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馬戴
詩詞正文
禪室繩床在翠微,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手冷燈前自衲衣。
注釋
①繩床:又稱胡床,來自西域,僧徒所用。以藤繩織成,高約七寸,廣才一尺,其初皆跪膝而坐。
②衲:縫綴。
作品譯文
青山裡有他的禪室繩床,
松林間有他的荷笠歸影。
秋夜裡梵磬聲冷清激越,
寒燈下縫農他手冷心靜。
作品鑑賞
中國禪宗南宗,改變了印度禪晏坐冥想的修禪方式,而將禪導向現實生活。所謂“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無非妙道”。特別是自百丈懷海禪師(720一814)首創農禪之風,實施“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制度後,農禪成為禪林的傳統。秦系該詩便寫出了一位自足自立的禪僧。青山之中,有他的禪室繩床,世人可以想見他坐禪入定的身姿;松間小徑,也可以見到他荷笠而歸的身影,或許他是出外勞作而歸。夜晚,他亦鳴磬做法事,寂歷的磬聲仿佛是他入道後靜寂的心境的象徵;而在如豆的燈下,他在為自己縫補寒衣。從他冷木的雙手,可以想見他生活的艱辛。他就這么超脫而又實際、瀟灑而又執著地生活著。禪的境界與農人的勞作、佛法與人事打成了一片。正如六祖在《壇經》中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作者簡介
秦系,字公緒,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天寶末,避亂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訓奏為右衛率府倉曹參軍,不就。建中初,客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縣)。結廬九日山,研注《老子》彌年不出。張建封聞系之不可致,請就加校書郎。系自號“東海釣客”,與劉長卿善,以詩相酬答。年80餘卒,南安人思之,號其山為高士峰。《全唐詩》存其詩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