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也許沒有太多的人熟悉王度廬,但肯定知道他的一部武俠小說《臥虎藏龍》--曾被改編成電影而一舉榮獲"奧斯卡"大獎。本書是他另外兩部有名的武俠言情小說的集子,悲愴的文筆再現滄桑的歲月往昔。內容簡介
十七年前被唐立沖推下山崖的蘊娘和大女兒梨春並沒有死。她們正打算找唐立沖復仇。蕙秋在路途上幾經艱驗,終於找到了父親,並與親娘和姐姐相認。唐立沖無法得到蘊娘及大女兒的諒解,終於跳下了懸崖。作者簡介
王度廬(1909-1977),原名王葆祥,字霄羽,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困的旗人家庭。他幼年失怙,涉世較早。三十年代開始寫長篇小說,其創作以武俠言情小說為主,兼及社會言情小說。他著有《鶴驚崑崙》、《臣虎藏龍》等二十餘部作品,被稱為"北派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武俠精神與愛情故事融為一體,對後世武俠小說影響很大。媒體評論
代序 徐斯年尋找王度廬老師——代序
我所在的學科決定立項研究通俗文學,這一課題並被列為“七五”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不久,幾位研究通俗文學的朋友相繼來信,說起“武俠北派四大家”中,宮白羽、李壽民、鄭證因三人的生平,人們多已知曉,惟王度廬,至今不知何許人也,問我可有這方面的線索。經過他們的“強化刺激”,猛然想起母校的王度廬老師。他是我的一個高中同班同學的父親,沒給我們上過課,也從未聽說他寫過武俠小說,但姓名倒一字不差,姑且問問看。很快就收到了母校回信,得知王老師已經故世,但因此卻找到了王老師的夫人,我們當年的舍務老師李丹荃女士,並且確認了那位四十年代聞名全國的“俠情小說大師”,果然就是我的老師。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海內外研究通俗文學的學者對王老師評價極高,稱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創造了言情武俠小說的完善形態”,“是開山立派的二代宗師”,但當時除台灣學者葉洪生對王老師的俠情小說有較詳細的評介外,未見他人作過更系統的研究。王老師的言情武俠小說代表作是“鶴鐵系列”五部作:《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臥虎藏龍》、《鐵騎銀瓶》。
這五部作品寫了四代俠士俠女的愛情故事。與過去的武俠小說截然不同,王老師筆下的這些俠者既是英雄,又不太像英雄,我覺得王老師有意不肯賦予他們包打天下、救國於水火、解民於倒懸的無上功能。他們的行動集中於一個目的——為捍衛自己愛的權利而鬥爭,而愛的責任又常常令他們困惑,因為他們為所愛者所做的一切、甚至犧牲,往往並不能給對方帶來幸福。他們的愛情悲劇固然是外部因素如封建勢力、封建禮教造成的,但又並非完全如此,作為武藝高強、足智多謀的俠者,他們對外部勢力的鬥爭一般能夠取得勝利,然而一旦面對自己性格、心理方面的弱點(包括根深蒂固的封建觀念),他們卻難免“吃敗仗”。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的敵人正是自己。就作品深度而言,王老師不但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複雜性,而且把外部鬥爭引入了他們的心靈深處。這種悲劇,正是典型的“性格悲劇”。
在悲劇作品裡,悲劇精神總是爆發於“極限情境”;而在王老師的作品裡,悲劇精神卻常常瀰漫於“極限情境”之外;那些俠土俠女在戰勝外敵之時,往往橫刀四顧,茫然若失,或者,當他們退隱江湖之際,平靜的外表之下卻埋藏著無限悲涼。王老師在三四十年代確實讀過不止一部弗洛伊德和廚川白村的作品。這又使我感到,王老師雖然寫的是傳統形式的武俠小說,但他與大部分通俗小說作家完全不同,思想一點不舊,他不僅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思潮,而且也接受了西方的現代文化思潮,並且幾乎不露痕跡地化人了自己的作品之中,這在中國現代通俗文學作家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王老師還寫過許多社會言情小說。我想,研讀這些社會言情小說,一定有助於進一步了解他的思想和創作。李老師告訴我,王老師的主要作品大部分寫於青島,她已多年未回青島,很想去一次。於是,我決定帶五名研究生前往青島查閱原始資料,並在那裡和李老師相會。
五月的青島氣候宜人,風光秀美。我們無暇領略海濱景色,一頭鑽進市檔案館,查閱1938年至1949年以《青島新民報》為主的有關報章,時間緊迫,舊報雖殘缺不全,數量仍極龐大。於是決定每人負責一個時段,通檢每天的報紙,重點閱讀所載王老師的社會言情小說,回校後以講故事“接龍”的方式錄成音帶,再據錄音整理出每部小說的情節內容。
檔案館不對外辦公時,我們就訪問李老師和其他知情人。李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王老師孤苦而坎坷的一生經歷(詳見拙著《俠的蹤跡——中國武俠小說史論》第127至130頁)。當她談到王老師很喜歡納蘭性德的《飲水詞》時,我仿佛又發現了一條接近王老師情感世界的捷徑。納蘭性德雖為清初滿族貴要(王老師則出身於貧困旗人家庭),他的詞卻以哀怨騷屑著稱,其邊塞詞則於金戈鐵馬中瀰漫著蒼涼清怨的情調。這也正是貫穿於王老師俠情小說的情感色調。三十年代,王老師顛沛流離於晉豫陝甘,貧困的生活、孤傲的性格、內向的心態,與蒼茫的黃土高原景色交相融匯,強化了他自幼即已形成的納蘭性德式的審美情趣。
目錄
粉墨蟬娟第一章 廠甸遊春夢魂牽麗影
小家聚宴感慨系歌台
第二章 驛站送名伶又生惆悵
香閨談閒話再引猜疑
第三章 為覓清歌茶邊疑劍起
相邀小酌燈下惹人愁
第四章 彩筆記歌塵竟招問罪
痴心多懇託為伊成名
第五章 酒盡燈闌太息愁無款
風微雨細小步憶多姿
第六章 倦叩心扉數言招啼笑
爭來舞榭交口贊坤伶
第七章 一曲未終場玉人何處
三更來小院淚語堪憐
第八章 欲倩古押衙心勞計拙
巧逢盲卜者問底尋根
第九章 暴雨摧花芳春罹噩夢
佳人遞簡女憐作紅娘
第十章 強就歡筵心傷成別語
遽驚慘變歌斷剪青絲
春秋戟
第一集
第一章 鐵戟老將嘔血感前塵
第二章 秋風落葉深夜窺書窗
第三章 嬌娥買馬初次顯鋒芒
第四章 秋風朗月揮劍拒情郎
第五章 巧計出關玉顏蒙風塵
第六章 客邸涼雨畫戟再施威
第七章 小村孤舍人語費猜疑
第八章 黃昏風雨俠女探荒山
第二集
第一章 風塵結伴一路惹相思
第二章 金劍銀鉤兩女初相遇
第三集
續書
精彩書摘
方夢漁點頭說:“也好!”遂就跟她並肩過了馬路,往西去走,斜斜臉兒又看看她,問說:“魏小姐你現在還做著別的事嗎?”魏芳霞搖搖頭說:“也沒有別的事,家裡的事也就夠忙的啦!”
方夢漁進一步地問說:“魏小姐沒有再出台演唱的意思嗎?”他這句話卻沒得到答覆,等於是碰了個釘子,他只好閒扯,說:“其實我也沒有聽過綺艷花的戲,不過今天這么一看,她的朋友可真不少呀!朋友多了自然能夠幫助事業的成功,也可以幫助藝術的增進,不過我總覺著……”
魏芳霞卻斜斜臉說:“您可別說她什麼,她是我的表姊。”說完了這話,她又一笑。
方夢漁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笑笑又說:“我可還得說說,我對於戲劇,雖然不懂,可也是一個愛好者。我對於坤伶僅僅認識你們表姊妹兩人。不過我總覺得女伶是應當有點學
生氣,至少應當有閨秀氣。”
魏芳霞笑笑說:“我可不算是女伶了,我早沒就有那種資格了,什麼學生氣,閨秀氣,我想我都是一點也沒有。我就是這樣,我不能說綺艷花不好,可是她現在唱紅啦,朋友多,人緣又好,叫人請到上海去,我!我卻一點也不羨慕她!”
方夢漁說:“不過既然唱戲,就應當唱紅,就如作一件事或研究一門學問,藝術,是應當讓它成功。”
魏芳霞不言語,依舊同著方夢漁往西走。
方夢漁又隨走隨說:“我勸魏小姐,也不應當灰心,學武生雖然現在不走運,可是你應當也改學旦。”
魏芳霞又半天沒言語,走進了“西河沿”那條胡同,她才悲哀地說:“改學旦?可不是容易的事兒!”
方夢漁搖頭說:“不!你很有天才,我看得出來,你若是改學旦,一定能夠超過綺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