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言二拍》

《穿越三言二拍》

高樓深院中的學者,把他們教學與研究的心得,以曉暢疏朗的文字娓娓道來,不經意間將讀者領入古典文學的殿堂,對於經典的解讀、文化的普及功莫大焉。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聰明糊塗心
風花雪月那點事
權欲邊緣
滾滾紅塵
市井寶典
浮世多稜鏡

內容簡介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言”是指明代馮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由於“三言”和“二拍”編著年代相近,內容形式類似,故後人常將其合併,稱為“三言二拍”。
本書共分八章,將“三言”、“二拍”中的種種人情世態及其背後的荒誕悲喜一一介紹給讀者。

目錄

上編 人生況味
第一集 聰明糊塗心
沒看透的杜十娘
莘瑤琴的擇偶觀
又一個鶯鶯的故事
玉堂春團圓後的假想
棒打薄情郎
王嬌鸞的『長恨歌』
第二集 風花雪月那點事
人生自是有情痴
我的婚姻我做主
尋常巷陌男女情
人鬼情未了
第三集 權欲邊緣
科舉名利場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衝冠一怒為紅顏
落難公子的愛情公式
第四集 滾滾紅塵
危險的關係
孽海狂花
此紅娘與那梅香
最俗最妒與最毒
下編 俗世百相
第五集 欲望都市
城市意象
雙城故事
春風十里
青樓風月
第六集 法律與秩序
王法天下
公案神判
清官幻像
天道人心
第七集 市井寶典
金錢本色
平民夢想
鳥紗帽與紅繡鞋
愛財與罪財
第八集 浮世多稜鏡
媒妁之言
騙子伎倆
三姑六婆
談僧說道
遊民閒漢

精彩書摘

上編 人生況味
第一集 聰明糊塗心
又一個鶯鶯的故事
自唐朝元稹的《鶯鶯傳》出現,到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再到膾炙人口的王實甫的《西廂記》,我們腦子裡的,都是那個和張生“待月西廂”的崔鶯鶯。
也叫鶯鶯,也一樣的善良、大膽、敢於追求幸福婚姻,這一位是《警世通言》第29卷《宿香亭張浩遇鶯鶯》中的李鶯鶯,同樣敷衍了一段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西洛才子張浩對婚姻有自己的理解:“大凡百歲姻緣,必要十分美滿。某雖非才幹,實慕佳人。不遇出世嬌姿,寧可終身鰥處。且俟功名到手之日,此願或可遂耳。”
正是仲春季節,張浩家的花園裡桃李正芳,牡丹花放,嫩白妖紅,環繞亭砌。張浩正和朋友山甫在宿香亭飲酒,忽見花叢中飛鳥驚起。張浩尋蹤而去。繞過太湖石,在盛開的芍藥欄邊,看見一個“新月籠眉,春桃拂臉”的垂鬟女子,年方十五,帶著一個青衣小侍女,倚欄而立。
張浩一見,神魂飄蕩,不能自持,又怕那女子會害羞驚避,馬上和山甫退立在花蔭下,端詳良久,驚為天人:“塵世無此佳人,想必上方花月之妖!”於是立下誓願:“若不遇其人,寧可終身不娶;今既遇之,即頃刻亦難捱也。媒妁通問,必須歲月,將無已在枯魚之肆乎!”既然遇見這樣的絕代佳人,最好是立馬成其好事,哪裡還來得及等媒人上場。看來這張浩還真是有點猴急,和那急巴巴被紅娘奚落的張生有得一拼。
張浩情不自禁,整衣正衫,向前朝美女行禮。女子斂袂答禮。張浩問美女的來歷,女子笑曰:“我是君家東鄰。今日家人都赴親族家聚會去了,惟妾不行,聞君家牡丹盛開,故與侍女一起私自至此。”
張浩恍然大悟,知道這位是鄰居李氏之女鶯鶯,小時曾和自己一起扶欄玩耍。
張浩想請小姐共飲以接鄰里之歡,鶯鶯拒絕了,說自己此來的目的只是想見張浩一面,“妾自幼年慕君清德,緣家有嚴親,禮法所拘,無因與君聚會。今君猶未娶,妾亦垂髫,若不以醜陋見疏,為通媒妁,使妾異日奉箕帚之未,立祭祀之列,奉侍翁姑,和睦親族,成兩姓之好,無七出之玷,此妾之素心也。不知君心還肯從否?”
這位李鶯鶯小姐還真是直截了當,一見面就說出了夙願心事,一點也不扭捏隱晦,看了不覺唐突,反而為其純真稚雅而感嘆,如此絕世容貌,如此透明心態,真正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天人。相形之下,崔鶯鶯小姐的反覆無常、試探掂量,倒是好像有點俗態了。
張浩喜出望外:“若得與麗人偕老,平生之樂事足矣!但未知緣分何如耳?”鶯鶯斬釘截鐵:“兩心既堅,緣分自定。”
鶯鶯讓張浩贈一物為定,“使妾藏之異時,表今日相見之情。”倉卒之中無物表意,張浩就取下系在腰間的紫羅繡帶相贈,鶯鶯也以項上戴的香羅為贈,並請張浩“作詩一篇,親筆題於羅上,庶幾他時可以取信”。
鶯鶯要告辭回家,張浩此時酒興方濃,不免春心淫蕩,不能自遏,自言:“下坡不趕,次後難逢,爭忍棄人歸去?雜花影下,細草如茵,略效鴛鴦,死亦無恨!”奮步趕上美人,雙手抱持,想要動手動腳。看來只是情物相贈,太不過癮了。
鶯鶯顧戀恩情,不忍心立刻移步絕裾而去。想要啟口婉拒,又含羞難言。關鍵時刻,忽聽身後有人說:“私自相見已非正禮,此事決然不可!若能用我一言,可以永諧百歲。”
張浩回頭看,是山甫。山甫勸張浩行為要檢點:“但凡讀書,蓋欲知禮別嫌。今君誦孔聖之書,何故習小人之態?若使女子去遲,父母先回,必詢究其所往,則女禍延及於君。豈可戀一時之樂,損終身之德?請君三思,恐成後悔!”
和鶯鶯分別之後,張浩害起相思病來了,當歌不語,對酒無歡,月下長吁,花前偷淚,反覆思念。忽然一天,張家香火院的老尼姑惠寂傳來了李鶯鶯的口信,希望張浩“幸勿相忘,以圖後會”。惠寂說她已經到鶯鶯父母那裡探過口風,李家意思女兒尚幼,意在二三年後,方始議親。到時候就看他倆緣分如何了。從此,惠寂擔當起兩人的信使,香閨密意,書幌幽懷,私相傳遞。
一年過去了,春日清明,張浩倚欄凝視,睹物思人。惠寂帶來了鶯鶯的詩信和口信,李家所居房後,就是張家的東牆,初夏二十日,李家舉家出客,鶯鶯將託病不行。“令君至期,於牆下相待,欲逾牆與君相見,君切記之。”
張浩歡歡喜喜,屈指數日,終於到了所約之期。在宿香亭中準備好帷幄,飲食器用玩好之物,反閉了園門,倚梯近牆,屏立以待。
夜傳初鼓,終於粉面新妝,半出短牆之上。張浩舉目仰視,正是夢中人也。急忙升梯扶臂而下,攜手偕行,至宿香亭上。明燭並坐,張浩細視鶯鶯,欣喜若狂,“不謂麗人果肯來此!”鶯鶯倒也大方:“妾之此身,異時欲作閨門之事,今日寧肯誑語!”於是“笑倚浩懷,嬌羞不語。浩遂與解帶脫衣,入鴛幃共寢”。
夜色已晚,鶯鶯將要告辭,行前又索詩一首,鶯鶯對張浩說:“妾之此身,今已為君所有,幸終始成之。”
不久鶯鶯的父親調任河朔,全家隨行,行前鶯鶯傳話給張浩:“願君莫忘舊好。候回日,當議秦、晉之禮。”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