墨重彩的呈現,堪稱舞台版《建國大業》

幕後

用不多的經費營造恢宏的場景,是《大地銘記》舞美、燈光所遇到的最大難題。中新網生活頻道獲悉,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舞美設計申奧,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為《大地銘記》設計了深灰色的多功能轉——既能滿足18次的快速換景,又能體現歷史的厚重之感。舞台後部,是同色系的紗幔,可供不同場景上下伸縮。舞台的背板,也是有著粗糲質感的灰色,以突出多媒體的效果。
灰色的舞美設計,雖然深沉,但很容易顯得單調。所以,在舞美效果的營造中,燈光便成了神奇的魔術師,讓一個個歷史片段絢麗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因為在舞台上運用了大量的多媒體視頻,所以處理好燈光和多媒體視頻的關係極為重要。從全劇開始時的辛亥革命,到以開國大典結束,我將燈光處理成從無色到有色,從黑白照片似的效果開始,隨著黨的發展,色彩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飽和。”《大地銘記》的燈光師,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燈光設計胡耀輝介紹。
在眾多紅色題材舞台劇中,往往會用很多的紅色燈光。而胡耀輝在《大地銘記》的燈光設計中卻對紅色燈光的運用極為嚴謹和慎重。“我們在前期,基本不用紅色,只有到開國大典時,才用了飽滿的紅色。其實,在劇情發展的每個段落,都有槍聲、都有英雄就義的場景,這樣的場景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紅色,但是我們都沒有用,用得太多就會顯得輕浮。比如李大釗走向絞刑架的場景,一般的舞台作品都會選擇暖色來渲染,但我們用了白色,來突出一種悲壯的情形。”

藝術特色

《大地銘記》《大地銘記》

楊開慧“愛情筆記”首次披露
劇組首先展示的是秋收起義前夕,毛澤東與楊開慧隔空相望、依依惜別的場景。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淒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暴雨中,毛澤東依稀聽到了楊開慧的愴呼,他眼中浮起淚水,深情地吟誦出這首《賀新郎•贈楊開慧》。
“潤之,我沒有想到我竟有這樣的幸運,竟得到了你這樣的愛人!自從我聽到了你許多的事、讀到了你許多的文章和日記,我就深深地愛上了你!不過,我從沒有想到我會成為你的妻子;我非常地愛你,但我不能表示。直到我接到你向我表達愛意的來信,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潤之,我從此便有了一個新的意識——假如有一天你離開了人世,我一定跟你一起去死!倘若你被人捉住了殺頭,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與你共此命運!我的心蓋為你揭開,你,永遠會看到我的這顆心!我愛你,不顧一切!我愛你,不顧一切!……”
楊開慧回贈給毛澤東的,是這樣一段深情獨白。這段毫不掩飾她對毛澤東熾熱愛情的獨白選自之前從未對外公開過的筆記——1982年,楊開慧犧牲52年之後,在楊家老屋的牆縫裡,發現了楊開慧留下的一篇筆記。此次《大地銘記》的演出,也是楊開慧這篇筆記的首次公布。
在《蝶戀花》的歌聲中,兩人“擦肩而過”——楊開慧昂首走向刑場,毛澤東走進了一片熊熊燃燒的火炬。之後,在濃重的歌舞中,“八一南昌起義”爆發。
東蘭銅鼓為韋拔群壯行
在國歌主鏇律的不斷升調中,渾身是血的韋拔群,拄著一桿大旗,踉蹌著出現在山崗上。
“你打光你槍膛里子彈,看韋拔群在你的面前會不會栽倒在地?你砍掉我的人頭,看我的軀體是不是依然屹立!我手中的旗幟上,有我同志和戰友的鮮血,有我右江民眾和東蘭鄉親們震撼天地的吼聲!你,聽著——快樂事業,莫如革命!快樂事業,莫如革命!莫如革命!……”韋拔群用力地揮起了大旗,大吼。
此時,韋拔群家鄉特有的東蘭銅鼓響起。擊鼓的是一群赤衛隊員,他們赤裸的上身纏著滲血的繃帶,臉上戴著當年“抗倭狼兵”的威武面具。這是“三打東蘭”的戰鼓、是右江暴動的戰鼓,是壯鄉的英雄兒女血與火的激情。
東蘭是“銅鼓之鄉”。東蘭銅鼓有2000多年歷史,其民間藏鼓、護鼓、養鼓、祭鼓、賽鼓、舞鼓之風至今依然盛行,被譽為銅鼓文化的“活化石”。
東蘭銅鼓身上的圖案千姿百態,從乳釘紋、人魚紋、獸形紋、雲雷紋,到狩獵、戰事、錢寶、十二生肖像、雙龍祈禱圖,再到吉祥用語“永世家財萬代進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等,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故事都呈現其上。但造型最多的卻是“青蛙”。東蘭縣的舞者告訴記者,相傳青蛙女神是雷婆的女兒,掌管雨水,使大地風調雨順。青蛙被百姓看做是救世主、吉祥物,是神奇力量的化身。銅鼓聲就好似雷公、雷婆的打雷聲,也似青蛙的叫聲,是下雨的先兆。所以,敲打銅鼓能使世間風調雨順。
在激越的鼓聲之中,韋拔群如一座雕像般傲然屹立。

賞析

《大地銘記》究竟有什麼魅力,不但吸引大眾的目光,更連續做客北京台兩檔重量級節目。6月21日,《大地銘記》中毛澤東的扮演者王霙、陳毅的扮演者谷偉、鄧小平的扮演者盧奇、劉伯承的扮演者車曉彤做客北京科教頻道《非常說名》節目,不僅在現場為觀眾們展現了精湛的演技,還原偉人們的風采,也詼諧生動地講述了他們扮演偉人背後的故事,為觀眾解答了“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他們脫胎換骨?為了接近原型,他們又做出了那些犧牲?他們了解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又從中感悟了什麼?”等種種疑問。
特型演員不但在表演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同時也具有極強的個人魅力。王霙、谷偉、盧奇和首次扮演孫中山的徐敏在做客《神州音話》欄目時就向觀眾展現出他們對黨、對表演事業的熱愛。《神州音話》把這期節目命名為“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4位藝術家紛紛回顧自己的入黨經歷,並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大家——身為特型演員的他們一直在用黨員的標準,身體力行於舞台上、創作中。在節目中,藝術家們也用自己的才藝,為黨的生日獻上了特別的禮物——谷偉獻上頌歌、盧奇操起二胡、王霙唱響越劇。節目結束,一位觀眾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我一直認為他們離我很遠。看完節目,我真的覺得很親切,這種親切不僅僅是他們在熒幕上所扮演的偉人給觀眾的感覺,更是他們在扮演這些角色時所付出的努力,讓我備感親切。”
幾乎每一位特型演員心裡,都有著一縷濃情、一份摯愛。

演員陣容

電影《建黨偉業》讓百餘位明星大腕在大熒幕上走了個過場,而被稱為舞台版《建黨偉業》的《大地銘記》卻讓30餘位國內一線特型演員所扮演的偉人和革命英烈人物,鮮活地屹立在了人民大會堂的超大舞台上。
毛澤東的扮演者王霙、鄧小平的扮演者盧奇、周恩來的扮演者劉勁、陳毅的扮演者谷偉、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孫中山的扮演者徐敏、張學良的扮演者雷恪生、李大釗扮演者陳逸恆、劉伯承的扮演者車曉彤、楊開慧的扮演者呂薇、趙一曼的扮演者岳紅……這些家喻戶曉的明星,飽含著他們對黨的忠誠與深情,對偉人、對烈士的崇敬與仰望,以多年積累的扮演偉人、歷史名人的豐富經驗,在舞台上塑造著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每一句台詞、每一個眼神,都讓人嘆服。現場曾經見過這些偉人真容的老年觀眾們激動不已,一位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眼含熱淚地說:“太像了!太像了!他們都像是從天安門城樓上走下來的!”
毛澤東:劉燁PK王霙
在《硬漢》中,他是執拗的老三,在《血色浪漫》里,他是率性的鍾躍民……劉燁在熒幕上總是在塑造著血性陽剛、充滿男人味的形象。此次,劉燁在《建黨偉業》中挑大樑飾演青年毛澤東,他怎樣收起衝動熱血,演繹毛澤東的深沉儒雅是最大的懸念。 在造型方面,劉燁的妻子認為他很像,但是靦腆的劉燁對自己的新妝扮還有些不確定。他表示自己的眼皮不像毛澤東雙的那么厲害,所以必須貼上雙眼皮膠,這樣才能呈現出毛澤東的“大雙眼皮”的效果。
周恩來:陳坤PK劉勁

雖然陳坤在《建國大業》中挑戰了外形並不相像的蔣經國,但是沉穩、幹練的表現讓他在與張國立飆戲時並不示弱。此次在《建黨偉業》中,陳坤出演的是他的偶像周恩來。雖然都是帥氣的美男,但兩人形象的差距還是不小。 在被記者問及造型問題時,陳坤曾笑著反問:“雖然我不太像總理,但是你們覺得會有人比我更像嗎?”究竟是自信還是自負,熒幕上才能見分曉。

孫中山:馬少驊PK徐敏
《建黨偉業》是馬少驊第五次出演孫中山這一角色,在外型上的逼真為他加分不少,表演中時而莊正激昂,時而性情激動的風格也與孫中山本人的革命浪漫主義氣質十分吻合。
在眾多出演孫中山的演員中,馬少驊被公認為是華人界最像孫中山的演員。“孫中山故居”和“廣州大元帥府”的工作人員曾這樣評價:“海內外唯此一人最像孫中山。”

三大亮點

亮點一:

本劇耗資近千萬重金打造!從欣賞的角度,有如此眾多被人們譽為“明星中的明星”的特型演員同台獻演,可謂群星薈萃、熠熠生輝。目前圍繞辛亥革命和建黨90周年的影視作品,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戲劇舞台上似“大地銘記”這樣的劇目還沒多見,可謂一枝獨秀!而在戲劇舞台上,匯聚如此眾多的影視特型演員同台獻演,則更屬罕見。這在中國戲劇史上也堪稱首創。可以預料,這么一大批特型演員的精彩表演,必將為本劇增添最為亮麗的閃光點,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熱捧、當可預期!

亮點二:

從劇本選材、創意策劃到演出線路的安排,以極大的熱情宣傳革命老區,弘揚老區精神,是本劇的又一最大特色。
老區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星星火種在老區熊熊點燃,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從老區出發,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如今,我們走進老區,大力宣傳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一份歡樂,希望老區人民過上和全國人民同樣幸福的生活,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發揚老區精神、繼承老區革命傳統更是我們的光榮責任!作為特型演員扮演“領袖”拉近與人民民眾的距離,密切“領袖”與人民民眾的關係,同時也是自身汲取革命老區精神滋養的迫切需要,對文藝工作者自身的政治思想和藝術修養的提高,對構建中國特色和諧社會,落實“十二五”民生工程,均有其特殊意義!

亮點三:

本劇歷史跨度很大,若從史的角度寫,十分困難。現在用跨時空的情景劇手法,以“情”貫穿全劇,給人以“詩化”和“大氣”的感覺,既有思想性、藝術性、也有極佳的觀賞性。

影響

《大地銘記》堪稱一部新的舞台史詩。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大地銘記》以精巧的戲劇構思、細膩的舞台語彙,將朗誦、舞蹈、演唱、情景片段表演、多媒體展示等多種藝術元素融合一體,真實地再現了辛亥革命及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革命大洪流的歷史軌跡,把中華民族眾多英豪志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黨人代表,為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幸福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豪情、壯麗胸懷一一展現。這也是首次將這段歷史中很多偉人先烈們鮮為人知的情感故事以情景劇的形式,恢宏地呈現在舞台之上。

評價

這部作品選取了建黨90年來重大歷史事件的片斷,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采。其最吸引人的亮點之處,是將全國70多位著名特型演員雲集於同一舞台之上。毛澤東的扮演者王霙鄧小平的扮演者盧奇和陳毅的扮演者谷偉等著名特型演員,都將在劇中亮相。
對於觀眾們來說,特型演員的身份似乎總是有幾分神秘感的。一方面,他們是普通的演員,和其他同行一樣,也要通過“聲台形表”來塑造角色;另一方面,他們又是非常特殊的,為了塑造出深入人心的領袖人物形象,他們中大多數人一輩子的藝術生涯,都只能鎖定於同一角色。這是為了藝術的奉獻,更是對信念的堅持。

在眾多充滿革命激情的獻禮劇目中,《大地銘記》算不上最豪情萬丈的一部,但卻絕對是最溫情感人的一部。在劇中,革命不再是簡單的金戈鐵馬、槍林彈雨,而是為了全國人民的解放捨棄小家、犧牲生命的決然與悲壯;那些氣吞萬里、揮斥方遒的偉人,也不再只是英勇不屈的“神”,而更是依戀妻子的丈夫、疼愛孩子的父親。
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中,在鮮艷的紅色盈滿的舞台上,《大地銘記》落下帷幕,觀眾們紛紛拭去眼角的淚水,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相關視頻

2011年舞台劇

舞台劇是呈現於舞台的戲劇藝術。舞台劇按內容可以分為喜劇、悲劇和正劇;按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歌劇、舞劇、話劇、啞劇、詩劇、木偶劇等。舞台劇的劇情可以原創也可以根據小說、動漫、電視劇、電影等改編而來。舞台劇基本上採用“演唱+舞蹈+對白”這樣的形式,再加上是現場演出,所以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