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一個母親帶孩子到百貨商店。經過玩具部,看見一匹木馬,孩子一躍而上,前搖後擺,躊躇滿志,再也不肯下來。那木馬不是為出售的,是商店的陳設。店員們叫孩子下來,孩子不聽;母親叫他下來,加倍不聽;母親說帶他吃冰淇淋去,依然不聽;買朱古力糖去,格外不聽。任憑許下什麼願,總是還你一個不聽。當時演成僵局,頓成膠著狀態。最後一位聰明的店員建議說:“我們何妨把百貨商店特聘的兒童心理學專家請來解圍呢?”眾謀僉同,於是把一位天生成有教授面孔的專家從八層樓請了下來。專家問明原委,輕輕走到孩子身邊,附耳低聲說了一句話,那孩子便像觸電一般,滾鞍落馬,牽著母親的衣裙,倉皇遁去。事後有人問那專家到底對孩子說的是什麼話,那專家說:“我說的是:‘你若不下馬,我打碎你的腦殼!’”
目錄
秋室雜憶
序
我在國小
清華八年
海嘯
《琵琶記》的演出
憶“新月”
華北視察散記
附錄
我與《青光》
《新月》前後
略談《新月》與新詩
讀者評論
讀《秋室雜憶》
去年年末在老家時,請教過表哥有什麼文字清新流暢的作家值得一讀,他向我推薦了若干在我們傳統教育中並沒被大肆宣傳和推崇的作家。梁實秋就是其中一位。也許是政治需要,在我讀書的時候另外一派的作家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結果導致我連這位同學有什麼代表作也不知道。在網上一查,也只見他的主要作品都是一些散文和評論,小說故事之類並不多見。
在圖書館擺放梁實秋作品的書架前駐足翻閱,散文,有些東西如果我沒有切身體會的話一定覺得他是無病呻吟;評論,如果沒那個事件的背景知識,或許看不懂,而且睡覺前還是不要看這么思辯的東西。最後挑中這本題材輕鬆又能極大滿足對名人八卦心理的書。書中登場的路人甲乙丙丁不乏在近現代中國叱詫風雲的人物,這給書中故事描繪出一個波瀾壯闊的背景。實秋同學平實清新的文風,在如此背景之下更顯歷盡風雨,在波濤洶湧中閒庭信步的感覺。
《雜憶》里,清新流暢的文字把往事娓娓道來,平實而生動,動之以情。“我在國小”和“清華八年”憶述了從童年到少年的成長時光,細數那時生活與社會的點點滴滴。而實秋同學所長大的北平的那些景致是既熟悉又陌生,那個時候的西直門一定還是一個門,通往清華園的路上也沒有城鐵站,而去頤和園的路上也不會有四通八達的立交橋。“海嘯”和“憶‘新月’”則追憶為文學而努力的可愛歲月。全書最贊的非那篇“華北視察散記”莫屬,記述了在抗戰時期一次機緣巧合的視察前線工作,出入蜀地,途徑華北前線各戰區,展示了各地抗戰前線的景象。其中許多段引古論今,用古代詩詞連線過去與當時情景的描述尤為精彩。“琵琶記的演出”記錄了在美國留學時用英文演繹琵琶記的過程,另外還在附錄附上兩篇書中提起的其中兩部個人作品“草兒評論”和“苦雨淒風”。
其實如果沒有一段在北京那個生活和旅遊的經歷,我想我不會對其中的“我在國小”、“清華八年”和“華北視察散記”有很大的共鳴。只有知道今日西直門那擁擠的捷運和齷齪的交通樞紐,才會感嘆那滄海桑田的社會巨變,才會去想像那浪漫高聳的城牆;只有大二那年雨中登長城看見遠處那雨霧中連綿不絕的山脈,才會懂得祖國河山的壯麗,才會明白我們是有何等寶貴的財富需要去守護。我很記得,高考的現代文閱讀,是一段關於長城的文字,我相信今日再考,一定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作者
梁實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 梁實秋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中國浙江杭縣(今餘杭),出生於北京。
晚年梁實秋曾說過一生中有四個遺憾:一,有太多的書沒有讀;二,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為古人;三,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四,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現在也有同感。
他是國家社會黨黨員,否認文學有階級性。早期梁實秋專注於文學批評,堅持將描寫與表達抽象的永恆不變的人性作為文學藝術的文學觀,批評魯迅翻譯外國作品的“硬譯”,不同意魯迅翻譯和主張的蘇俄“文藝政策”,主張“文學無階級”,不主張把文學當作政治的工具,反對思想統一,要求思想自由。這期間和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
從1927年到1936年,論戰持續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魯迅不幸逝世,對壘式論戰也自然結束。但是,這場論戰所產生的影響既深且遠。它不因魯梁論戰的結束而結束。論戰所產生的影響實體己超出魯梁本身,論戰性質也己逾越了文學範疇,其餘波擴漣到後來年代,以至於今。抗戰年間,發生在重慶的那場“與抗戰無關”的論爭,雖不能說與這場論戰有直接的關係,但也不能否認它們之間有著微妙的關聯。